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剥削”范畴的理论内涵探讨

2018-02-28丁林梅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理论内涵范畴马克思

【摘 要】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对马克思“剥削”范畴的研究状况,解读了马克思“剥削”范畴的理论内涵。认为,研究“剥削”范畴一方面需要解读价值论与财富论问题,也就是要厘清价值与财富(使用价值)的源泉问题;另一方面需要研究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问题,探究财富的真正源泉是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问题,实际上是思考生产中各要素所有者之间分配关系问题,进而分析创造财富的劳动者,在社会财富分配中却处于劣势的根源。

【关键词】 马克思;“剥削”范畴;理论内涵

对马克思“剥削”范畴的理论内涵如何解读,一直以来是理论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议题之一。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中没有对其进行专题研究,但是“剥削”范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理论范畴,特别是马克思在鸿篇巨著《资本论》中,对劳动二重性学说研究乃至对剩余价值问题的研究,为深入研究“剥削”范畴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本文对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价值论与财富论以及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进行研究,进而加深对马克思“剥削”范畴的理解。

一、对马克思“剥削”范畴的研究

1、国外对马克思“剥削”范畴的研究

目前,国外学者对“剥削”范畴”研究存在着较多争议:第一,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进行批判,并从道德高度力证资本主义剥削的非正义性,同时为社会主义制度提供道德辩护。分析马克思主义对“剥削”范畴的研究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完全抛开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从经验理论层面或技术层面对“剥削”范畴进行重新界定和理论架构;二是考察剥削与正义的关系以及资本主义不平等分配。 赖特的“中间阶级”理论,汲取了罗默的有关财产、剥削和阶级相互关系的观点,认为资产阶级最可怕的对手是既拥有组织财产或技能财产又受他人剥削和剥削他人的“中间阶级”,而不是只受剥削的无产阶级。第二,从全球化生产体系出发,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生产体系中后发国家过度依赖发达国家,造成了发达国家对欠发达国家所处地位不平等的“剥削”,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伊曼纽尔和萨米尔·阿明等人,他们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出发,探究世界范围内的国际不平等交换,进而阐释世界贸易体系中的“中心—外围”国家之间的不平等以及不平等的交换,使之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欠发达国家处于不利地位,进而劳动剩余价值被发达资本主义剥削了。

总的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吸收和运用西方政治哲学的平等与权利思想,将马克思的“剥削”范畴研究从生产领域引入分配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不公正性的判断。但是他们抛弃了马克思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其对剥削的批判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永存的基础上,因而他们的主张不会也不可能撼动资本主义根基,不过是在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思想框架内,对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对立的做法进行调和。

2、国内对马克思“剥削”范畴的研究

对马克思的“剥削”范畴的理解,国内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诠释:一是从剥削内涵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剥削认为:“剥削是一些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垄断,无偿地占有那些没有或者缺少生产资料的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甚至一部分必要劳动。”[1]但一些学者认为剥削概念应涵盖至商业、金融领域的剩余价值(胡培兆,1998)和经济领域一切损人利己的一切行为(王明华、孙建中,2000)以及由权利、体制、政策引起的超经济剥削。二是从对剥削评价标准看,主要有“三个有利于”标准(卫兴华,2002)、生产力标准( 胡培兆,1988) 、资源配置标准( 李步青,2000)、 行为是否合法标准( 石康,1999) 等。三是从剥削是否存在看,主要有剥削存在论和无剥削论之分。剥削存在论认为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存在剥削现象(段忠桥,2001)和超经济剥削现象(吴光炳,2007)等;无剥削论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存在资本对劳动的剥削(逢锦聚,2002)。

总体来看,国内学者关于“剥削”范畴研究成果颇丰,这些研究成果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但是国内学者对剥削概念的讨论比较宽泛,对于剥削这个经济范畴问题,有些学者在讨论中未能很好区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价值论与财富论以及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二、马克思“剥削”范畴的理论内涵

马克思的“剥削”范畴理论内涵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财富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实质上是要厘清价值源泉和使用价值(财富)源泉问题;二是创造的财富如何分配的问题,或者是价值论和财富论问题,这个问题是回答财富的创造者為什么不能得到财富。

1、关于价值与财富(使用价值)的源泉

关于价值源泉和使用价值(财富)源泉问题,生产费用理论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完全对立的。

生产费用理论认为,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将价值与财富(使用价值)视为同一含义。威廉·配第关于“劳动是财富之父, 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2]成为生产费用价值论的重要理论渊源,认为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也就成为价值的渊源。萨伊认为:“财富不在于物质,而在于物质的价值”。按照这种观点价值的基础就是使用价值即效用,财富的生产就是价值的创造,那么生产的要素绝不是劳动,劳动者在从事生产时,还必须借助于土地、资本,所以商品的效用从而商品的价值由三要素创造,可见生产要素价值论就是把价值与财富(使用价值)等同起来。这就是为生产费用价值论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渊源,这就意味着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自然成为价值的源泉。如果从这个逻辑出发,在价值创造或者财富创造中,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都参与其中,那么三要素根据其在价值创造与财富创造中的贡献率多少获得相应的报酬,因而剥削是不存在的,这也是要素分配理论的依据。

为了搞清楚价值源泉和财富(使用价值)源泉问题,也就是搞清楚“剥削”范畴的基本内涵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劳动价值论认为生产过程的抽象劳动是决定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价值的主要表述是:商品的价值是指商品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所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的抽象劳动。商品价值体现人类社会商品生产者之间互换劳动的社会关系,是特有的经济范畴。由于人类抽象劳动的投入是可以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量的,因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客观的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 因而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家之所以生产使用价值,而是为了获取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资本家生产使用价值的目的所在。他在分析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时, 以劳动力变成商品为前提, 提出了剩余价值剥削理论, 旨在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在商品价值( C+V+M) 中, C 是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 V 是劳动力的价值, V+M 是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 M 是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可见, 新价值与生产要素无关,是由劳动者创造的。可见,使用价值的源泉是多元的,包括劳动、土地、资本等,而价值的源泉是一元的,是抽象劳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严格区分价值与财富(价值与使用价值)源泉,说明了财富创造的秘密。

2、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

在搞清楚了价值源泉和使用价值(财富)源泉问题,实际上厘清了财富的真正秘密是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进而搞清楚了马克思研究“剥削”范畴的真实目的是为劳动者寻找发展路径。

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不足以说明财富创造的真正秘密,因为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用途各不相同,其属性千差万别,不能找到商品间相交换的统一标准,但是马克思认为找到了作为“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这个价值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概念为“剥削”范畴的理解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可见,“剥削”范畴研究的实质是厘清剥削是包括资本在内的其他要素所有者对劳动力所有者的剥削。同时,价值是马克思运用其强大的抽象力而抽象出来,这就说明了一个隐藏的秘密就是真正的财富是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进而说明价值乃至剩余价值源泉都是抽象劳动,这就必然会涉及财富如何分配问题,实际上就是思考生产中各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问题。在生产过程中要素所有者之间在产品分配中的地位是不对等的,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者,在社会财富分配中却处于劣势。

究其原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分配的方式和内容。马克思指出:“分配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分配的特定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3]马克思的论述说明生产决定分配的性质和分配的方式,生产作为经济基础,对作为上层建筑的分配具有决定作用,这说明劳动价值论与分配有密切关系。由于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存在,劳动者只是拥有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取得他在必要劳动时间内所创造的劳动力价值;资本家通过拥有自己的资本所有权,可以无偿占有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家能够剥削劳动者的现实经济制度基础。因而分配由生产决定,这就能够解释了为什么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创造产品力量越强和生产数量产品的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三、结束语

“剥削”范畴是建立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生产关系,是一种社会制度,即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体系。一般说来,“剥削”范畴因受上层建筑的强力保护,与上层建筑紧密结合,并内嵌于社会生产方式之中。同时,“剥削”范畴具有历史性,在一定历史阶段存在有其必然性。它的產生、发展和最终被消灭,都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取决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综上所述,“剥削”范畴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又不够发展,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因此,剥削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从而也就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历史的正当性。

【参考文献】

[1] 许涤新. 政治经济学辞典(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88).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2).

【作者简介】

丁林梅(1963—)女,辽宁庄河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理论内涵范畴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范畴观与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等级结构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内涵及实践方式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困境与对策思考
陶艺范畴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