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公寓平台探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

2018-03-01宋爱君

现代交际 2018年23期
关键词:新思路公寓心理健康教育

宋爱君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潜能开发的有效途径。大学公寓也是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探寻公寓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下高校教育的新课题。

关键词:公寓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3-0113-03

据统计,近年来公寓内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之现象日益增多。在大学生公寓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扩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引导大学生更新观念,科学认知自我,不断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从而帮助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迎接生活、学习、工作上的挑战。

一、大学生公寓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应然要求

(一)公寓心理健康教育是防止公寓内恶性事件发生的积极手段

大学生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个性差异明显,在公寓内容易发生矛盾冲突。面对学业、就业、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大学生心理包袱沉重,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出现抑郁、自闭、人际关系障碍等问题,严重者更会出现自杀、自残等恶性事件。舍友间为了小事情大打出手、伤残的事例更是令人触目惊心。现在的大学生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对自我要求过低,但对别人要求过高,并且不会理解和接纳别人,很多大学生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和意识,缺乏人际交往技巧,遇到挫折不会正确地进行处理和自我调适,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公寓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同时通过普及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渲染和谐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可以有效防止公寓内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公寓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素质养成的基础

华中师范大学刘华山教授曾指出,“在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当事人本身具备的责任感、自我维护的意识与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通过在公寓内普及、宣传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营造浓厚的心理学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根据所处环境,随时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客观评价自我,学会我疏导和调适,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让心理健康教育进公寓,还可以扩大宣传心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的集体责任和意识,帮助学生提高自理、自立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让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每个学生心中,培养他们坚韧的心理素质。

(三)公寓心理健康教育是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延伸

作为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公寓的作用日益突出。“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就是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2]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活动,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化解矛盾,润物无声,显得尤为重要。公寓心理健康教育是课堂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补充,使学生利用区别于课堂的另一种形式,在轻松的休息环境下接受心理教育,通过公寓不断完善的管理机制,逐步提高公寓管理队伍素质,精心设计心理健康活动,增加浓厚的心理知识和人文环境氛围,除此之外,进一步增加教师的关怀、引导、帮助、疏导以及朋辈群体的力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大学生公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然性分析

(一)公寓对心理健康重视度不够

很多高校将公寓定位为后勤服务部门,公寓管理中重管理轻教育。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只专注于硬件设施的建设、宿舍环境卫生、日常生活纪律和秩序以及物资管理等方面,更多地侧重于为学生提供日常生活的服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而忽视了思想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此外,公寓内缺乏系统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公寓内的文化宣传和活动也往往只侧重宣传传统文化,而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氛围。据查,截止目前,大多数高校没有在公寓单独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活动中心。公寓内亦没有专业的心理老师,管理人员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对学生心理不能进行有效的干预和疏导。公寓内的管理队伍侧重于日常的安全、卫生、纪律、服务等方面,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形成管理常态。

(二)公寓心理教育普及面不广,教育对象比较单一

公寓一般只针对个别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对普通学生关注度不够,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意识不到位,对公寓内的贫困学生、单亲家庭等学生弱势群体关注度远远不够。同时,学生心理教育的普及面不广,没有根据公寓内所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教育引导。很多学校公寓管理存在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即“学生只要在公寓内不出大事,表面安全稳定就是心理健康的”,对公寓内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学生自身也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对于自身出现的心理问题不能予以科学的界定和自我调适,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也不够,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以致影响学生的情绪稳定和学习、生活状态。

(三)公寓教育管理偏重制度约束,轻情感投入

在日常管理中,大多数公寓侧重“刚性”的制度管理,忽视“柔性”的人文关怀。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大多數高校公寓重制度管理、轻情感管理,公寓内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力度不足,缺乏“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管理理念。在冰冷生硬的制度管理下,没有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以人为本”,致使大学生对公寓缺少归属感和融入感,学生内心感受不到关爱和温暖。由于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导致很多大学生出现了环境适应困难、人际交往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仅仅依靠硬性的制度管理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容易激化矛盾,容易增加管理难度,造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学生管理和教育。

(四)公寓开展的教育活动偏重文化宣传,缺乏参与性

“目前公寓开展的活动,大多不具创意性,很多活动仅仅具有一定的宣传性、示范性,缺乏实践性、参与性,不能较好地解决学生在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种困惑以及困难,致使公寓活动的目的性难以有效实现,影响公寓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的落实。”[3]公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多停留在宣传层面,以讲座、知识竞赛为主,结合宣传栏和走廊文化,网络平台等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形式,学生参与体验的教育活动不多,致使学生的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不高,通过活动达到教育收效甚微,不利于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

(一)以濱海价值观为统领,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

坚持以滨海价值观为思想统领,守住育人之本,不断深化对滨海价值体系的认知与认同,在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的过程中不断践行滨海价值观,践行“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的办学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用滨海价值观武装思想。在公寓内坚持将心理健康检查和隐患排查常态化,教育引导档案化。不断完善特殊群体(吸烟学生、心理异常、身体疾病学生、违纪学生)信息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心理动态、各种违纪等都记录到档案中,规范内容,严格保密,加以分析,从而让出现问题的学生得到更全面的治疗、更好的心理干预和心理辅导。全面排查行为异常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趁早干预,并且做到定期谈话,不断加强教育和引导,不断增强心理预警能力,提高心理干预实效;对公寓突发事件、心理异常、既往病史、学生违纪等登记载册,并保持实时更新,形成动态报告。在公寓内建立配套的心理教育设施,设立心理活动室,里面设有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和心理学方面相关书籍和产品,如图片、宣传海报、可爱的玩偶、舒适的座椅、温馨的环境等,适合学生宣泄和放松。

(二)以新媒体建设为契机,夯实心理健康教育大平台

搭建公寓网络平台和预防体系,扩大心理健康宣传面。针对新媒体的便捷性,利用同学们喜欢的微博、微信、QQ群等网络媒介方式,着重打造公寓微信公众平台,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与服务作用,重点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并形成特色教育。青岛滨海学院每个公寓都拥有自己的微博号和微信公众号,宣传公寓风采,弘扬公寓文化,把握好网上舆论导向,发挥正能量的积极引导作用;进一步遴选优秀学生宿舍素材,大力宣传学生宿舍风采,开通日常服务、温馨提示等板块,并设有专门的心理学板块,每期重点推出不同的内容,涉及情感、人际交往方法,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讲座方式,丰富了心理学知识的传播形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课堂以外的心理学知识。

(三)以特色文化为抓手,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提升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内涵,打造“一寓一品”特色文化。青岛滨海学院坚持以德治校、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德”的教育放在一切教育的首位。滨海学院的公寓都是以“德”字命名的,如承德、弘德、爱德、信德、修德等,针对每个公寓名字的内涵拓展了公寓的特色文化,深度挖掘公寓名称中的传统文化涵义,拓展了公寓名字中的文化外延,以公寓大厅文化及走廊文化为平台,弘扬中国经典文化,倡导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增强环境育人功能;依托公寓宣传栏,宣传优秀校友、各级各类奖学金获得者、品学兼优的学生等,树榜样,培典型,讲好身边学子故事;继续丰富学生宿舍文化,开展“健康高雅、文化浓郁”的宿舍美化大赛,组织开展以团结友爱、互通心声为主题,便于增进宿舍亲情、友情等系列活动。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和文化体系的构建,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调整,不断提高心理承受力,从而培养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四)以主题活动为阵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因人施策,因人施教,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与内容。公寓内所住的学生情况复杂,专业和年级存在差异,容易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教育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大学生的心理体验。如针对大一年级学生开设大学适应、人际交往等相关专题,针对大二年级学生容易出现的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等方面问题,开展有关理想信念教育和自觉自主意识的活动,针对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开展毕业观、就业观、择业观、就业和考研指导等教育。利用公寓内的走廊文化、宣传栏,组织各种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对心理健康关注的意识。举办“放飞心灵,快乐相随”“阳光心理,健康随行”等主题的知识展板,形式新颖的心理剧,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主题活动内容增加趣味性,重视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参与到活动情境中得到一定的心理体验,促进自身调试,发挥潜能,在活动中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

(五)以高素质队伍建设为根本,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持续

青岛滨海学院为了使公寓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起到心理、思想教育管理的实效,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持续。不断完善公寓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队伍,形成了以公寓心理信息员、学生干部、心灵使者、公寓辅导员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选拔具备心理学知识,人际交往沟通协调能力强,能洞察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的人员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上岗之前经过严格培训,并定期对队伍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公寓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素质,使他们开展日常工作更具专业性,能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前期的心理疏导工作。不断完善辅导员进公寓制度,坚持辅导员走职业化、专业化路线,拉近与同学的距离,了解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使学生有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不断给学生灌输心理健康知识,不定期排查心理问题,随时跟进有问题学生,将每年学习排查和公寓排查的情况记录清楚,重点关注有心理异常的学生,做好后续的跟进工作。

在公寓内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必须顺应新形势,立足公寓实际,不断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思路,通过完善教育管理体系、机制,制度保障,引领理念创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增强大学生缓解压力能力和受挫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其早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周婷.基于宿舍阵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科教导刊,2016(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10-15:2.

[3]钟蕾,戴萍.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大学生公寓管理问题及方式研究[J].世纪桥,2011(7).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新思路公寓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探究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新思路
離奇的公寓失火事件(四)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新思路
数字公寓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爱情公寓搞笑表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