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如何突破文言文教学瓶颈
2018-02-28李振东
初中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要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充分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丰富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要分析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突破初中文言文教学瓶颈,建构初中文言文活力课堂,提升学生的初中文言文知识和素养。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概述
初中文言文教学要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倡导和激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建构高效率、高效能的初中文言文课堂,呈现出学生愿意学、教师激情高的状态,并且还要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初中文言文课堂,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另外,由于文言文与现代相隔较远,表现出与现代用语的明显差异性,对此要注重营造充满激情的课堂,转变学生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沉闷、无趣的心理和状态,教师要充分借助于自身的肢体语言、眼神,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帮助学生增进对初中文言文的理解和体悟。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1、教学理念相对陈旧
初中文言文教学还仍旧沿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没有充分关注和突显学生在初中文言文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和意识,在以考试为导向的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投入的感情和精力明显不足,学生也缺乏对初中文言文知识的情感体悟和理解,难以激发学生对初中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过分注重形式的问题,显露出课堂教学目标功利化的现象,在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中过分关注形式而忽视其实质,没有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难以激发学生的文言文知识学习兴趣。
2、教师的创新素质和能力欠缺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之中,教师缺乏深厚的文言文知识功底和专业素养,缺乏对历史知识、文化常识、文言文表达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无法熟练、灵活地应用《说文解字》《字里乾坤》等知识内容,降低了初中文言文教学效果。加之教师缺乏对文言文作品的阅读积累,没有深入把握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写作意图和情感经历,欠缺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和点拨。
3、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不足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暴露出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的问题,单纯地进行初中文言文知识的记忆、背诵和翻译,而缺乏对内在情感内涵的体悟和理解,加之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不够恰当,过分关注对字、词、句的解释,而没有深入地理解文言文中的情感意蕴,逐渐使学生丧失学习初中文言文的兴趣,陷入到恶性循环的学习状态。
4、缺乏及时有效的课堂教学指导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指导明显欠缺,课堂教学形式也表现出相对单一化的现象,学生处于机械、被動的记忆和学习状态,对于文言文知识的理解相对表浅,存在重“文”轻“言”的不良倾向,存在言文分离的极端现象,不利于学生对文言文知识内涵的深入理解和体悟。
三、突破初中文言文教学瓶颈的解决对策
1、树立初中文言文活力课堂
要突破初中文言文教学瓶颈,要致力于构建初中文言文活力课堂,以积极教育理念为引领和驱动,营造愉悦的文言文教学氛围,要增强教师的教学激情,转变单调的教学方法,将内心的激情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要饱读诗书,储备中国国学和传统文化知识,使自己成为满腹经纶的学者,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知识的渗透和熏陶,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文言文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使自己拥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初中文言文学习成长的引路人和道德导师,给学生以极其深远的身教教育影响。
2、提升学生的初中文言文学习兴趣
教师要在文言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文言文学习效果。
(1)以兴趣为导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文言文教学之中,教师要通过精彩的导入设计方式,吸引学生融入到活力课堂之中,使学生保有积极、活跃的思维,逐渐消除对文言文的畏惧感。以学习《记承天寺夜游》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回忆并抢答与月有关的诗词作为导入,学生积极踊跃地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提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的提及李白的《月下独酌》,有的说到《静夜思》,并分别表达诗人对“月”的不同理解和感受,快速进入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的文本中来,以激昂的情绪和状态融入到文言文活力课堂之中。
(2)兴趣导向下的学生主动探究。鉴于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的主动性不强现状,要激发学生在兴趣导向之下的主动探究意识,深入感知和学习初中语文文言文的知识。以学习《伤仲永》为例,要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发现篇章中的趣味性情节,并思考“文章名称《伤仲永》的具体涵义是什么?”“假如自己是仲永会有什么体悟?”“假如自己是乡邻,又会有些什么样的看法呢?”等问题,带着问题找寻文章线索和结构,进而深入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融入到仲永生活的环境之中,将其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相对比,从而保持更为持久的学习热情。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当的引导和启迪,要借助于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启活力四射的文言文课堂。
(1)趣味性导入法。教师可以在文言文教学中精心设计导语,以新颖、奇特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增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以学习《湖心亭看雪》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式的导入语,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让学生对比思考西湖美景在春夏季节与冬季的区别,体会文中作者在冬季赏西湖夜景的奇妙之处。又如:在学习《塞翁失马》一课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成语入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的涵义及典故,以此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授《桃花源记》一课时,可以引入成语“世外桃源”,让学生思考这个成语之中为什么不是“杏”或“梨”呢?“源”是否可以替换为“园”呢?由此激发学生深入探索文本,引发深刻的思考和体悟。
(2)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情境,唤醒和鼓舞学生的求知欲望,给予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听觉刺激,融入到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情境之中。以学习《观沧海》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播放影视作品《三国演义》,让学生观看和鉴赏曹操横槊赋诗的片段,认识和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政治背景,并在朗读中配以背景音乐《滚滚长江东逝水》,使学生精准地感知文章情感和节奏,体会诗文厚重苍凉的历史感。又如:在学习《湖心亭看雪》一课中,教师可以播放西湖雪景的相关图片或视频,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到视频情境之中,产生先入为主的视觉冲击和影响,积极主动地进入到文言文学习中来。
(3)故事导入法。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导入的方式,以具体的人物或事例启迪和感染学生,使学生突破文言文学习瓶颈。以学习《吟诗赴宴》一文为例,可以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使学生体会文言文的内在趣味性,以轻松愉悦的心境进入到文言文的学习中来。
4、强化文言文对话教学
初中文言文教学要营造出平等的交流对话氛围,要促进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体现出多层次、多维度的对话教学特点,增进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深刻体悟和理解。以学习于谦的《咏煤炭》为例,教师可以引入《石灰吟》,让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和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拓展和延伸自己的思维,丰富自己的文言文词语的积累。在学习《湖心亭看雪》的文章时,也可以启迪和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获取相关的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知识层次和兴趣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转变单一枯燥的文言文教学状态,增强文言文课堂的生命力和活力,使学生以饱满的激情进入到文言文学习中来,自主思考并进行交流互动,深入透彻地体会文言文知识的内在魅力,获得文言文知识的学习情感和态度,突显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的主体性意识,丰富自己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创造初中文言文活力课堂。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下的文言文教学策略探析——以程翔的《琵琶行》为例[J].王圆圆.考试周刊.2017(67).
[2]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文言文教学研究[J].王艳.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08).
[3]文言文教学如何提升核心素养[J].王辉.教育艺术. 2017(05).
[4]基于课程标准的语文核心素养及其教学研究[J].刘飞,毛可刚.教育科学论坛.2017(10).
[5]有效培养学生的“倾听素养”——关于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思考[J].郭祥圣.语文知识.2017(07).
[6]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有效教学探究[J].胡华琴.基础教育研究.2017(04).
李振东,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官庄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