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信息技术如何开展高效课堂
2018-03-01严亚军
严亚军
摘 要:随着新课改浪潮的不断推进,信息化时代的跨越式发展,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是我们的必然条件。为此,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已是每个学校的基础性教育,而高效的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学习兴趣
在农村,由于自然条件差,信息落后,许多学生开始时都对计算机怀着神秘、好奇的心情,于是非常想学。但随着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记忆,且枯燥无味,难度增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慢慢降下来了。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根据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寻求并找出一种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让学生可以多学。所以追求课堂效率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近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加以引导、扶植、培养,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形成真正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求知的欲望。更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点拨学生的每一个困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会和会学中不断取得进步。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造一个个问题情境,能把学生引入一个神奇的天地,激发强烈的求知欲,使思维处于最佳兴奋状态,从而产生一种我要学的强烈心理状态,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建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在介绍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Windows系统时,在学生不熟悉计算机的情况下,可预先示范给桌面改换图案、背景、改变图标下字体的大小、随意拖动任务栏、调整窗口的大小,等等,让学生感知Windows系统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PowerPoint中插入图片(文本框)”一课时,我先告知学生这和在word里的方法是一样的,你可以在菜单栏中找,接着提出问题:(1)如何在PowerPoint中插入剪贴画?(2)如何在PowerPoint中插入文件图片?(3)如何在Internet上下载的图片插入到PowerPoint?(4)如何在PowerPoint中插入文本框?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上机摸索,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也曾把教育本质概括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因而教育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结合体。例如:在讲Excel的公式、函数时,如果单纯的讲解,学生学习时就比较被动甚至不太愿意去理会的。为此,我事先在Excel中准备了一份我校学生成绩表,上课时先抛出一个问题,希望大家能想办法帮我整理这份成绩的总分、平均分和排名。同学们很积极的讨论着各种方法。于是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希望这些处理过程在几秒钟内解决。同学们此时都流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看着学生惊讶的表情,我拿起鼠标熟练地完成了总分、均分、排名的处理,整个过程在短短的不到一分钟时间内完成,并让学生验证其准确性。此刻同学们都非常感慨,他们有点难以想象,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这么多的成绩是怎样算出来的。在这种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就提高了,这个时候我及时的引出课题,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合理设计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老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围绕相应的知识点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从而合理地设计教学任务,将每一个任务都设计得明确、合理、科学,将所要传授的各个知识点蕴含于各个任务中,将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了相应的任务的同时也掌握了需要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从而让学生拥有真正的学习主动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任务”,让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了教育效率。
三、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思维拓展
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只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发散思维,这样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素质的人才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多进行知识的创意性。如用“画笔”进行美术创作、用Excel分析班级成绩、用Internet进行信息交流,等等。这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又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使信息素质和创造素质的教育落到实处。
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信息技术课时的限制,以及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要想通过信息技术课来满足每个同学对信息技术学习的需求是很困难的,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必须考虑这个差异性。因此,要鼓励学生自己平时多看计算机书,至于上课,主要是用于解决平时看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自主地决定学习的进度,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咨询,查找相应的资料,与教师共同研究,鼓励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课本知识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地去学习课本以外电脑知识,让水平比较高的学生担任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辅导员,组织学生信息技术经验交流,以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上都能取得到进步。
“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却有无数个“结”等待着我们去解。”但我相信,只要不断的去努力、去尝试、去实践、去总结,我们总会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属于自己的课堂路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