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钻井平台技术专利信息分析

2018-02-28许家升徐芹亮

科技与创新 2018年4期
关键词:申请量钻井专利申请

许家升,徐芹亮

(1.中国专利信息中心,北京 100088;2.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山东 烟台 264670)

世界各国日益重视海洋的战略地位,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要求不断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现代化海洋经济。海洋平台是在海上进行采油、观测、导航、施工等活动的重要装备,能够体现一个国家装备制造综合水平。

按照功能不同,海洋平台大致可分为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钻井平台上安装钻探设备,生产平台上设有采油设备及部分油品加工设备[1]。

按照运动方式,可分为固定式、活动式和半固定式,结构形式有管架式、自升式、张力腿式、半潜式等。海洋钻井平台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装备,已经由过去比较单一的固定式、自升式等装备发展到技术先进、控制性好、钻探能力强、适应范围广的钻探船、半潜式平台等勘探开发装备上来[2]。

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工作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1966年建造了第1座固定式钻井平台[2]。近些年,我国在此领域技术迅猛发展。2017年2月,由山东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建造交付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是全世界最大、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可提升30%的作业效率,节省10%的燃料消耗,代表了当今世界海洋钻井平台设计建造的最高水平,将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能力带入世界先进行列[3]。海洋钻探工作受气候、风浪、海底暗流等条件影响,对钻井平台技术要求很高,涉及技术种类繁多,随着技术全球化进程日益推进,对这些技术的专利保护不断予以重视。本文分析了海洋钻井平台技术专利申请的申请趋势、申请人、发明人、申请区域、技术领域以及中国专利申请等情况。

1 全球专利申请分析

1.1 专利申请趋势分析

本文对海洋钻井平台技术专利信息进行了检索、整理和分析,数据截止2017年10月,专利检索及分析使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的“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4],采用关键词和IPC国际专利分类号组合检索方式,共检索到5 731件公开的专利申请。2008年以来全球专利申请趋势分析如图1所示。因发明专利申请一般需要18个月公开,2016—2017年有些发明专利申请尚未公开,检索数据量少于实际申请量,因此这两年的下降趋势可忽略。

图1 全球专利申请趋势

从图1可知,海洋钻井平台技术的专利申请量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全球在此领域的研发水平不断提高,技术创新程度持续增强,而且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重视度也在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技术申请了专利。可以预见,此领域的技术和市场竞争也将愈发激烈。

1.2 主要专利申请人分析

本次检索数据共有申请人2 460位,专利申请量前10位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情况如图2所示。前10位申请人分别为DAEWOO SHIPBUILDING&MARINE(大宇造船海洋株式会社,韩国)、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SAMSUNG HEAVY IND(三星重工株式会社,韩国)、HYUN DAI HEAVY IND CO LTD(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韩国)、ITREC BV(ITREC公司,荷兰)、TECHNIP FRANCE(泰克尼普集团,法国)、SHELL INT RESEARCH(壳牌国际研究公司,荷兰)、CONOCOPHILLIPS CO(康菲石油公司,美国)、CHEVRON RES(雪佛龙研究公司,美国)、EXXON PRODUCTION RESEARCH CO(埃克森生产研究公司,美国),其中,美国申请人3位、韩国申请人3位、荷兰申请人2位、中国申请人1位、法国申请人1位,这10名申请人都是企业。由此分析,在海洋钻井平台领域,企业掌握绝大部分核心技术。韩国的3个申请人占据前4名中的3席,可见韩国在此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居第2位,显示出我国在此领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图2 主要申请人专利申请情况

前10位申请人专利申请的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韩国、中国、美国、荷兰和法国5个国家,这些申请人在5个国家的专利申请数量分别为:韩国364件、美国192件、荷兰113件、中国110件,法国60件。其中,6位申请人的申请都在自己的国家,4位申请人有跨国申请,但是跨国申请量不大。可见,此领域专利申请多局限于本国保护,跨国保护提升空间很大。

1.3 主要发明人分析

本次检索数据共有7 137位发明人,含中国发明人3 082人,占比为43%.可以看出,我国在此领域的科研人数处于世界前列,发明量前10位的发明人如图3所示。

图3 主要发明人情况

对前10位主要发明人的专利申请所在区域进行分析,专利申请主要分布在中国、法国、新加坡、美国和荷兰,同一个发明人可能在不同的国家有专利申请,上述发明人有7位在美国有专利申请,而在中国申请专利的只有李光远一人,发明人对中国的专利布局还未引起足够重视。这些发明人在这5个国家的发明量分别为美国245件、荷兰141件、法国40件、中国28件、新加坡7件,占比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主要发明人区域占比情况

1.4 主要申请区域分析

专利申请量前10位的区域如图5所示,依次为美国1 685件、中国1 135件、韩国421件、法国331件、荷兰272件、挪威217件、英国211件、苏联132件、德国120件、俄罗斯联邦84件。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大部分紧靠海洋,具备发展海洋技术的地理条件。美国申请量居首,说明了海洋钻井平台技术创新集中在美国,中国在此领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专利申请量紧随美国。

对专利申请量前10位国家10年以来的专利申请趋势进行分析,如图6所示。中国和韩国专利申请量保持较好的上升趋势,其他几个国家处于较为平稳的状态。海洋钻井平台技术早期主要被美国、挪威等西方发达国家控制,近年来中国、韩国等国家逐渐崛起,专利申请量也大幅提升。

图5 主要专利申请区域构成

图6 主要区域专利申请趋势

图7 技术领域构成分析

图8 重点技术领域趋势分析

1.5 技术领域分析

对所有IPC领域进行分析,情况如图7所示,其中,B63、E02和E21三类领域申请量分别为2 172件、2 493件和1 999件,E02领域数量最多,占比31.10%,B63占比27.09%,E21占比24.94%,三类领域占比总和高达83.13%.可见,海洋钻井平台技术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这三类领域。

对这三类技术领域十年来专利申请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如图8所示,这三类技术领域10年来的申请量总体上都是处于上升趋势,与专利申请量总体趋势保持一致。

2 中国专利申请分析

2.1 专利类型分析

对本次检索数据进行分析,中国在海洋钻井平台领域的专利申请类型主要包括发明和实用新型2类,此次共检索到中国专利申请1 29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03件,占比46.67%;实用新型专利申请689件,占比53.33%.

2.2 申请年代趋势分析

2008年以来中国专利申请的趋势分析如图9所示,中国专利申请量总体处于快速上升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此领域技术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

2.3 中国专利申请人分析

经统计,检索数据含中国申请人574位,申请量前10位的申请人情况统计如图10所示。从前10位的申请人分析得出,我国海洋钻井平台技术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石油类和船舶类企事业单位,这些申请人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图9 中国专利申请年度趋势分析

图10 中国主要申请人情况分析

2.4 申请机构属性分析

中国专利申请的申请机构主要为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机关团体4类,本次检索到申请机构的申请量为1 082件,占比如图11所示,其中,企业类占比83.46%(903件),大专院校占比10.72%(116件),科研单位占比5.45%(59件),机关团体占比为0.37%(4件)。可见,我国在该领域的专利申请机构主要是企业。

2.5 主要省市申请量分析

中国专利申请各省市申请量前几位的分别为北京195件,江苏113件,山东110件,天津101件,上海89件,大连73件,广东46件,浙江39件,青岛38件,申请量情况如图12所示。这些省市大都是东部沿海省市,说明我国的海洋钻井平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主要集中在沿海省市。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海洋钻井平台技术专利申请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全球技术创新力度不断加大,申请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②申请人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国家,早期主要被美国、挪威等西方发达国家控制和垄断,目前这种局面已经被打破。近些年,中国、韩国等国家逐渐崛起。③专利申请大都局限于本国保护,跨区域申请占比相对较低,具有很大的国际申请提升空间。④海洋钻井平台技术已经向信息化、智能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主要技术集中在B63、E02和E21领域。⑤中国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多,技术创新程度持续提高,申请人主要为企业,申请机构集中在沿海省市。

3.2 建议

3.2.1 注重专利信息分析,掌握核心技术方向

海洋钻井平台技术开发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近些年非常重视海洋强国战略,涌现出大量的创新技术,专利申请量也在大幅提升。传统海上船舶、平台制造商占据了专利申请的领先者位置,中国国内企业仍需努力[5]。企业应注重通过对专利信息的分析,掌握全球技术的发展方向,确定有效的创新目标。

3.2.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做好全球专利布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大,海洋领域的竞争将愈演愈烈,要想在未来海洋贸易战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重视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尤其应加大国际专利申请力度,做好全球专利布局。在研发和建造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国外主要企业的专利发展动态,从技术和法律等角度对专利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一方面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研发策略,另一方面提高自身研制水平,逐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6]。

3.2.3 加大人才培养,做好自身专利体系建设

专利分析为企业的战略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相应的专利指标,企业在进行专利分析时,能不断从专利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竞争情报[7]。专利信息分析、专利布局和运用离不开专利信息人才,企业应做好自身专利体系建设,加强专利信息人才的培养,为技术创新提供专利知识支撑。

图11 中国申请机构属性分析

图12 各省市专利申请量分析

[1]吴小平,李斌.海洋平台及其相关技术介绍[J].船舶设计通讯,2010(z2):65-70.

[2]王定亚,丁莉萍.海洋钻井平台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石油机械,2010,38(4):69-72.

[3]百度百科.蓝鲸 1号[EB/OL].[2017-11-15].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3%9D%E9%B2%B8 1%E5%8F%B7/20428883?fr=aladdin.

[4]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EB/OL].[2017-11-10].http://www.pss-system.gov.cn/sipopublics earch/portal/uiIndex.shtml.

[5]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海洋平台领域是专利申请重地[N].经济日报,2011-10-19(016).

[6]李朝翠,温振宁.海洋平台技术领域专利信息初步分析表明——我国海洋平台专利申请滞后30年[N].中国船舶报,2010-06-18(004).

[7]宋巧枝,方曙.专利信息分析方法在企业战略制定中的应用[J].现代情报,2007(10):193-195.

猜你喜欢

申请量钻井专利申请
从一件无效宣告请求案谈专利申请过程中的几点启示和建议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超5万年
2018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月)
2017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2月)
韩国AI内容专利申请数5年激增10倍
138.2万件,发明专利量质齐升企业占大头
全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8件
2016年英国外观设计申请量增加55%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海上钻井平台
浮式钻井平台将迎来史上最大拆解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