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智能化技术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

2018-02-28胡爱梅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20期
关键词:智能建筑物联网应用

胡爱梅

摘要

随着工业3.0时代的到来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出台的系列政策越来越向发展物联网技术倾斜。而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意识到要想企业能够长远地发展下去,就要和其他企业实现“竞合”,而非简单的竞争。物联网技术此时应运而生,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目前,建筑行业的许多工作流程与环节也逐渐引进了物联网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即对建筑智能化技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物联网 智能建筑 应用 发展

所谓物联网,字面意思就是物与物之间相互连接而形成的网络。其与广义意义上的互联网不同,互联网是较为开放的平台,有多个信息终端与平台,可实现全民上网及信息共享。物联网主要是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更倾向于供应链中各个节点之间的信息共享。但物联网的运用与发展却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撑,无论是云计算、数据传输等功能的实现,都需要互联网进行技术支撑。智能建筑则是传统意义上建筑形式的技术颠覆,更注重建筑的舒适度及科技感。以往电视中出现的在回家路上即可控制建筑设施,开灯、放洗澡水等功能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撑下早己成为现实。当今社会,人们更多追求个性化,且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衣服鞋物的定制上,建筑房屋的设计建造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外观、功能等方面的设计改造。日常生活中,照明系统、监控系统、消防系统等无不体现着智能建筑的思想。物联网对于建筑智能化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房屋建设中电子芯片的运用,更是计算机技术的集成,为人们到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与感官体验。

1 物联网在建筑智能化中的应用

1.1 物联网应用现状

物联网技术现已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将电子芯片安装在设备设施中,通过传感器进行远程遥控,具体可体现为电梯系统、房屋照明系统、监控安保系统的信息集成。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物联网技术在近几年得到飞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支撑,其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更是为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舒适与便利。

1.2 物联网在建筑智能化中的具体应用

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达与进步,广义上的建筑智能化是将建筑设施里融入高科技元素,例如校园里的多媒体设备、住宅区里的智能防盗监控系统等,这些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无线网络的支持。随着宽带及无线网络的普及,各个家庭的生活方式都与网络息息相关,建筑智能化也不例外。下面本文将以几个建筑智能化在物联网时代的应用实例来对其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2 建筑智能化在物联网中的发展

2.1 智能教学

众所周知,我国培养出来的青年学生学习非常刻苦,容易在各项国际赛事上获得奖项,但创造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却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的孩子。追根溯源是我们的教育模式有问题,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资源等外在条件的限制,我国对青少年实行的主要为“填鸭式”教育,老师将大量的知识短时间内灌输给所有学生,无法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实际情况。而国外的教育模式则更主张解放孩子的天性,鼓励孩子自学并积极参与讨论。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后,我国的教育专家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进行教育改革。在此背景下,建筑智能化在校园教学中就派上了用场。

智能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课堂“搬”到网上来。学生们上课不在拘泥于以往的在教室里与老师面对面的授课形式,而是可以合理分派时间选择网络方式在图书馆甚至在寝室里完成课程。因教育资源有限,目前国内已经有许多高校采用这样的授课方式,优秀教师将课程提前录制,发布到校园网络上供学生观看、点播,还可设置专区与学生互动,进行答疑。另一方面,一些新建设的校园已经引进了较为先进智能教学系統,即在校园内各个角落都有校园网络覆盖,学生可在任何位置观看教学视频,在网上完成互动。教室内的多媒体由讲桌里的智能设备统一控制,集多媒体、投影仪、话筒、智能黑板等功能于一身,为教学创造更好的环境。

2.2 节能减排

随着温室效应问题的加剧以及各类极端天气的频现,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倡导节能减排。基于此背景,许多商家开始更改产品参数,响应国家号召,开发低能耗、低污染的产品,其中以空调企业为代表。此时,建筑智能化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就发挥了优势。将可感知温度的传感器安设在空调机箱后,即可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能源浪费。目前,许多大型商场已经安装了智能化的空调系统,因商场等地人流密集,很难符合大众的要求设立标准的空调温度,且较低的温度不但会造成能源浪费,还会带来巨大的电力成本。智能化空调系统通过机箱内的温度传感器可感知地面温度、湿度等,然后将此数据传输给数据平台,平台即可通过科学方法计算出适宜人体肌肤感知的温度并自行调节,将环境温度控制在一定合理范围内。

2.3 住宅区安防

以往的住宅区安防设施仅停留在安装监控器的阶段,其为园区的安保监控工作带来的实质意义并不大。因为大多数的监控设备的参数设置都只能短期保存监控影像,且陈旧的安保系统也只能在事后提供影像证据,没有实现事前预警的目的。建筑智能化即可有效规避该类问题,智能化的安保系统与传统形式相比有很大改进,能够实现预警效果。智能安保系统主要由电子巡逻、视频监控、报警设置、及出入口控制等几部分组成。不同于以往的安保系统,智能化的安防系统不但配备了先进的监控设备,可随时调取影像外,还将红外遥感技术应用其中。工作人员可在后台24小时监控整个园区情况,并通过红外遥感技术指挥摄像头任意切换角度,调换视角。这样,即便成本较低,也可实现对整个园区24小时的无死角监控。

2.4 “一卡通”的使用

无论是外出乘车还是去医院就医,一张小卡片即可有效解决我们日常的生活需求,这都是建筑智能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利用数据库技术,将各类数据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录入卡片后,实现统一管理。既方便了工作人员办公,也为人们节省了时间。例如,目前各大高校在学生入学后都会为学生发放录有学生个人信息的学生卡,这张学生卡里不仅有学生的基础信息,更可以实现学生在校园内的吃饭、借书、洗浴、就医等一系列日常活动。通过以太网及无线网络技术,实现一网、一卡、一库的三面结合。但通过实践经验来看,接触式的IC卡稳定性不强,容易造成数据泄密等问题,个人信息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甚至会出现卡被盗刷等现象。因此,目前各机构都在逐步完善使用新的非接触式IC卡。

3 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物联网技术与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是紧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依托、相互联系,任何一方都离不开另一方的技术支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以及人们个性化需求的提升,建筑智能化的功能已经不仅仅体现在绿色建筑等理念上了,而是更多地聚焦于科技感、个性化。在物联网时代,建筑智能化得以快速发展主要归功于以下几点:

3.1 智能化建筑范围扩大

目前,智能化建筑的理念已经越来越被年轻人推崇追求,人们在享受住房舒适度的同时更加看重个性化需求。无论是学校、商业区、住宅还是办公区,越来越多的建筑将智能化应用其中,其为大家带来方便的同时更体现出科技感。因此,楼盘开发商的宣传标语不再是“依山傍水,毗邻学区”,而是将“智能化”作为宣传卖点,吸引消费者注意。

3.2 与绿色节能建筑有机结合

智能化建筑的发展理念与绿色节能建筑一直是有紧密联系的,智能化建筑的设计思路囊括了绿色节能建筑的思想,绿色节能建筑的建设离不开智能化的技术支撑。两者的有机结合势必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节能减排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3 智能建筑外延

建筑智能化在物联网时代已经得到了大力发展,智能化建筑物的数量正在逐步增多,对于建筑原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智能化目前仅体现在建筑系统内部功能上,依托外部材料得以实现。智能化建筑未来的发展可扩展到建筑原材料市场上去,从源头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建筑。

4 结束语

隨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进步,物联网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在物联网背景下,智能建筑将获得更多的技术依托,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首先对物联网及智能建筑的概念加以概述,然后举例分析了建筑智能化在物联网时代的应用发展现状,如智能建筑在高校教学、节能减排、园区安防和一卡通上的具体发展情况。最后结合时代背景对智能建筑未来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主要体现在智能化建筑范围将不断扩大、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有机结合以及智能建筑外延三方面。

参考文献

[1]楼冀阳.物联网在智能建筑领域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1).

[2]孙禄明.基于新型网络技术的建筑智能化项目应用案例[J].电声技术2013(07).

[3]童玮.建筑智能化技术在物联网时代的新发展[J].现代建筑电气,2012(0s).

[4]魏宏飞,黄宗建.浅谈物联网技术和建筑智能化[J].现代营销,2013(09).

[5]李文丹.浅论建筑智能化技术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和应用[J].网络与信息工程,2015(04).

猜你喜欢

智能建筑物联网应用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
让人脑洞大开的智能建筑
防雷接地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