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穴市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雷霆行动

2018-03-01张旦雄

中国畜牧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武穴市粪污废弃物

文│张旦雄

武穴市地处湖北省东部,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素有鄂东门户之称。全市辖区面积1246平方千米,辖12个镇处,325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80万人。生猪年出栏超过100万头,连续十年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近两年,武穴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打响畜牧业绿色发展暨畜禽养殖粪污整治“雷霆行动”攻坚战,走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两年共取缔关停畜禽养殖场58家,整治畜禽养殖场任务1071家;办理中央环保督察组涉及畜禽养殖环境问题8起交办件。

一、坚持上下联动,构建齐抓共治大格局

一是领导亲力。武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畜禽养殖粪污整治,坚持问题导向,实行挂图作战。成立以市委书记为政委、市长为组长,分管副书记为副政委、副市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畜禽养殖粪污整治“雷霆行动”的组织领导、宣传发动、综合协调、检查督导。

二是宣传加力。印制《关于开展畜禽养殖粪污整治“雷霆行动”的公开信》2000份,在公共场所张贴,送达所有畜禽养殖场,增强养殖业主粪污整治的责任意识。在武穴市电视台、武穴发布、武穴市政府网站宣传畜禽养殖粪污整治先进典型,定期通报各镇处畜禽养殖污染整治进展情况。

三是政策给力。市政府筹措资金1200万元,用于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雷霆行动”,其中700万元用于取缔和拆除养殖场合理补偿,500万元用于养殖场粪污整治“以奖代补”。市、镇两级政府筹措专项资金用于取缔和关停养殖场合理补偿,按照“打包给付、包干使用、分门别类、合理补偿”原则,兑现补偿资金740万元。市政府出台《武穴市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使用方案》,对开展畜禽养殖粪污整治实行“以奖代补”,2016年整合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460万元,由市政府办、财政局、畜牧兽医局、环保局组成联合验收组,对全市限、适养区内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整治情况逐场验收,对整治规范达标验收合格的养殖场,年出栏10000头奖补10万元;5000~9999头奖补5万元;3000~4999头奖补4万元;1000~2999头奖补3万元;500~999头奖补2万元。

四是督导发力。从市政府办、环保、畜牧兽医、国土、城管等相关部门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了整改督战领导小组,畜牧兽医局为牵头单位。督办任务落实、人员到位、行动进展、奖补兑现情况,实行专项整治日报告制、周通报制和半月调度机制,每天上报行动情况和工作进度,每周排位通报,每半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集中解决突出问题。积极向市政府提出建议和措施,及时协调解决各类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二、坚持目标导向,形成铁腕整治大声势

一是聚焦重点首治。盯紧盯牢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8起涉及畜禽养殖污染的投诉交办件,坚持挂图作战,实行销号管理,联合市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定期现场督办,全面完成整改任务。

二是依法依规整治。按照“属地管理、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将任务逐一分解到镇处,压紧压实镇处畜禽养殖粪污整治主体责任。禁养区内需取缔关停的养殖场,落实定领导、定专班、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限、定奖惩的“六定”包保责任制,全部取缔和关停。拆除畜禽栏舍面积34930平方米,转运处理畜禽27514头只。限养区、适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全部按照落实一名包保责任人员、送达一份整改告知书、制订一套整改方案、签订一份粪污利用消纳协议、留存一套整改前后对比图像资料“五个一”的要求整治到位,建成干粪堆积场7.35万立方米、沼气池5.32万立方米、粪污贮存池5.9万立方米、沼液输送管道7.5万米。

三是突出“五水共治”。全面落实了江、河、湖、库、港“河长制”,把江、河、湖、库、港周边50家畜禽养殖场作为环境问题整改的重点,全面精准摸清底数,实地现场研判分析,从严从高设立标准,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包保责任,构建长效机制,确保江、河、湖、库、港周边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四是点面结合管治。以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为目标要求,大力推广粪肥就近就地还田利用、养殖废弃物集中收集工厂化生产有机肥、养殖废弃物蚯蚓生物处理生产有机肥、养殖企业种养平衡内循环等畜禽养殖粪肥资源化利用有效模式,形成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养殖新格局。黄冈悠然牧业占地802亩、存栏奶牛3179头,投入资金1000万元,采取粪污干湿分离,干粪制成有机肥利用,建设粪污贮存池、氧化沉淀池2.5万立方米,铺设粪肥输送管道16千米,配套4000亩农田,实现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

五是示范引领善治。凤咀生猪养殖小区有湖北鑫珠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武穴君武牧业有限公司、武穴鸿泰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养殖场,存栏能繁母猪2100头,年出栏生猪4万余头。2015年至2016年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奖补400万元,建设沼气池8口、2700立方米,膜防渗沼液贮存池31000立方米,铺设PE沼液输送管道37000米,设置沼液灌溉端口526个,处理后的沼肥输送到周边6000余亩农田就地就近利用;总结推广凤咀生猪养殖小区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引领带动全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就近就地消纳还田。

三、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生态保护大突破

一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环境承载能力,以“粮改饲”为突破口,推进生态型、环保型湖羊产业规模集约发展。全市湖羊养殖户发展到145户,养殖规模达6万只。

二是推进标准规模养殖。按照“六化”要求建设高标准规模养殖场,源头上减少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2017年,投资1.5亿元、占地300亩的襄大农牧大法寺养猪基地建成投产,存栏母猪5000头;投资4.5亿元、占地1908亩的襄大农牧四望养猪基地已建成标准栏舍27栋,存栏母猪5000头。

三是推进产业加快转型。大法寺镇崇山养猪场是武穴发展生猪产业化首批万头猪场之一,“雷霆行动”中被划为关停对象,经过多方努力,将原来的生猪养殖场改造成平菇、香菇种植场,种植的第一茬平菇成功走向市场,卖了近2万元,实现了养殖业向种植业的成功转型,保证养殖户转产不减收。

四是推进粪肥资源化利用。湖北田申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入1200万元,建设占地500亩、日处理600吨的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与龙坪镇五里村签订了畜禽粪污代处理合作协议,由村集体出资,按照田申甲公司提供的设计图纸,为46家畜禽养殖场建设粪污暂存设施,田申甲公司定期进行清运,集中处理后用于蚯蚓养殖、大棚蔬菜种植。投资2亿元、年产30万吨生物有机肥的襄大武穴生物有机肥厂,已经开始动工建设。

绿色决定生死,民生决定目的。下一步,武穴市将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的良好契机,再上思想认识,再加工作力度,用钉钉子的精神和绣花的功夫,狠抓工作落实。

一是精准摸底建台账。组织专班对全市范围内畜禽养殖场的养殖种类、养殖规模、具体位置、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和废弃物利用等情况,逐场逐项进行调查核实,建立畜禽养殖台账。

二是“一场一策”开清单。因场制宜选择粪肥资源化利用模式,制订个性化整治方案,列出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明确完成时限,对标聚焦整改落实。

三是多措并举抓利用。以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为目标要求,推广粪肥就近就地还田利用、养殖废弃物集中收集工厂化生产有机肥、养殖废弃物蚯蚓生物处理生产有机肥、养殖企业种养平衡内循环等畜禽养殖粪肥资源化利用有效模式,形成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养殖新格局。

四是项目对接促提升。加快襄大农牧生物有机肥厂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畜禽养殖废弃物集中收集体系、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收集站点等项目建设,确保畜禽养殖废弃物全收集、全处理、全利用。

猜你喜欢

武穴市粪污废弃物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的思考
明确问题导向,突破导数解答题瓶颈——以一道导数训练题为例
家庭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