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没说谎,它知道
2018-03-01樱子
樱子
犯罪嫌疑人巧舌如警,提供的不在场证据真假难辨,办案人员不慌不忙,请出来一位“帮手”---剥谎仪。犯罪嫌疑人下意识地摸摸鼻尖,微表情似乎已经在出卖他了,加上测谎仪的佐证,就能加速攻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了。
戳破谎言的身体线索
测谎仪能分辨谎言,不在于它的逻辑分析能力多强大,而在于它足够敏锐,因为它能够通过捕捉回答问题的人的细微生理反应来判断回答问题的人是不是在说谎。可以这么说,暴露说谎者的恰恰是说谎者自己,他的血压、脉搏、呼吸和皮肤导电反应等都是破解谎言的线索,这些由交感神经引起的生理反应,绝大多数是不由自主产生的。因为编织一个谎言需要人体的活跃“创造”,心理紧张的情况下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和皮肤电阻电流出现变化等现象
来自古代的发现
自古以來,人们就对谎话深恶痛绝。尽管没有太多科技手段可以借用,但是对付说谎者,古人也有自己的方式。比如古代印度有一种嚼米审判法,让犯罪嫌疑人咀嚼稻米,然后吐出来,如果吐出来的米比较少,那他很可能就是犯罪者。因为说谎者往往害怕自己被识破,心理紧张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吐干米比唾液分泌正常的人困难一些。相似的道理,在古代英国,人们会让犯罪嫌疑人吃一片面包和一块奶酪,如果对方吞咽不下去,那就可能会被认定为有罪。因为人在心绪烦躁的时候,往往很难吃下东西。
看来,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人的紧张情绪是会通过人体的某些细微表现反应出来的。测谎仪的“成长简史”
小智笔记
测谎仪的“成长简史”
1870年,意大利心理学家安吉洛·莫索就发现当一个人害怕或恐惧的时候,他的脉搏会发生变化,而且也是莫索最早使用仪器来侦讯犯人。
1914年,意大利另一位心理学家维托里奥·贝努西发现,人在说谎的时候,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值会产生变化。据此,他制造了专门的仪器来进行测量。
192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约翰·拉尔森发明了一部能记录血压、呼吸和脉搏变化的“多种波动描记”仪器。后来,相关仪器不断进
测谎仪如何工作?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情绪的反应通过神经系统直接影响身体各器官的活动,比如呼吸、循环、消化、皮肤、脑电波等,由情绪反应引起的生理变化很难自主控制。现代测谎仪主要从人的血压、心律、呼吸和皮肤电阻4个生理方面的变化人手展开工作。测谎仪一般用传感器连接人的体表,采集人体生理参量的变化信息,然后将信息交给主机转换成数字信号,再由电脑处理系统对数字信号进行比对、分析,得出测谎结论。
看到这儿你也许会纳闷,皮肤电阻是怎么回事儿?这主要是测量指尖的汗湿度,测量皮肤导电的能力。原来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下,人体一些部位会出现出汗增多的现象,而指尖是人体最具透水性的部位之一,因而也是汗湿度的良好观测点。皮肤在湿润时的导电能力要高于干燥的时候。
靠谱不靠谱?
可是,测谎仪难道就不会“撒谎”吗?
答案是:可能也会。因为测试者的工作方式、态度和语调,也会对被测试者的心理反应造成影响。进行测谎测试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不能有噪音,不能有鲜艳的颜色和大幅运动的视觉刺激源,不能受到意外干扰,测试者和被测试者要尽量减少除了语言之外的其他交流方式等。
如果被测者真的不记得情况或者不情愿接受测试,又或者受过相关训练、精于伪装,那样无论多敏感的测谎仪可能也捕捉不到真相。
测谎仪收集回来的数据,仅仅表示“可能”说谎,而不能说明被测试者一定说谎。测谎的结论不能作为证据用于判定是否有罪,只能用于辅助相关案件的侦查。所以说,测谎仪也不是百分百靠谱的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