APP下载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检验的临床作用及价值探讨

2018-03-02黄小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1期
关键词:宽度红细胞资料

黄小雪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河北保定071000)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具有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特点,为心血管疾病晚期病症之一,据有关统计数据资料显示,近年来该病的死亡率接近50%[1],主要源于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我国老龄化社会现象的加重,冠心病、高血压等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有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存在一定关系[2]。我院在特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现将红细胞医学检验的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从保定市河大附属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抽取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1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男性患者89例,女性患者61例;年龄为 36-83 岁,平均年龄为(62.62±8.3)岁;病程均超半年。参照患者的疾病分级,分为A、B、C三组,分别是Ⅱ级心力衰竭组、Ⅲ级心力衰竭组与Ⅳ级心力衰竭组,每组均为50例,三组患者的患病程度、性别比例、年龄阶段等基本资料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另选取60例正常体检者设为D组(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33-82岁,平均年龄为(62.54±9.23岁)。经统计学检验,D 组患者与ABC三组的基本资料相比较,同样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验方法

所有患者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等检测参数,用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心肌酶谱等生化指标。以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分别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患病等级和患者预后的关系。

1.3 心功能等级标准(NYHA分级)

Ⅰ级:病人患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活动后不会引起身体乏力、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症状;Ⅱ级:患者体力活动轻度不适,常感觉不适,乏力、呼吸困难、心悸等较为多见;Ⅲ级:患者活动时明显不适,可见心悸、呼吸困难;Ⅳ级:病人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也有心衰的症状,活动后症状加剧。

1.4 统计学处理

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t和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

2 结 果

2.1 对照组与(ABC)三组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检验结果对比

所有患者经红细胞检验后结果显示,三组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等级越高,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越高(P<0.05),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与对照组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比(±s)

表1 三组患者与对照组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比(±s)

组别 例数(n)A组B组C组对照组50 50 50 60红细胞分布宽度(RDW)13.17±1.34 14.41±1.27 16.50±2.16 11.52±0.88

2.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其血象特征、病死率的关系

经过数据统计发现,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较大的患者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正常的患者的各项机体指标相比较,临床资料显示两者的机体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后期的资料显示,两者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患者预后起到影响作用,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3 讨论

以前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到医院检查,不但检测项目十分复杂,而且有的项目检测成本较高,直接影响到患者实际检测结果的完整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一项快捷经济、临床准确常用检测指标来进行筛查或大体评估。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提高,临床检查与诊断工作准确性与完整性成为了每位临床医生工作的重点,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检查与诊断工作也不例外[3]。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与专家学者将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检测指标,认为其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与患者预后存在较大关联[4]。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为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用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参数表示,通常用于缺铁性贫血的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贫血的分类等。有文献研究发现,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病情发展、疾病预后有着密切的关联,患慢性心力衰竭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越大,死亡率越高。并且明显高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正常者的死亡率。

本文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其病情进展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患者病情等级越高,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指数越高,疾病预后效果便越差。由此可见,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实际病情程度,并可对患者的疾病预后提供较为科学的判断与指导依据,红细胞检验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医治具有突破性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推广。

[1] 刘秋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的检验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3,10(08):1206-1207.

[2] 陈俊华,董先杰,刘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功能的关系[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21(02):226-227.

[3] 刘全良.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2,18(8):1054-1056.

[4] 陈建辉,肖妮,周军,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检验的临床作用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7(35):2218-2219.

猜你喜欢

宽度红细胞资料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孩子成长中,对宽度的追求更重要
你有“马屁股的宽度”吗?
资料哪去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