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年候鸟式度假旅游
—— 新生活方式背后的健康隐忧

2018-03-01◆嘉/

上海质量 2018年1期
关键词:候鸟身体旅游

◆嘉 怿 / 文

新年前后,不少人趁着“长假”,带着孝心,拖家带口到三亚、深圳、昆明甚至东南亚等地避寒、度假、旅游。天冷时,成群迁往温暖的南方,过一个幸福的“暖冬”;天热时,打点行装奔赴北方,度一个凉夏。这种类似候鸟迁徙的生活方式被称为“候鸟式”度假。

“候鸟式”度假开启新生活方式

“候鸟式”度假兼顾避寒、旅游、度假、养生等,近几年已越来越受经济条件不错、心态年轻开放的家庭的青睐。有的是拖家带口、祖孙三代一起,有的是街坊邻居、三五好友联袂出行,有的是冬寒刚至,就早早租下半年农家“迁徙”。与之相对应的,是异地度假旅游、养生养老的兴起,甚至一些养老机构也开动脑,探索“跨国度假旅游”的可能性。

“候鸟式度假”按居住时间长短,可以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模式。短期模式多依托旅行社或养老机构,一般为3~7日;长期模式少则1月,多则数月呆在迁徙地。到异地它乡,四处游玩,和旅游度假无异。

“候鸟式”度假的好处

夏暑找清凉、冬寒寻暖阳的“候鸟式”生活可以让人享受清新的空气、纯净的阳光、新鲜的美食、开阔的活动空间,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对身心健康无疑是有益的。因此,“候鸟式度假”确实很受平时工作压力大、小毛病不断的亚健康人群推崇。

而且,中医养生讲“护阳藏精”或“养阴滋阴”,南飞能让人少遭受寒邪侵扰。阳虚、气虚的人,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到南方过冬确实不失为一种选择。

一些疾病患者去南方过冬也有好处。比如北方冬季寒冷干燥,导致支气管动脉的血循环障碍,气道平滑肌痉挛和机体抵抗力降低,引起呼吸道感染而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因此在北方冬季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致慢性阻塞性肺炎疾病急性发作。而海南温暖潮湿,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有预防和减缓作用。

不过,这种“候鸟式度假”也非人人都适宜。

反季节度假旅游的健康风险

自我调节能力退化。《黄帝内经》里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由此可知,中医对生命的认知、身体的保养、疾病的治疗等都以天地四季为出发点的。人的体内环境与体外环境(比如四季)有一种“无形”联系,人的起居和身体相应变化会随四季更替而变动。如果整年都如“候鸟”一般,只享受温煦的暖日,完全不顾季节和气候变化,时间一长,那身体就不能随自然更替而变化、调整,身体的自我修复、自我调节能力肯定会有所退化。

动摇夏长冬藏养生之本。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人体也有四季,温热凉寒、生长收藏。春夏之际,阳气生发释放,万物(包括人)萌芽生长,生命的能量活跃于外;秋冬之时,万物萧索肃杀,此时生命的能量被收储于体内,修养生息,以待来年春夏的释放、勃发。寒冷对人的健康并不是没有好处。寒冷有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而温暖反而使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加速衰老。如果天气一冷就往海南、广东、云南这些温暖的地方跑,那么身体只有生发没有闭藏,气血本该藏的时候却生发了,缺少了储备,来年就容易生病。

夏天也是一样的道理。夏天本来就热,热就会发汗,这个过程就是把体内的垃圾排出体外的一个很好的“排毒”过程。如果一到夏天就去气温比较低的北方,使得身体该发的东西发不出来,那么就很容易影响到秋天的“收”和冬天的“藏”。我们常说“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生病”,就是这个道理。

“生长收藏”这一人体循环的自然规律被打破,未必会马上损害人的健康。但长此以往,“收与发”不平衡必然加重体质的偏颇失衡,导致人体免疫力受损,疾病便会出现。这个道理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温室里的花朵,禁不起风吹雨打;娇生惯养的孩子,抵御不了外界的侵害。人不经历寒冬的磨难,如何傲立于世、健康成长?

避寒加速衰老。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生活在寒带的人比生活在热带的人平均寿命长10岁以上。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在长寿学领域的研究也发现,降低人的体温有延年益寿的作用。这是因为当体温降低3℃时,人的身体代谢率可以降低一半,机体耗氧量仅为平时的50%左右。因此,相关的专家学者认为,若能将人的体温平均降低2℃~3.5℃,那人的寿命可延长一倍以上。从上述角度看,“候鸟式度假养生”躲避寒冷、追求四季如春,并不是一种好的调养方式。从北方去海南过冬,虽然身体暖和了,但也使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加速机体的衰老。

考验体弱人群适应力。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很大,因此我国气温分布呈现北冷南热的特点。我国1月的平均气温大都在0℃以下,北方地区气温常可达到-10℃~-22℃。与此同时,南方如长江流域大致在0℃~8℃之间。过了南岭,1月平均气温常在10℃以上。温差如此巨大,非常考验人的适应能力。

相对于健康人群,老人、孕妇、儿童、疾患等体弱人群身体普遍虚弱,对太热或者太冷的气候环境其适应力、承受力、抵抗力相对差些。这种反季节旅游辗转于气候差异过大的环境中,体弱人群的自我调节能力本就不高,就易使气血运行异常,扰乱自身阴阳平衡,使脏腑功能受损,从而导致一系列疾病。

易致水土不服。“候鸟式”度假旅游不仅容易让身体虚弱的人生病,还很容易导致水土不服。所谓水土不服,就是人从一个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对当地的水质、气候、空气和食物等不适应,一些人容易脾胃失调,出现腹泻、呕吐、头晕、口干舌燥等症状。如果不及时调理脾胃,就会威胁人体健康。

五类患者最好不要当“候鸟”

1.患有肠胃道疾病的人不宜到南方过冬,因为这类患者属于脾胃不和,而到异地生活最大的考验就是脾胃是否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当地的水土,所以经常拉肚子、胃肠功能不好的人最好不要当“候鸟”。

2.患有过敏性疾病的人,或曾经患有此类疾病但目前症状好转的人不宜迁移过冬。因为不同的气候和饮食条件容易形成新的过敏原,让人猝不及防。

3.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好,起伏较大,或者一直降不下来,最好不要去南方过冬。而如果血糖比较稳定,只要注意饮食和锻炼,在本地过冬也不会对身体带来负面影响。

4.首先是如果血压不稳定,不适合旅途奔波;其次是高血压患者病情若属于中重度,即低压超过100毫米汞柱,高压超过160毫米汞柱,最好避免长途跋涉,即便是在病情较为稳定时到南方过冬,也要避免过于兴奋或游玩时过于劳累。

5.冬季是各种肾病容易出现并恶化的季节。为此,人们在冬天要做到藏肾阳、藏肾精。但是冬天到南方过冬,并一反常态地进行大汗淋漓的活动,导致腠理舒张、阳气外泄,违背了冬季藏精的养生原则,使得体内正气不足,这就为日后病情的恶化埋下伏笔。

如果要南飞,考虑哪些因素

南方冬天比较舒适,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应根据环境的适应能力及身体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盲目效仿他人。

◆温差:注意目的地与出发地的温差,备好旅行期间的轻薄衣物以及回程后需要更换的厚重衣物,别想着到当地再买衣服换,疾病往往在一瞬间就能击倒你。

◆交通工具:老年人到温差大的地方旅游时选择交通工具也需谨慎。要出远门,乘火车比飞机更好。人在乘火车时可在沿途逐渐适应当地的环境和气候。而坐飞机,在机舱里感受不出外界的温度,很容易让人麻痹大意,身体要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承受巨大温差,很容易给健康带来损害。等下飞机感受到热浪或寒风再想补救,其实已经来不及了。

◆心态:心态最为重要,要防止过于兴奋,保持平和情绪、宽容心态。老年人外出度假,一般都是一个月到几个月,要放开心情、多交朋友,或者在度假时多约几位朋友一同出游。一般老年朋友出来都是老两口一起度假,但多叫几个朋友大家一起出来会更好。另外,身体情况状态如何也是要考虑的,比如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

◆体检:体衰体弱的人出行前建议进行体检,让医生对老年朋友的出行方案提供参考意见。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和病情,选定最佳过冬度假方案,安排日程,不能勉强。

◆备药:携带一些常用药物,外出度假除记得携带平时服用的药物外(如降压药、扩血管药及催眠药),还应备有感冒、腹泻、止痛之类的药物。急救药随身带,若晕车船,还应带上防晕药。

猜你喜欢

候鸟身体旅游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致命的超速
我是一只小候鸟
我de身体
旅游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洋候鸟”回闽过年
“0”与世界末日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