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03-01成丽芳
成丽芳
[摘 要]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如果仍然沿用以往的预算管理方式难以与时俱进,对单位的未来发展非常不利。虽然部分地区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已经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本文首先阐述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及实践意义,然后指出了目前一些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优化对策,旨在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24.004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24-00-02
1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概念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事业单位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不被纳入财政拨款保障范畴内,主要依据政府核准的项目开展日常运营活动,自负盈亏。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预算管理模式,最初被企业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应用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中可以理解为单位通过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反馈、考评与激励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全面提高单位经营效率,是实现单位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
2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意义
2.1 有利于实现各项资源优化配置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具有很大的区别,并不属于财政拨款范畴内。在这种情况下,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运营压力相对来说更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后能够统筹协调单位生产经营、投融资活动所需要的各类资源,预先规划好资金,有利于实现各项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2.2 有利于全面反馈单位的预算信息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虽然不属于财政拨款范畴,但是与企业又有本质的不同,对于资金的使用需要由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后才能使用。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之后能够全面、系统地将单位预算信息反馈给上级部门和财政部门,对后续预算合理性审批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间接为单位稳健运营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2.3 有利于明确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通过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为单位管理层做出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单位管理层可以根据预算信息数据对单位业务和项目进行预判断,也可以及时发现和调整业务的不合理之处,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内开展工作的重点,进而实现单位经济效益最大化。
3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关注度不够
从单位各部门角度出发,受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影响,其开展日常业务活动过程中的指令性色彩较为浓厚,单位非预算部门工作人员专注于完成既定任务而对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认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单位预算人员的工作,缺少相应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导致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间协同开展工作的意愿和能力较低,最终会影响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3.2 全面预算管理规章制度有待完善
部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对于如何进行预算编制、何时向财政部门上报预算结果、如何执行预算、如何进行监督和考评以及预算管理岗位责任等具体细则都没有明确,形式性较强。这样一来,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就会出现无章可循的情况,不利于顺利开展各项预算工作。
3.3 全面预算编制方式方法存在滞后性
一些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编制方式方法过于陈旧,仅仅依靠以往的预算管理相关数据信息以及当年运营计划编制预算,仅适用于单位在每个预算期内的收支无明显变化,同时单位当年的运营计划考虑的较为全面,无计划外的大额收入或者重大支出。在实际工作中,这种使用经验主义编制的预算容易导致单位预算支出预计不足,从而不利于开展正常业务,或者预算支出预计过多,造成单位资金闲置,不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资金的使用效率。
3.4 全面预算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相对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来说在预算执行上更加灵活,因此单位应当重视建立内部全面预算监督机制。但是,目前有些单位尚未建立单位内部的预算监督机制,或者虽然建立了监督机制,按规定设置了监督部门,但是监督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独立性,仍然受命于领导层,一些监督工作内容形式大于实质,从而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同时,开展监督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做到理论结合实际,而仅仅是检查书面材料,从而难以发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3.5 缺乏全面预算考评机制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推进,离不开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和推进。但是,目前很多单位并没有意识到全面预算考评机制的重要性,没有积极实现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执行结果相联系,难以发挥提升各部门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进而导致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滞后。
3.6 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此项工作能否顺利推进具有密切的关系。目前,部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较差,一些人员虽然能够掌握专业技术知识,但是其他配套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还有一些人员虽然对配套知识有所了解,但是专业技术知识储备较差,进而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开展方法选择和实施不当,从而会直接影响此项工作的效率。
4 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对策
4.1 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关注度
要想使单位各部门能够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和配合此項工作,首先应当从领导层面入手。单位领导应当积极了解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对单位发展的积极作用,掌握相关内容,以便部署后续工作。同时,单位领导应当通过各项活动、文件以及会议等方式加大对于此项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增强各部门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间接提升内部各部门间协同开展工作的意愿和能力,为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4.2 完善全面预算管理规章制度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完善全面预算管理规章制度,在原先大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实现内容具体化。对于预算编制要求、方法选择,单位应向财政部门上报预算时间,对监督和考评机制以及预算管理工作职责进行明确,确保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有章可循,为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4.3 优化全面预算编制的方法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应当不断优化全面预算编制方法,不仅要充分利用和依靠以往的预算管理相关数据信息以及当年的运营计划,而且还应根据业务和项目的情况合理选择零基预算法、增量预算法以及项目预算法等先进的预算方法,从而不断提升预算编制质量。同时,为了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预算编制人员应当及时了解财政部门对于各项费用的最新开支标准,避免出现超标准安排预算的情况。此外,单位还应当积极与财政部门进行沟通交流,明确预算结果上报时间,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过程中合理安排预算编制时间,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做好预算编制的基础工作,推进预算编制工作顺利进行。
4.4 完善预算监督机制
考虑到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相对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来说在预算执行上更加灵活,所以单位应当不断完善自身全面预算监督机制,不仅要合理设置监督部门并安排专职人员开展监督工作,而且还要确保监督部门的独立性、系统性、连续性、指导性和动态性。同时,单位还应当明确监督的具体方法,不仅要采取检查书面材料的方式开展监督工作,而且还应当做好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4.5 完善全面预算考评机制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应当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推进,需要依靠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将单位预算分解至各部门,将各部门全面预算管理职责与部门人员的绩效相挂钩。对于一些能够积极开展和配合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鼓励,对于一些推脱和不配合相关工作的人员要给予一定惩罚,进而起到提升各部门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的作用,间接推进单位顺利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4.6 提升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应当重视提升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采取继续教育培训或请专家实地指导等方式优化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培训和指导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还应当涉及法律、计算机等其他行業知识,为提升实践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单位还应当重视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的选聘工作,采取笔试和面试综合考察的方式,尽可能选择一些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较强的人员担任预算管理相关岗位,直接提升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顺利推进。
主要参考文献
[1]程莉娜.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6(8).
[2]赵小佳.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36).
[3]花小薇.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J].财经界,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