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犇:那一代电影人

2018-03-01顾玉雪

东西南北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角色演戏

顾玉雪

为了演戏,“全身都曾经骨折过”的这位老艺术家不只是个老戏骨,简直是个“戏疯子”。都说爱戏如命,但在他眼里,戏比命重。

他是一位赢得了中国几代观众共同喜爱的电影演员,是一位11岁走上影坛、80多岁还活跃在荧幕上的追梦人;他是一位饰演了一辈子小角色,却被观众称为大艺术家的探路者,是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铺路石与见证人。

他就是牛犇。

白发与初心

80岁意味着什么?也许对有些人来说,是“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是对社会、家庭与他人的责任已经承担完毕,是时候对自己负责了。

对82岁的牛犇来说,是从影72年,在数百部影视作品中大大小小的鲜活角色,是对演员这份职业浸透骨髓的纯粹坚持,几十年来,他执拗地恪守着一个演员的本分。

“近十年,几乎每个月我都要开工,每年必须保证有一两部电影。”高产之余,牛犇更看重的是表演的质量,“每部戏我都要先看剧本。”

标准是什么?“我们要告诉观众什么是好,什么是壞,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应该走哪条路,这都是我们要衡量的,就是社会效应。这个责任永远不能忘。”

在这个年代,也许很多人说出这样的话,会被理解为空洞的口号,但是牛犇一字一句说出来的时候,却毫无违和感,听者更像是沐浴了一次真诚的爱国主义熏陶。

事实上,像这样漫长的坚持和汇涓细流的积累,似乎是今天飞速发展的时代容易抛弃的方式。

刚刚在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第十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获得的两个“终身成就奖”,牛犇称之为“80年的生命当中,沉甸甸的一份礼”,他说他不辜负“终身”这两个字。

得奖后没几天,牛犇便飞到了山东夏津《梨花朵朵开》剧组,在这部讲述改革开放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戏里,他演一个一心想要维护传统、守护土地的老农民。

一辆锃亮的黑色轿车缓缓开进村子里,白发白眉、拄着拐棍的牛犇从道路旁颤颤巍巍拦车,怒斥利欲熏心的村干部。82岁的老人在现场的声音仍然中气十足,精神抖擞。

事实上,此时的牛犇,由于连赶两天夜路,已经处在非常疲劳的状态,“眼压很高,胀得不得了,脑袋常常有空白”。

但等到拍室内戏间隙,工作人员劝他躺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儿,他坚持坐在一个小马扎上继续和对手戏演员对词。“我一睡,起来精神状态就不一样了,眼睛就没有神了。现在疲劳归疲劳,但是我还有精神。”

“演员就是一刹那精神的亢奋。”牛犇认真地说。

在年轻演员们看来,这是真正属于老一辈艺术家的精神。为了演戏,“全身都曾经骨折过”的这位老艺术家不只是个老戏骨,简直是个“戏疯子”。都说爱戏如命,但在他眼里,戏比命重。他说,“演员就是,导演一喊开始,火坑也要往下跳,这个精神是源于我们爱自己的角色。”

多傻啊,付出和获得完全不对等。可在演艺圈的浮躁背后,也许这个行业仍在大踏步前行正是因为有这些“傻子”们的坚守,还有传承。

不久前,央视一档“向经典致敬”的节目,为牛犇制作了一期特辑,导演组请来了电影《牧马人》的男女主演,朱时茂和丛珊。他们同时谈起一个细节,拍近景的时候,画面外的牛犇永远在对面认认真真地说台词搭戏。

为对手搭戏是一种艺德,当时只道是寻常,放到现如今也许并不寻常。

1983年,牛犇凭借《牧马人》中的配角“郭扁子”捧得他的第一个金鹰奖。但他引以为憾的是:“我要知道你们现在那么喜欢《牧马人》,当初还要更努力一点。”

老得庄严、干净

从10岁开始,牛犇演过几百个角色,很多都是小角色,城市小流浪儿、部队小战士、青年小工人,一直到演小老头,牛犇说自己不分戏大戏小,也不管台词多少,哪怕没有台词,他也要开机前认真对待剧本,琢磨好人物性格。

对做演员这件事,他仍然如履薄冰。

牛犇不仅演戏认真,塑造人物出彩,他的手特别巧,爱琢磨也是出了名的。上影演员剧团演过很多话剧,当年舞台上很多生活道具都出自牛犇的点子,比如《相亲记》中的虾仁面条都可以乱真,更绝的是他在碗底下放一个汽水瓶盖,盖子里放上艾叶,点着就会冒烟,这样端上来的面条显得热气腾腾,令人叫绝。

半个多世纪以来,大银幕并未淹没牛犇所塑造的那些小角色。他们个性鲜明,各具神采,令人难忘。有时,镜头倏忽一现间,演员的心思和功力,愈显纯粹。所以,牛犇信奉的观点是——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我们每个人都是台阶,后来人都要在这个阶梯上一点点往上攀登,不会有止境的。到我们这一辈努力,我们不愧对就可以了。”

作为新中国电影发展史的铺路石和见证人,牛犇心目中老得庄严,老得干净,老得清香的那一代电影人,是一串很长的名字。

牛犇原名张学景,是天津人,父母在他五六岁时同一天去世,他和哥哥从天津流落到京城,住在同乡大院,生活十分贫困。“后来我大哥学会了开汽车,进了中电三厂(北影厂前身),他每天开车接送演员化妆拍戏,我就帮大家跑个腿买个东西,演员晚上出去我还帮着照看小小孩。他们给我一块饼干,我就很高兴了。”

牛犇说,自己从没想过当演员,家里往上数三代,“就是八代也没有文艺工作者呀”,但或许他就是与电影有缘。当时三厂要拍电影《圣城记》,片中需要一个村童,谢添就把牛犇推荐给沈浮导演。谢添一路上叮嘱牛犇别紧张别害怕,没想到牛犇为了表现得不紧张,进了厂办公室,一蹦就坐在了沙发靠背上沿,谢添一愣,可沈浮一看就喜欢上了牛犇,可爱、放得开。这个角色就定了下来。“当时生活很苦,没吃过一次饱饭。我真的是为了吃上饭,去拍的第一部电影。”

这一演,就是72年。当时电影界演员单名很多,他就让谢添帮着改个名字。谢添说:“咱们平时都叫你小牛子,干脆再加上三个牛,叫牛犇吧!”这就是“牛犇”的来历。

1947年,当张骏祥导演受香港永华电影公司邀请拍摄电影《火葬》时,主演白杨推荐牛犇出演剧中小丈夫一角。牛犇跟着公司到香港拍了更多的电影。“在香港的时候,我在很多老电影人家里住过,吴祖光、李丽华、吕恩,还有很多人家里我都蹭住过。他们都把我当孩子,可以说我是在老电影人的呵护下成长的。”

于是,解放后,谢添一声召唤,牛犇就回了北京,参加电影《龙须沟》的拍摄。拍完《龙须沟》又回到上海,成了上影演员剧团的演员,一直拍戏至今。“选择上海,就是因为我有很多好朋友当时都来了上海,我想跟他们一起工作。”上个世纪中叶,金焰、赵丹、白杨、刘琼、张瑞芳、孙道临、秦怡等一大批国宝级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齐聚上影演员剧团,可以说星光熠熠。

他至今记得1957年在拍《海魂》时正好遇到评级定薪,当时他闹情绪感到自己定级太低。老朋友赵丹语重心长地对牛犇说:“演好戏是主要的,不会因为你的级别高低而定你的戏好戏坏。观众喜欢一个演员不是因为你的级别,而是你的戏演得好不好。别闹情绪了,好好演戏才是最主要的,有些事一定要看得淡一些,小老弟记住我的话。”这席话牛犇终生难忘。

在他看来,他们是老派的精英,在老派里又保有一股朝气,以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进取心,将人生经验、专业知识和深邃的智慧,在新时代,以新的方式各自呈现。

真正的老派,也具有真正的朝气。

(王鹏荐自《南都周刊》)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角色演戏
演员在演戏
舞台上没有小角色
舞台上没有“小角色”
舞台上没有小角色
演戏演人演情
海军舰艇前往演戏海域
舞台上没有小角色
舞台上没有小角色
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