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式心理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不良情绪及临床效果的影响

2018-03-02陆姚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1期
关键词:结构式经皮心功能

陆姚茜

(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河池546300)

在临床中,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方法治疗疾病,已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病的重要手段,也被当前更多的患者接受[1]。在临床中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发挥积极影响[2]。以下本篇就对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医院收治的6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分析结构式心理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不良情绪及临床效果的影响,具体的报告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 料

选择医院在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纳入标准为∶首次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意识清醒,并没有严重心脏及其它器官的合并症,且患者心功能也良好。排除患者标准∶患者的心功能根据Killip分级严重受损达到2级以上,患者有心脏病,患者有器官严重病变,且有老年痴呆症状。然后,可以应用随机数字表分配方法,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在研究组中,男性有16例,女性患者有14例,患者年龄在5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5±10.3)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 15例,女性有15例,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年龄在5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5±10.3)岁;对比两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一般资料(年龄、病程、性别比例),不存在差异(P>0.05)。

1.2 方 法

针对对照组中,对患者在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做好常规护理干预工作,确保介入治疗疗效,为患者临床做好常规护理工作。

在研究组,对患者应用结构式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可在为患者进行第1次心理与生理测试之后,对患者进行结构式心理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包括:

首先,进行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可以先与患者进行沟通,从而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可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情绪疏导,使患者可以宣泄心底郁结,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其次,引导患者自我放松训练,可以让患者舒适的躺在病床上,对其应用渐进性的放松训练,使患者保持放松。

然后,为患者进行认知疗法,使患者认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关问题,并同时为患者解答疑惑,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

最后,在进行护理过程中,也要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在必要时也可以由家属陪伴患者,为患者创造宽松、舒适的病房环境,这样可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使患者可以保持良好的情绪。

1.3 疗效评价

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痊愈:临床患者的症状完全得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也恢复了正常;显效:患者症状减轻,患者心功能也改善到二级;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变化反而加重,心功能也无改善。

并以《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标准为依据,根据SAS及SDS评估标准,对患者不良情绪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在进行测试前,先为患者解释一下SAS、SDS评分方法与实际的注意事项,然后能够按实际的情况,对患者进行评估,并记录相关数据信息。两量表均分值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处理

研究采用SSPS20.0统计软件,计数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 t检验,有统计意义(P<0.05)。

2 结 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对研究组、对照组中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组患者在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介入治疗效果得到极大改善,并发症减少,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后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56.7%,两组干预效果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其对比结果如下表1所示。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情况

对于两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在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不良情绪得到很大的改善,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如表2 中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介入治疗护理疗效

表2 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对比

3 讨论

在临床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病人,多会在术前出现紧张、害怕不良情绪;也有部分患者对术后卧床产生情绪敏感,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3-4]。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患者治疗中采取结构式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5],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可发挥积极影响。

针对本次研究中,在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中,为研究组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应用结构式心理干预护理,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56.7%,比较两组疗效有差异(P<0.05)。对于两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在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不良情绪得到很大的改善,二者对比有差异(P<0.05)。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治疗中,采取结构式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可发挥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中,采取结构式心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发挥积极影响,可以推广应用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方案。

[1] 程梅,张芳.结构式心理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5):46-48.

[2] 宋晶,张金花,张爱华等.冠心病病人PCI术后早期认知加工特征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18):2248-2250.

[3] 赵杰刚,焦丹丹,李转珍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7):605-608.

[4] 冯萍,王海芳,陆敏霞等.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患者术后早期体验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4,29(9):20-22.

[5] 彭海迪.心理护理在心脏动脉介入术前患者中的应用[J].母婴世界,2015,(8):256-256.

猜你喜欢

结构式经皮心功能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向量题中关于结构式a=xb+yc的考点剖析与应用举例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