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袁悟正关于艺术的无尽之路

2018-03-01刘艺

东方电影 2018年2期
关键词:影视剧影视艺术

文/ 刘艺

如何通过作品来与观众交流,慰藉他们的心灵与满足他们的精神?面对这个影视作品如泉水般不断喷涌而出的时代,袁悟正作为一名制片人,需要思考的远远超出他的想象。在出品了众多富有影响力的作品后,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受到广泛的支持和好评,然而名誉背后,他仍在影视艺术的道路上前行着。

用优秀的作品说话

在影视行业打拼的这些年里,袁悟正推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其中,由他担任出品人和总监制的电视剧《我的特一营》塑造了一群可敬的面对生死抉择的普通将士,被赞“红九月最有人情味抗战剧”,获得较高收视率,好评连连,同样受到观众喜爱的还有《我爷爷和奶奶的故事》。由谢霆锋、李心洁、刘涛等知名演员主演的《大人物》也是由袁悟正担任制片人的作品,为观众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奋斗的心路历程,揭示了珍惜平凡的幸福这一真谛。由此引发的对于“幸福”的重新思考,不乏现实意义。

关于挑选作品,袁悟正有他自己的衡量标准。他认为,只注重吸引眼球,缺乏内涵、缺乏导向精神的作品,可能会在一时间受到追捧,但是永远不可能成为主流。编剧的任务就是写好剧本,演员的任务就是演好每一场戏,制片人、出品人则要把控全局。每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都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才能拿出优秀的作品。而优秀的作品,才能经得住观众的考验和时间的洗礼,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经久不衰地流传下去。好的作品,是送给观众最好的礼物。

做影视剧的学问

袁悟正将做影视剧当作一门毕生学问来看,不能马虎,不能凑合。“艺术是容不得马虎、凑合的,作为影视行业的从业者,我们应该清楚制作每一部作品的目的是什么,要向观众传达什么样的精神,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等。如果以应付的心态去做,不仅是对观众不负责,也是对这门艺术不负责。”

从业多年,袁悟正收获良多,他将制作作品的过程视作学习知识、感悟艺术的过程,也是修正自我的一段旅程。如此认识,自然有着他独特的一套理解作品价值的思路,“参与制作影视剧对于我来说既是创作、学习的过程,也是修身养性的过程。虽然作为一名制片人,我也要考虑作品的商业价值,但是我并不会因此牺牲作品的艺术性。我希望我们团队制作出的作品不去片面地关注收获了多少的收视率和票房,更重要的是看作品产生了怎样的艺术价值,引起了怎样的反响,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对于我个人来说,每完成一部作品,我都会反思自己存在哪些不足,是否有继续改进的空间,自己对待艺术的看法和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等。所以,我觉得自己一直处在成长和进步之中。”

坚守艺术底线

制片人身为影视作品的幕后人员,让观众觉得有些遥远,甚至不甚了解他们的工作范畴。身为制片人,袁悟正需要在制作一部影视剧之前,对市场进行考察,然后统筹指挥影片的筹备和投产。他有权改动剧本情节,决定导演和主要演员等的人选。这些一方面代表着“重大权力”,证明了制片人在一部作品中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是把“双刃剑”,如果不具备足够的艺术素养,是担当不了重任的。

袁悟正表示,正因为制片人的“权力”很大,他才更要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既要注重大局的掌控,又要注重细节的把握,“每一位制片人都担负着推进影视艺术繁荣的重任。这是条崎岖的路,市场与艺术是秤的两头,平衡二者是我努力的方向。在坚守艺术追求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猜你喜欢

影视剧影视艺术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跟着影视剧学育儿
影视声音中听觉思维的建立与培养
纸的艺术
影视剧制作方需提高隐私保护意识
戳破泡沫不能只靠自然选择
影视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