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新型的超低功耗正交压控振荡器的研究与设计*

2018-02-28丁建群陈生海吴飞成周文豪

科技与创新 2018年4期
关键词:电感低功耗功耗

丁建群,陈生海,龙 勇,陈 渊,皱 豪,吴飞成,周文豪

(1.怀化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2.武陵山片区生态农业智能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怀化 418000)

1 引言

振荡器是射频收发机中非常重要的模块之一,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收发机的整体性能。目前,业界有好几种产生正交信号的方法,比如RC-CR多相滤波网络法、分频器结构法、正交耦合法等。RC-CR网络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产生正交信号的方式,整个网络仅由电阻电容构成。在整个频率段中,只有一个频率点上产生完全理想的正交信号(幅度相同、相位相差90°)。另外,随着工艺和温度的变化,RC乘积也会发生变化,导致理想正交信号的频率点也发生变化,这为设计者带来很大的麻烦。分频器结构要求输入信号频率很高,因而产生输入信号的电路功耗比较大,而且触发器本身也会消耗大量的功耗。正交耦合法结构可以分为并联耦合正交压控振荡器、串联耦合正交压控振荡器、变压器耦合正交压控振荡器。并联耦合正交压控振荡器需要的MOS管数较多,相位噪声较差;串联耦合压控振荡器需要较高的电源电压,而变压器耦合法由于电感面积大,芯片的成本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由PMOS管构成的全新正交压控振荡器,通过单层MOS管结构降低电源电压,通过衬底耦合技术减少MOS管个数,通过电容反馈技术提高输出摆幅,从而进一步降低相位噪声。本文组织如下:第2部分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第3部分给出仿真结构,最后对本文进行总结。

2 电路设计与分析

图1是本文提出的电路结构,谐振网络由MOS管M1、M2、M3、M4、电容 C1、C2、C3、C4、C5、C6、C7、C8、Cv和电感L5、L6、L7、L8组成。从图中可以看出,本文通过电感L1、L2、L3、L4这4个电感取代传统的尾电流源,减少了电路的层级数,这样可以降低电源电压,同时电感是无源器件,可以减少由尾电流源产生的噪声。由于PMOS管器件的噪声性能比NMOS管要好,本文的MOS管全部由PMOS管构成。此外,相比传统的MOS并联耦合技术,本文将正交信号通过电容C5、C6、C7、C8分别输送到M1、M2、M3、M4衬底端,实现衬底耦合,减少了MOS管个数,从而减小功耗和噪声。为了在低的电源电压下,获得较好相位噪声性能,本文通过电容C1、C2、C3、C4,将4个MOS管源极信号反馈到漏极,通过这种负反馈技术来提高输出信号摆幅。由于相位噪声与信号幅度成反比,高的输出摆幅进一步降低相位噪声。

图1 超低功耗正交压控振荡器电路图

3 仿真结果

本文采用台积电180 nm工艺进行仿真,芯片的核心面积为1.71×0.939 mm2(不包括焊盘)。在0.46 V电源电压下,电路的直流工作电流为1.83 mA,即电路的直流功耗只有0.842 mW。图2是电路的瞬态仿真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输出信号具有较高的输出摆幅。图3是在2.4 GHz工作频率下仿真得出的相位噪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提出的电路的相位噪声为118.6 dBc/Hz@1MHz。

由于相位噪声、功耗、工作频率之间互相影响,在振动器中,有一个综合衡量压控振荡器指标,即优值(FoM,Figure of Merit),其公式为:

式(1)中:foffset为偏移工作频率;f0为工作频率;PDC是压控振荡器的直流功耗,mW。

FOM越高,振荡器的整体性能越好。表1是近几年公开发表的一些文献和本文指标的对比情况,由表1可知,本文提出的功耗最低,低于1 mW,实现了超低功耗的目的。

图2 电路瞬态仿真波形

图3 相位噪声仿真波形

表1 本文与已发表文献的指标对比

4 结束语

采用单层MOS管结构,通过衬底耦合和衬底偏置技术,在低电源电压下,实现了超低功耗和较好的相位噪声性能。

[1]S.-L.Jang,D.A.Tu,C.-W.Chang,et al.A low power push-push differential VCO using current-reuse circuit design.Progress Electromag.Res.C,2012,27(2):85-97.

[2]K.-W.Kim,H.-J.Chang,Y.-M.Kim,et al.A 5.8 GHz lowphase-noise LC-QVCO using splitting switched biasing technique.IEEE Microw.Wireless Compon.Lett.,2010,20(6):337-339.

猜你喜欢

电感低功耗功耗
基于任务映射的暗硅芯片功耗预算方法
具有降压单元的磁集成组合Buck 变换器的研究
差分电感的建模与仿真及其在振荡器电路中的应用
共模电感的建模方法及验证
复合材料结构的低功耗冲击区域监测方法
核芯互联发布高性能ADC模数转换器
揭开GPU功耗的面纱
物联网产业离不开低功耗蓝牙通信技术
浅谈电感和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环保之功,从主板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