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伊氏锥虫病的防治体会
2018-03-02邢国家费世清汪少华乐进举彭建平周丰坚
邢国家,费世清,汪少华,乐进举,彭建平,周丰坚
(湖北省阳新县畜牧兽医局,湖北 阳新 435200)
伊氏锥虫病是由锥虫属的伊氏锥虫寄生于骡、马、牛、水牛、骆驼、犬等家畜体内引起的,由吸血昆虫机械传播的一种疾病,牛一般为老疫区慢性流行。
阳新县排市镇上王村地处崎山北麓,富河中游南岸。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254户,人口1 613人。2005年耕牛存栏87头,其中黄牛13头。2005年7月,该村有多头水牛发病,笔者经过临床诊断,抽血检验,小白鼠接种试验确诊为伊氏锥虫病,经治疗,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1 发病原因
在2000年前后,伊氏锥虫病在阳新县部分乡镇发生流行,该病是由于吸血昆虫(虻和厩螯蝇)在病畜和健康家畜之间及病畜与病畜之间反复吸血引起传播。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一般从夏季到秋季最为猖獗,虻一般活动于5~8月,因而也是牛伊氏锥虫病的高发季节。
2 临床症状
牛对该病有较强的抵抗力,多呈慢性经过或带虫状态,首发地区病牛为急性经过。在同一地区黄牛感染率较水牛低。急性病症状为不定期的间歇热,最高达41℃以上,示病症状为病牛后肢红肿,卧地不能站立,长期卧地,食欲减少,若不及时治疗,十余日即可死亡。慢性病牛逐渐消瘦,两后肢肌肉萎缩,皮肤龟裂,流出黄色液体、结痂而后脱落,精神沉郁,四肢无力,走路摇晃,耳尾干枯,母牛流产。之后成为伊氏锥虫带虫病例,慢性病牛一旦流入另一地区,往往引起急性病例发生。
3 诊断
(1)福尔马林胶体反应。取待检牛血清1 mL加入小试管中,滴入中性福尔马林(含甲醛为40%且无聚合的白色沉淀)2滴,摇晃混匀,管口塞入棉塞,在室温中静置24~48 h。如内溶物凝聚,有时变白,倾斜试管亦不流动者为阳性;完全流动如常者判为阴性;倾斜试管尚能缓慢流动者为可疑。
(2)小白鼠接种,将抽血检查为伊氏锥虫阳性的病牛分别编号,小白鼠对应编号,将病牛血液分别接种对应编号的小白鼠腹腔 0.5~1.0 mL (做到一畜一针头,以免交叉感染),接种病牛血液的小白鼠,锥虫在其体内迅速繁殖,2~3 d,小白鼠精神萎靡,少活动,消瘦,皮毛无光泽,吃食少,此时用小碗盖住小白鼠,留一小段尾巴在小碗外,用剪刀剪断其尾尖部分(长约1 cm),取其尾中动脉血,将血滴在载玻片上,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上,用低倍镜头进行观察,即可看到许多锥虫体活动而确诊。
(3)临床诊断。主要与虻、蝇出现季节有关,注意观察病牛有无食欲减退、肚腹细缩、口色发白、精神不振,有无反复发热、两后肢瘦小和耳、尾干枯症状。
4 结果
通过抽血检查,查出伊氏锥虫病阳性病牛13头,小白鼠接种,查出阳性病牛10头(表1)。
表1 耕牛查病情况
5 治疗
对该病治疗要早,用药量要足,观察时间要长。①药物治疗,血虫净用灭菌蒸馏水配成5%溶液,水牛 3.5~5.0 mg/kg 体重, 用 16 号长针头臀部肌肉深部注射,轻症1~2次,重症可作两个疗程,第一疗程注射3次,每次间隔1 d,停药2 d,进行第二疗程,连续注射2次。②对重症病畜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 000 mL。 ③内服中药复脉汤:炙甘草 30 g、桂枝 25 g、生地 60 g、党参 30 g、阿胶 30 g、麦冬 30 g、大枣 30 g、生姜 30 g、黄酒 120 mL,水煎去渣,阿胶烊化,候温加黄酒灌服,一日一剂,连服3~5日。通过中西药治疗,病牛治愈。
6 预防
伊氏锥虫病的预防,一是搞好畜舍及周围环境卫生,消灭虻、蝇等吸血昆虫。二是放牧人员细心观察家畜的采食量和精神状态。三是对健康畜进行药物预防,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
7 体会
(1)排市镇上王村属锥虫病老疫区,耕牛有一定的抗病能力,病牛发病多为慢性经过,且黄牛基本没有感染。
(2)血虫净作为首选药物疗效显著,但治疗时必须使用16号长针头,12号短针头注射效果不佳,用药时须按水牛测重计算药量,剂量要足。
(3)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村改水改厕,环境卫生改善,使媒介虻、蝇减少。且随着阳新县血吸虫病防治,淘汰耕牛,以机代牛,也使伊氏锥虫无处寄生,该病的发生也在逐年减少。
(4)虻对人偶尔也叮咬,但被带虫的虻叮咬后人是否也有致病作用尚未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