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省理工学院 世界理工科菁英的荟萃之地

2018-02-28

城市地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麻省理工学院卡门钱学森

多年来,麻省理工学院在校训“动脑也动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指导下,逐渐成为全世界极为重要的高科技知识殿堂和研发基地,对推进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麻省理工学院人才辈出,迄今为止,先后有78位诺贝尔奖得主曾这所大学学习或工作过。而当年,“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就在这片校园上攻读航空学,后来成为该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

很多年来,位于美国东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MIT)素有“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的美誉。这所综合性私立大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先后培养出了众多对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因而成为全球高科技和高等研究的先驱性领导大学,以及世界理工科菁英的荟萃之地,被誉为“全美最有声望的学校”。

被称为“战争学府”的高科技知识殿堂

麻省理工学院的创办者是美国自然科学家威廉·巴顿· 罗杰斯。为了响应美国的工业化,为当时高速发展的美国提供人才,他一直希望能创立一所大学,便在1861 年创办了麻省理工学院。不过,在1861-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纷飞的战火严重影响了学院的开办进程,直到1865 年,学院才迎来了第一批学生。随后,学院在自然及工程领域迅速发展,采用了理工大学的模式办学。1916 年,麻省理工学院从波士顿迁往剑桥。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学院已经发展成全世界极为重要的高科技知识殿堂及研发基地。

20 世纪麻省理工学院最主要的成就,就是由杰·弗里斯特领导的旋风工程,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够实时处理资料的“旋风电脑”,并发明了磁芯存储器,为个人电脑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而在20 世纪80 年代,学院大力帮助美国政府研发B-2“幽灵”隐形战略轰炸机,显示出先进的“精确饱和攻击”能力,麻省理工学院也因此获得了“战争学府”之称号。

2006 年,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以病毒建造电池,另外,麻省理工学院还研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有人类感情的机器人Kismet。仅仅是在2007 年这一年,麻省理工学院在研发方面就捷报频传:1月,生物系的一位教授发现了一组最新的核糖核酸纲,这对未来基因的组合有伟大的突破。4 月,电机系的研究团队发明了不用电池就能使用的笔记本电脑,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会轰动市场。5 月,一个太空科学研究团队发现了宇宙中最热的行星(温度高达2040℃)。6 月,麻省理工学院宣布,他们已经运用电磁共振技术,无须使用电线,就能隔空传输电力,让一只60 瓦的灯泡发光——这意味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小家电,在未来可以无线充电,无须再使用电池或充电插座……

2007年的一份报告指出,在对近代科学“革命”的贡献方面,麻省理工学院目前为世界第一,是目前21 世纪培养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大学(过去6 年共有16 位得主)。2009 年10 月23 日,为了配合提升美国经济及应对金融危机的国策——新能源革命,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拿到诺贝尔和平奖后,便亲临麻省理工学院考察并做动员演讲,再次凸显了这所大学在美国及世界上引领新技术浪潮的地位。

学子惊呼“我恨这个该死的地方”

很多年来,麻省理工学院在校训“Mind and Hand”——“动脑也动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指导下不断发展。目前,麻省理工学院虽然名曰“理工”,但实际上成为了一所以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其专业比较齐全,设有文学、农学、历史学、理学、生物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哲学、医学、法学等院系。学院的师生比例为1 :7,这样高的比例在全美的大学也很罕见。由于学生人数不多,教授们就有了足够的精力来关心学生的作业和未来发展。

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们性格外向、开放,思维敏捷、活跃,毕业后成为许多领域的精英。学院育人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独特的教育方法——“最基本的注意点是研究,即独立地去探索新问题”。 例如,有一门课是这样进行的:老师给每个学生一个装满弹簧、电机等多种元件的箱子,课程要求简单明确——让学生们自行设计、装配出一台机器。

左右页图:图书馆不仅拥有新型多媒体系统,同时所藏资料包罗万象,无论是工程、管理,还是建筑设计、人文书籍应有尽有,十分方便学生查阅。

麻省理工学院集中了全世界优秀的学子,正如一位教授说的“再优秀都还不够优秀”。在这里紧张的理工科学习,被称为“高压锅”,新生们在第一学期上的课,教授们都不给A、B、C 等字母表示成绩,只给“通过”或“未通过”,其实这无疑是校方想给学生们缓解压力的方法。在“3S”——study(学习)、sleep(睡觉)、socialactivities(社会活动)中,麻省理工学院的一般学生只能做到两项,如果谁能做到三项,那就是“超人”。学生必须拿满360 个学分、修8 门人文课、通过100 米自由式游泳、写一篇一万字的学士论文,才能顺利毕业。

在繁重的学习中,学生们在“夹缝里求生存”。你会看到有人在跑步机上边跑步边看书,“24 小时房间”有看书、查资料和小憩的人,学生读起书来不管时间,睡起觉来也不管空间。学生入学后,学习的刻苦程度也非常罕见。但即便如此,学生在入学后4 年内的毕业率却是92%(全美排第三名)。在美国东北部漫长的冬天里,在枯燥的校园中,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一些学生情绪低落,对学校也是爱恨交加——“我恨这个该死的地方”,据说这是学生们最常说的一句话。

站在世界尖端的校园精英

2008 年,电影《钢铁侠》上演,其开场5 分钟介绍“钢铁侠”东尼· 史塔克如何在短短3 年内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取得双硕士学位,并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在2013 年《钢铁侠3》电影里,东尼·史塔克说当年因为有麻省理工学院的培养,他才能成为天才军事发明家、亿万富翁、花花公子以及大慈善家。

不过对于更多的中国人来说,还有一些名字如雷贯耳——他们是各行各业中的领军人物,产生过世界性影响:诺姆· 乔姆斯基,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荣誉退休教授,其所著《生成语法》被认为是20 世纪理论语言学研究最伟大的贡献。巴兹· 奥尔德林,继尼尔·阿姆斯特朗第二个踏上月球的人,1962 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太空工程博士学位。科菲· 安南,前联合国秘书长(1997-2006),2001 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1972 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院硕士学位。本雅明· 内塔尼亚胡,以色列总理,1971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学士学位,1973 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院硕士学位……

一百多年来,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上,从来就不乏华人的身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名字:贝聿铭,世界级建筑师,1940 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学士学位。丁肇中,197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曾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正教授。郝慰民,2007 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1983 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硕士学位。张朝阳,搜狐公司创始人,搜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993 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但我们最熟悉的麻省理工学院华人校友,当属钱学森。这位“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奠基人”,在1936 年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空气动力学硕士。

1935 年9 月,钱学森经过日日夜夜的海上颠簸,终于来到了大洋彼岸,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在航空系攻读硕士学位。钱学森选修了6 门课程,他发现,学院的教学方式跟当时中国的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习环境相当宽松,有利于学生发挥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这很适合钱学森的学习特点,他认真听讲,一丝不苟。不久,人们就发现这位个子不高,闪烁着一双乌黑大眼睛的中国学生才华横溢,学业成绩异乎寻常。

左右页图:麻省理工学院名师云集、人才辈出,众多从麻省理工走出的校园精英,都成为了行业里的领军人物,甚至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1936 年,钱学森又从麻省理工学院来到西海岸的加州理工学院,专程拜见世界著名力学大师冯· 卡门,没想到第一次谈话,钱学森就给冯·卡门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冯· 卡门觉得这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一脸认真的神情,对他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回答得十分精确、简明。钱学森的聪慧和敏锐深深打动了冯· 卡门,因此他欣然将其接纳为自己的博士研究生。

1947 年初,麻省理工学院决定破格提升钱学森为正教授,冯· 卡门在推荐信中这样写道:“钱博士在应用数学和数学物理解决气体动力学与结构弹性方面的难题领域,绝对是同辈中的佼佼者……他人格成熟,堪当正教授之责,也是一位组织能力极强的好老师。他对知识和道德的忠诚,使他能全心奉献于科学……”在冯· 卡门的推荐下,钱学森就这样成为当年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正教授。

猜你喜欢

麻省理工学院卡门钱学森
钱学森
钱学森之答
美国MIT现代光学实验教学模式及其启示
麻省理工学院设计团队开发“社交T—shirt”
多元与协商: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评价特征与启示
钱学森的家风
唐朝美女卡门
卡门教会我们的
奶牛卡门的朋友
大学里的冷战: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