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背景下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
2018-02-28罗昊莺
习近平主席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因此,各学科特别是语文学科特别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而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显得尤为重要。中学文言文的考查,曾经以考查课内经典文章为主,由于理解的多样性,因此,同一篇文章同一个问题,不同省份,不同地方给出了不同版本的答案,导致老师和學生无所适从。这几年湖南中考以考课外文言文为主,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呢?通过教学和考试的实践,我有以下几点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第一点思考:夯实基础,注重积累,善于继承。
初中阶段的文言文都是精选的经典的篇目,内容形式较完美,这些文章都要详细讲解。特别是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首先,要逐字逐句讲解,直到他们弄懂了文章的内容为止。另外,讲解还要做到点面结合,在疏通课文时,逐字逐句地解读,让学生大致了解文章所写的内容,对于文章中出现的重点的实词和虚词和特殊的句式,要重点讲解,反复讲解,还要用试卷的过关形式强化他们的记忆,因为只有一定的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积累,学生才能看懂课外的文言文。最后,最能体现文章精华的千古名句,要进行三步积累:第一步,背诵,默写;第二步,翻译,理解;第三步,延伸,运用。八年级,逐一讲解字词,疏通课文可以交给学生来做,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也可以培养他们翻译的自信。例如:我在讲《岳阳楼记》《小石潭记》和《醉翁亭记》时,就是采用以上的方法,学生的印象深刻,收获也很大。
第二点思考:课内课外,适当衔接,学会迁移。
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知识的积累之后,就要开始对学生进行课内课外延伸的训练。延伸训练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第一,老师要花很多的精力选择课外文言文。开始不要选择太难的文章,而应该选择那些与课内文言文的重点实词和虚词相似的文章,这样学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会觉得太难,也不会产生畏难情绪,还会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第二,做一篇课外文言文,遇到考查的重点实词和虚词,要带领学生联系我们所学的课文的这个词的意思,这样有利于学生关注实词的一词多义和对虚词的义项的反复理解。遇到特殊的句式,也要马上想到所学课文的句式,积累特殊句式。做好了这一步,就搭建了一条课内课外知识联系的桥梁,让学生学会了迁移,也让学生改变课内的文章无用的错误认识,可以提升学生上文言文课的效率。例如:我在上《孙权劝学》时,我就选了《王冕好学》这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三点思考:集中训练,积累方法,难点突破。
对不同类型的文言文集中训练,主要是人物传记类,晓事明理类,自然风物类等,这样就可以积累做这一种类型的文言文的方法。例如,做人物传记类,翻译时人名、地名、官职、年号等等这些就可以保留,不需要翻译出来;常见的授予官职的词语:授、用、荐、举等词语,常见的升官贬官的词语:迁、改、谪、徙等词语,常见的表示时间的词语:俄而、久之、顷刻等词语,诸于此类的这些词语就可以积累起来;还有记下判断句,被动句等的标志性词语,帮助我们判断句型。有了这些积累,就降低了文言文的难度,也使课外文言文的难度降低了。其它类别也可以举一反三,在此毋庸赘言了。所谓“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地积累中,才能真正掌握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乍一看很难,也有很多学生被它吓倒,产生过厌倦感和畏难情绪。但是我认为文言文只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儿慢慢来训练,有方法有步骤地训练,再难啃的骨头,我们也能啃下来,再难翻越的山,我们也能翻过去。很多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有了一定的迁移能力,有了一定的自信,这个题也就变成了一个拿高分的题目了。
参考文献:
[1]徐萍芳.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文言文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2(03):23.
[2]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提升中学生兴趣的策略阐述[J]. 季月珍.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7年21期.
罗昊莺,湖南广益实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