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听众做节目服务听众引领听众
2018-03-01
【摘要】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的广播特写《落地生根》获得2017亚广联视野奖,《中国广播》记者就此节目的创作初衷、创作过程、获奖原因、获奖借鉴意义,采访了此节目的选题策划和节目编辑李宏,谈广播节目的听众意识、采编得失,解读亚广联视野奖并分享获奖心得。
【关键词】创作初衷 广播特写 目标听众 国际视野
【中图分类号】G229 【文献标识码】D
记者:广播特写《落地生根》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李宏:回答你的问题,要从我的工作理念开始说。我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学会做评奖工作20年了,无论是报送国家奖还是国际奖,一直坚持为听众、为播出需要,而不是为获奖做节目。推荐参评节目也是坚持把真正得到听众喜爱的、对听众有引领作用的优秀作品往外报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奖办法》规定:广播学会有义务把这样的作品推荐给评委会。今年获亚广联创新节目奖的《遇见海昏侯》,主创人员并没有想到要报送亚广联奖,是这个节目强烈的听众反馈促使我们提议推荐的。其实这个作品“新闻报道+广播剧”的节目形态并不是首创,我刚工作时,前辈们就在用这种形态做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节目,以前称之为纪实专题或报道剧、纪实剧。在以往的《倾听世界》专栏里,我也曾介绍过2009年当欧洲奖评委时听到的这种节目形态,他们称之为“Docu-Drama”,我译为报道剧或纪实剧。但《遇见海昏侯》是一个系列新闻报道,它成功地运用广播剧的形式还原了无法采录音响的历史事件,把一则考古消息做成一个现象级的新闻节目,深受听众的喜爱。强烈的听众反馈说明这种节目形态在最重要的新闻频率、最重要的新闻节目时段播出的价值和意义,这对新闻频率的从业人员来说,是需要很强的创新勇气和能力的。在台里报送参评亚广联奖作品的定评会上,赵忠颖副台长认为《遇见海昏侯》在广播节目创新上很有竞争力!选择关键、何鹏为主创,是因为他们主持了中国乡村之声《致富青年帮》,这个栏目曾经获得中央电台年度十佳栏目。深度结识关键,是2016年5月指导他们创作广播特写《陈圆圆为乡村插上互联网翅膀》。亚广联今年第一次设“亚广联视野奖”,中国获得这个奖,作为主创人员,的确很自豪。亚广联奖评委说:“中央电台的广播节目,代表着中国广播的水准!”去年4月,亚广联广播大会在北京召开,央广网的记者采访时,我说:“中国广播要去国际舞台上展示,还要去引领!”当然,参评国际奖是一个特别好的学习机会,我们中国广播人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参与国际奖评选,一直在学习国际广播界的先进制作理念,但到了21世纪,我们真的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习层面,还要去展示、去引领。
对我个人而言,作品获奖最大的价值在于:印證了我走上职业生涯第一天我的前辈教给我的准则——为听众做节目!这种听众意识,随着从业时间增长也在提升,我慢慢意识到,为听众服务,除了满足听众的需求,还要发现并给予听众更多的内容,从而引领听众,即创造听众需求。当广播真正为听众创造他的需求时,广播就真正有了存在的价值,听众就会自然而然地跟着广播走,跟着主持人走。发现这个选题也是一样。因为自己做过十多年的青少年节目和文化扶贫的志愿工作,所以知道中国乡村之声《致富青年帮》的目标听众需要什么,知道川崎广人推广的堆肥技术、有机循环农业和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对青年农民所具有的引领价值。
记者:为什么以广播特写的方式呈现?
李宏:为了让听众喜欢听、听得进,从而让传播的价值理念被目标听众接受。广播特写是最具广播魅力的一种节目形态。这种方式1985年由德国广播特写大师、国际广播特写会议创始人布朗先生(彼得·莱昂哈特·布朗Peter Leonhard Braun)传人中国,当时我个人真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原来广播节目是这样做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从新华社的口播部演变而来,是播新华社稿件起家的,到20世纪80年代,做节目的思维方式还大多是文字稿创作模式,一般是先写稿、再录音、再配上音响、音乐。而广播特写是用音响思维,是从声音出发写声音、编声音,最终以声音呈现。这么多年的实践证明,广播特写是深受听众喜爱的一种广播纪实报道节目形态。德国广播特写专家岩斯·亚里许(Jens Jarisch)在201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特写培训班”上给广播特写下了一个形象的定义:“广播特写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但表现形态应该是戏剧化的或者说艺术化的。”真实的内容如果通过艺术化(戏剧化)的方式呈现,会让听众更爱听,只有听众爱听,你要传达、引领的内容才能真正落实。
广播特写《落地生根》记录了日本老人川崎广人帮助河南省原阳县小刘固农场董事长李卫生产堆肥,成功建立有机循环农业,并落户农场的故事。这个节目要让青年农民学习使用堆肥技术,学习川崎广人做“有价值的事、让人生有意义”的价值观,这样的主题是厚重的;而堆肥又是一个很专业、枯燥的技术,在讲述上运用广播特写这种充分彰显声音魅力的形式,才能让主题抵达目标听众的内心。
记者: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作品的创作过程,其中有哪件事情让您印象最深刻,是否遇到了一些挫折,是如何应对的?
李宏:《中国广播》今年第11期刊登了何鹏撰写的创作过程。就编辑环节而言,印象最深的是“落地生根”这四个字,这个标题,多形象生动啊!但第一次成稿是根据采访材料把文字变成声音:把川崎广人一天的经历录下来,用时间顺序呈现。这种叙事方式节省采访时间,方便讲述,但太常用了,所以又重新去采访,不仅采访川崎广人,还要采访他周围的人,特别是李卫,补上川崎广人愿意“落地生根”的土壤,了解清楚川崎广人想在小刘固农场落地生根的内在动机。只有把这个表达清楚了,听众才能相信。听众相信川崎广人,喜欢他、敬佩他,他的价值观人生观才能有效传达,这个节目才有思想性、有高度、有魂。
中国的广播节目,尤其是人物专题类节目普遍会存在一个问题:喜欢拔高采访对象,喜欢用总结式的语言报道,喜欢从采访的人物事件中概括提炼一个主题写出文字稿,然后为文字稿配上音响、音乐。而广播特写的创作规律不是这样的,做好一个广播特写,首先是找选题,布朗曾经说过:“要像做课题一样研究确定你的选题。”研究听众需求和时代需求,选题对了,作品就成功了一半。选题确定之后是深入的采访,用跟踪式、体验式采访,采录方方面面的音响。不能把采访对象当“典型人物”去“一问一答”,而要把他还原成生活状态的一个人,采录他的日常工作生活,探究他的内心世界,理清他的行为逻辑。在这个故事中,李卫是川崎广人“落地生根”最重要的土壤,还有就是来自全国各地想学习堆肥技术的年轻人和微博上从精神到金钱支持他的中国人。年轻记者和录制人员,一开始把李卫去掉,因为声音听上去有点像男声,在节目里不好辨别、不好听。但我坚定地认为不能因小失大,没有李卫,听众完全不能理解川崎广人为什么要在小刘固农场“落地生根”,我们要传达的主题完全成了空谈。这就是我要求他们重新去采访的原因。第二次采访,他们得到了许多生动的、充满温情的音响(细节),这些音响构筑出温馨感人的场景:比如:川崎广人把李卫父母的照片挂在农场办公室的墙上;川崎广人在农场遭遇雪灾后骑车带李卫去她父亲的墓地。(节目音频文字见第11期《中国广播》杂志)endprint
广播特写撰稿是用音响“码字”,用音响讲故事。主创人员要做的是如何编排音响素材,从而让故事更好听,让听众在听完故事之后内心能有所共鸣。在这个节目编辑上,我们否定了原来按时间顺序讲故事的方式,而是设计悬念,“用记者出身的李卫去办卖有机肥的证件”的场景开头,运用倒叙的方式,一个悬念接着一悬念,尽可能地让故事讲得生动,吸引人往下听。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主题的把握。你看,这是我最早看到的那则报道川崎广人文稿的标题:《这个日本老头为了能让中国人吃上无毒的农产品操碎了心!被骂为中国人卖命,但为中日友好值了!》。其实,川崎广人“落地生根”的故事所蕴含的价值不是他高尚地“为了让中国人吃上无毒的农产品操碎了心”,也不只是“中日友好”,是他自己年轻时就确立的“让人生有价值”的观念,是他遇到的中国人导致他做的安放他自己心灵的一个选择,这其中感人的力量比前两点更自然、更重要、更深刻,更能打动人心,因为这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
记者:在您看来,“亚广联视野奖”是一个什么样的奖项,您认为《落地生根》为什么能获得这一奖项?
李宏:“亚广联视野奖”是亚洲广播联盟2017年新设的奖项,区别于传统的按广播节目类型、题材设奖,“视野奖”按主题设,每年关注一个主题,参与者以各自的视角和所在地的实际来解读并选送作品,评奖通知里说:“可采用任何形式”来“通过本国事件表现具有全球性的主题”。今年的主题是“新家园”:“在家乡或远离家乡之地,重新建造、设立、安置物理层面或心理层面上的‘新家。”
在采访本届亚广联奖终评委宋锦燕女士时,她说:“我认为,设立‘视野奖是对亚广联奖项的开拓和提升,它把节目的思想性放到了一个重要高度和位置。在媒体融合的生态背景下,节目类型甚至各媒介的边界正在模糊,作品本身的思想性显得尤为重要和珍贵。同时,‘视野也隐含了一个节目在创作手法和专业质量上的前瞻及水准。”
广播类“2017亚广联视野奖”竞争相当激烈,几经讨论并经过几轮投票,评委会最终把首次“视野奖”颁给了广播特写《落地生根》。宋锦燕说:“当下是一个不断解构和重建的时代,物理意义的家园和心灵价值的家园都在不断重建中,《落地生根》从个体的命运、人与人的互相帮助展现一个人类共同的命题:执著与坚持,让听众强烈地感受到超越国界、种族甚至心灵藩篱而执著于一项事业的坚守的内心,整个故事就是家园和内心的回归,体现了新的家园的丰厚含义;《落地生根》声音元素丰富,制作精美,有很好的场景还原和从听觉到视觉的再现感,是一个思想性和广播专业性都具有很高品质的广播作品。”
记者:您觉得获得这一奖项有什么借鉴意义?
李宏:首先,《落地生根》获奖,并不证明这个节目完美无缺。这个作品从广播专业角度看是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的。第一,主人公川崎广人的形象还不足够立体丰满,对他的内心世界的展示还是浅层面的,经典的音响、经典的细节不多。第二,音响元素运用还不够充分,叙事还不够生动,特别是前半部分,听起来有点沉闷;现在回听这个节目,遗憾当时没能用河南当地音乐、日本音樂来弥补。第三,旁白还是太多而且不够自然,平铺直叙,缺少内在的情感变化。这些不足是前期采访不够深入,后期编辑制作不够精细。精品创作需要投入时间来保证,深入采访需要时间,自然的播报方式同样需要时间,需要积累到一定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水到渠成。比如:《生死救援36天》,这是2016年获得亚广联奖新闻报道类大奖的作品,9分多钟的节目,是建立在记者坚守新闻现场40多天、采录了超过100小时的现场音响素材基础之上的。这个节目里出现的新闻当事人几乎全是男声,所以主创人员在做广播特写时,一开始用女记者播旁白,但我发现作品的感染力大打折扣,依然用在现场坚守了40多天的男记者王成林的旁白。王成林的声音没有女声悦耳,口齿也没有女记者伶俐,但王成林声音里的“现场感”“人物感”是无人可以替代的。因为在新闻现场的坚守,与现场救援人员的朝夕相处,对被救井下矿工的现场期待,已经让新闻现场、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和他本人融为一体。所以,通过他平静地说,听众看到了现场、看到了人物,感受到他深藏的情感。旁白的魅力不只是天生的音质、音色,而在于声音里的内容。心里有,声音里才会有!而这种“有”,是用时间积累的,是用“心力”成就的。只有对所报道的人物事件用足了时间、用足了心力,心里才会“有”,声音里才能自然地呈现。咱们再回到《落地生根》。为什么有缺憾的作品依然获得了“大奖中的大奖”,并被评委称为“完美”呢?因为,各种评奖都是在一定类别、一定范围内进行的,评委看到的是进入终评的作品,他们选择的是特定范围类综合水平最高的作品。我研究了20年来中央电台所有报送亚广联奖的作品,也了解中央电台参评亚广联奖30年来所有的获奖作品,还了解近20年部分获亚广联奖的国外作品,所以我的比较研究有更宽的横向、纵向坐标。获奖本身,已经是对一个作品很高的肯定,但因为获奖作品会产生较强的引导性,所以获奖之后来谈具体的获奖作品,就要关注作品本身,总结获奖作品的成功之道,发现不足,探究如何在更高的基点上进一步提升,这样才能让我们中国广播人不断进步,提升引领的能力。
总结这次获奖的借鉴意义,我特别想说三点:
第一,作品的选题、作品的思想性是决胜砝码。因为能够穿过层层选拔进入终评的节目,一定符合各种要求,这种时候拼的就是作品的思想性和专业性。而且首先是思想性!当作品的思想性有足够高度的时候,专业方面的瑕疵有时是会被忽略的。许多同事误认为,报送国际奖的作品不要有什么思想性,这实在是个误区。今年中央电台有一个报送作品在亚广联评奖中没有进入终评候选目录,那是一个专业角度堪称完美的作品。听了那个类别的获奖作品后,我意识到该作品落选原因之一就是思想性不够,或者说:在思想性方面遇到了更强的作品。而作品的思想性首先取决于选题。
还有作者把思想性和简单表达对立起来。认为一个作品有思想性就要特别复杂、深奥。其实,这是不矛盾的,用简单方式的表达才能让作品的思想性深入人心。而这一点,就决出了广播专业水准的高下。思想性要靠专业性来支撑、来传达,所以专业水平至少要达到支撑起作品的水平。这又回到“引领”。中国广播要在国际广播节目比赛中发挥引领作用,靠的是作品的思想性和专业性。尽管《落地生根》有遗憾之处,但相对于本次亚广联此类终评的其他候选作品,《落地生根》在思想性和专业水平上略胜一筹。
第二,题材的地域特色与不同文化的差异。我们总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在报送国际奖的时候要考虑不同的文化是有差异性的,这种差异会影响受众(评委)对作品的理解。前面提到的中央电台一个专业方面很完美的节目未能进入终审候选,究其原因:题材本身地域特色比较强,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不太能够理解节目的价值,不明白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活动,所以不太容易被普遍认可。
第三,中国故事与国际化表达。许多同事认为,参评国际奖和日常播出没有多大关联。曾有同事问:青年农民要什么国际视野?我认为,参评国际奖和日常播出密切相关,参评节目就是要从日常播出节目中选择。如果日常播出(也就是目标听众)不需要,宁可不参加评奖。新时代的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需要了解世界最先进的农业技术;《落地生根》播出后的听众反馈证明了这一点:许多农民听众说,想学堆肥技术,敬佩川崎广人。
所谓国际化表达,我理解就是用国际认可的专业方式让作品承载的思想理念传播得更到位,更容易让受众理解并接受。具体到广播节目,就是要让作品充分展示音响的本身,更具声音的魅力。中国听众同样需要而且值得我们运用广播手段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好听,愉悦他们的耳朵,拓展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心灵,引领他们的志趣。也就是说,我们日常播出就要用专业化的手段为听众做好听的、能够引领他们的节目。
《落地生根》获奖后,有领导和同事感慨地说:真没想到中国乡村之声《致富青年帮》这样一个覆盖面积小、目标听众群窄的栏目播出的作品,可以得这样的国际大奖。这让我想起“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的老话。只要你心系目标听众又有世界眼光,具有服务听众、引领听众的能力,你一定会有获奖的机会。我认为《落地生根》是成功地引领了听众,才会在国际广播节目评比中获得“大奖中的大奖”(评委语)。所以最后我还是要落到我们广播人做节目的初心:为听众做节目,服务听众,引领听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