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成帮:现实版“石光荣”边疆“绿色造梦者”

2018-02-28卡门

伴侣 2018年2期
关键词:王成绿化医院

卡门

“榜样是旗帜,代表着方向;榜样是资源,凝聚着力量。”近日“中国网事·新疆榜样”颁奖仪式上发起如此倡议。而接受表彰的榜样之一是一位穿着军装身形瘦削但精神矍铄的老人,他叫王成帮,是位退役军人。他有过一段光辉灿烂的军旅生涯,多次荣立二、三等功,曾是党的“九大”代表,4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是全军英模和自治区道德模范。满头的白发,黑红的脸庞,一身洗得泛白的军装,还有那双满是老茧、青筋凸起的双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他为何会被称为现实版“石光荣”、“绿色造梦者”呢?

一、激情燃烧的岁月

谈及王成帮的出身以及从军经历,让人不禁联想到曾经红遍中国的军旅题材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剧中的石光荣是一位铁骨铮铮的中国军人,他出生贫寒,为了糊口参军入伍。他的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拼命精神、感恩精神和执着精神,为人坦荡、忠诚、正派,可以称得上是刚直不阿。同时,他又有些许执拗,甚至古板,王成帮似乎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石光荣。

1956年,意气风发的王成帮刚刚20岁,响应祖国“扎根新疆,建设新疆,保卫新疆,献身新疆”的号召,从甘肃参军来疆,服役于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某师十团。

虽不像石光荣冲锋陷阵厮杀疆场,王成帮也在他的军旅生涯中多次荣立二、三等功。

莎车屯垦戍边,他带领的班成为全连完成任务的尖子班;喀喇昆仑大炼钢铁,他两次荣立三等功。西藏平叛时,他四进昆仑,带领部队深入阿里地区侦查,为剿匪部队取得胜利提供重要情报。后来他又随军行进1000多公里剿灭乱匪,功不可没。从西藏回来后,他带领部队上天山伐木,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圆满完成修建营房的任务。部队兴办农场,身为营长的他亲口尝遍万亩盐碱地,以此判断土地含碱量科学治理土地。

除了建立勋功,王成帮正直的性格跟石光荣也颇为相似,不会利用职务之便为后代谋私利。王成帮育有三个子女,从小受他的红色革命教育,全都参军入伍。小儿子当年提干的时候不止一次跟父亲暗示,想父亲跟老战友打个招呼以便能留在部队,可倔强且耿直的王成帮从头到尾都没有松过口。小儿子服役期满后带着对父亲的丝丝怨愤不得已去内地发展。提及此事,王成帮脸上总会有一闪而过的歉疚,但原则就是原则。

二、做一辈子好事不易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了解王成帮的人都说他这一辈子都在做好事。

王成帮出生于甘肃祁连山下的王庄村,从小吃不饱穿不暖。正是这样的出身,让王成帮即使成为部队的领导后仍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他吃馒头的时候总是右手拿着馒头,左手习惯性地在下面接着,以防有馒头渣掉到地上。在部队食堂吃饭,看到有小战士把吃不完的剩菜剩饭倒在垃圾桶里会痛心疾首地教育阻止。他不抽烟不喝酒,甚至一套军装穿8年。过年过节儿女们从各地赶来一家人在外吃顿团圆饭,“抠门”的王成帮都会问大家能不能只点主食,最后在儿孙们的强烈抗议下,一家老小十来口人除了主食总共点了四个菜。

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位艰苦朴素的老人,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捐款1万元,交纳特殊党费1000元,玉树大地震后又捐款5000元。其实早在几十年前,他就经常给灾区、贫困家庭、希望工程等捐款捐物。唐山大地震后,在部队每月只有6元津贴的他,却倾囊捐出了全部的家当3000元。同在上世纪70年代,四川绵阳地区受灾后,他也向灾区捐款1500元。对此,王成帮总不乐于提及,认为这样的事做了就做了,没什么值得说的。

从部队退役,王成帮成了绿化队的“临时工”,有时负责领着一些农民工干活。深感民工生活不易,每逢过节王成帮总要给他们买肉买油,甚至还要把朋友送给自家的烟酒偷拿出去送给那些民工。

王成帮妻子说:“老王这一辈子是在为别人而活,经济上帮助他人只是最平常不过的小事了。”

王成帮平日里去绿化队干活都是自带午饭。往常都是勉强吃完,还嚷嚷饭太多。后来妻子却发现冰箱里的饭菜总是无故失踪。一天,王成帮偷偷摸摸地翻冰箱,被妻子张春英逮个正着。王成帮如同被抓现行的顽童,脸上挂着不好意思的笑。原来,绿化队附近有好几个流浪汉,他把带的饭给他们吃了。此后,王成帮几乎每天都带好几份饭菜送给那些可怜人。

不光只送给流浪汉吃的,王成帮还把家里的衣物送给他们,甚至还给他们买生活用品。有一个叫王平的拾荒者,用破纸板搭建了一个窝棚,用石块垒砌一个灶台,平时就靠翻垃圾桶为生。王成帮了解后买了被褥以及米面油,赶到王平的住处,不光把东西送给他,还跟他并肩坐在一起,拉家常,劝他振作起来,靠自己劳动过上体面的生活。王平说平时施舍他的人不少,但是愿意跟他坐在一起拉家常的少,能顾及他的尊严的更是少之又少。王成帮就是那少之又少的部分。

遇到可怜的人,流浪汉也好,家境贫困的农民工也罢,王成帮都要伸把手,或者送衣送物,或者帮忙找活干。很多人說这样的王成帮有点“傻”,自己不舍得吃穿,整天净想着帮助别人。

三、孔雀河播绿人

1994年从部队退役后,王成帮没有过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清闲日子,他主动要求加入库尔勒市绿化队,成为了一名编外合同工。但他这个编外合同工跟别人不同,他不要工资。园林队干活的临时工都是为了赚钱养家。所以很难理解这位不过清闲日子非要当免费苦力的老人。

如同石光荣退役后的苍凉一样,王成帮这位依旧热血的退役军人是将曾经激情岁月的情怀寄予在了绿化事业上。对此,王成帮不多解释,笑呵呵地说:“我是有五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总该为大家做点什么。”

王成帮在绿化队确实做了点什么,从1994年加入绿化队到2001年库尔勒的大规模绿化工作结束后,他已为绿化事业节约了100多万元经费,育苗达到100万株以上。给百姓留下了一片又一片的绿树浓荫。

在园林绿化这个行业,王成帮并非科班出身,再加上他脸上纵横的皱纹,黑红的面色,长满老茧的双手,大家都以为只是来了个年迈的浇水工。初到绿化队,王成帮确实是个浇水工。但他这个不要工资的浇水工,却通过改进浇灌技术为绿化节约了30多万元的水费,用身体去堵水渠的塌方,下到渠里掏沉沙池,三九天跳到齐腰深的水里去关断裂管道的阀门……把浇水当成事业,这样的浇水工罕见。

后来王成帮又来到苗圃,育苗的工人实在看不出穿戴像农民工一样的老人能够指导他们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老人对库尔勒的气候、地质及城市绿化需要的树种了如指掌,让很多干了多年绿化工作的专业人士都自叹不如。正因他对绿化事业的热爱,对库尔勒自然条件的了解,才有了“成帮柳”的发现和成功培育。

而今,从狮子桥到建设桥的孔雀河两岸,翠绿的“成帮柳”摇曳出万千风姿,成为库尔勒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王成帮也被大家誉为“孔雀河播绿人”。经他培育的“成帮柳”也已成为巴州地区唯一以人名命名的树种。这是库尔勒人对这位有着55年党龄的老党员无私奉献的一种褒奖和赞扬。

四、“斗争”中的夫妻情

王成帮与妻子张春英之间的“斗争”正如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和褚琴。

王成帮比张春英大十几岁,除了年龄差距,两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差距甚大。王成帮执拗古板,张春英爽朗活泼,王成帮是个大老粗不讲究吃穿住行,张春英是个细小姐吃穿用度都要求格调……但就是如此不同的两个人,把吵吵闹闹演绎成了生活的奏鸣曲,夫妻之情在革命式的“斗争”中日益浓厚。

张春英几乎天天都在“嫌弃”王成帮,嫌他袜子穿不同颜色的,嫌他吃饭发出声音,嫌他太“抠门”……

王成帮在被“嫌弃”的时候总是憨厚一笑,有时候嘟囔两句,有时候干脆投降。但过后依旧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带着革命时代战士的执着,在生活中我行我素。对此,张春英总是抱怨:“不是我说,要是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才不会跟这个老头过一辈子,我肯定要跟他离婚。”但是说完,仍然会悉心照顾这个革命老同志。当这个她一直抱怨的“老古板”身患癌症时,她一边让几乎崩溃的自己坚强起来,一边寸步不离地照顾。

一个人被医院诊断是癌症晚期,基本上等于是宣判了死刑,绝望紧随其后。2005年王成帮被医院诊断为肺癌晚期,且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淋巴,医生甚至判断他的生命也就只剩不到6个月了。妻子张春英听到这个消息悲痛不已,四处奔走联系医院医生,要求王成帮转院去医疗技术更好的北京301医院,但王成帮坚决不同意。“我都这么大年纪了,与其把钱花在医院,还不如拿去搞绿化建设。”

当得知自己患肺癌且已到晚期,王成帮就打定了主意:首先,是要尽一切可能战胜癌症。其次,如果真战胜不了那就死在自己的岗位上而非病房。为了能够从医院溜出来去苗圃照顾树苗,王成帮选择了驻军273医院,医院里有熟人,可以打个招呼逃开妻子张春英的“监视”偷偷溜出来去苗圃干活。

医院的医生护士都说从未见过这样的癌症患者,精神状态比健康人都要好,竟然还有心思琢磨去苗圃干活的事。大家惊讶地发现,这个患者只要没事的时候总会大踏步快速地在过道里走动,说是要加强锻炼。王成帮曾患风湿性关节炎,严重的时候甚至不能站立,那时的他在日记中写:“站着不能干,我就跪着干;跪着不能干,我就趴著干;趴着不能干,我就算躺着也要干。我要干到最后一口气。”他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医院不被允许离开的那段时间,他一有空就给一起植树干活的民工打电话,问问苗圃的情况,打听打听浇水谁在管,似乎树才是他生活的核心,不是癌症晚期的治疗。一从医院回家,他第一件事就是去绿化队,育苗干活。如此,似乎连绝症也奈何不了他。一年后去医院复查,竟发现他的癌细胞消失了。

王成帮不愿闲居在干休所安静的院子里,不愿或站或坐在自家的阳台上,望着西边的落日,听着蝉鸣,眼睛里落满夕阳的余晖回想曾经戎马生涯的岁月,而是将“石光荣”式的革命的热情继续挥洒在绿化的事业上。

责编/刘维笑

E-mail:1464110164@qq.com

猜你喜欢

王成绿化医院
奇妙的大自然
只往坏处想
“投敌”战马助南宋平定叛乱
偏偏只往坏处想
我爱绿化
萌萌兔医院
沙湖立交绿化
小猴栽树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