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

2018-02-27黄蓉蓉

求知导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兴趣爱好动手能力小学美术

黄蓉蓉

摘 要:当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我国小学在对小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教学时,逐渐提高了对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视,并且在这过程中加强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文章主要对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为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美术课程教学工作的持续推进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美术;动手能力;兴趣爱好

一、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美术课程教学的开展缺乏重视

虽然小学美术课程作为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小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以往我国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期间,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因此相较于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对语文、数学这类课程理论知识成绩的提升往往更加重视,因这类课程成绩能够充分体现学校的教学成果,对学校升学率的提升也有着极大的帮助[1]。因此,由于这一因素的影响,导致学校对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缺乏重视,也并没有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

2.小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教学缺乏兴趣

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学校对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并且在对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教学时,也并没有将足够的精力投入其中。除此之外,部分学生家长也对美术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美术课程对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提升并没有足够的帮助,因此仅仅只是将美术作为学生的一个兴趣爱好,并且还让学生不要将太多的精力放置在兴趣爱好上。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美术课程缺乏兴趣,从而影响了自身美术素养水平的提高。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方式

1.做好教学情境的创设

小学美术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课程的教学时,要想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就需要在教学期间充分调动学生对美术课程知识的兴趣。只有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教学产生了兴趣,才能让小学生积极投入其中,进而对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拥有更多的热情。因此为了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其中,教師可以在教学期间创设与美术课程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当前的思维水平,从而帮助小学生提高动手能力。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童话小屋的创作时,为了让小学生在动手画小屋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想象力,教师可以结合童话这一条件为学生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在教学期间给学生讲述与童话小屋有关的童话故事,并且详细向学生讲述童话性建筑物的片段,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童话小屋,以促进自身动手能力的持续提升。

2.开展手工制作课程

手工制作课程作为美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开展美术课程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做手工,这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同样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为了让小学生对手工课程拥有足够的兴趣,让小学生有动手的热情,大幅度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不仅需要提高对小学生手工制作课程的重视,还要进一步丰富手工制作课程的教学内容[2]。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小学生提升动手能力。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制作自己喜欢的玩具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乐于动手去制作喜欢的玩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脑去思考制作什么样的玩具,进而通过动手实践去实现自己的想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推动美术课程教学的开展,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也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

三、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进行,我国在开展美术教学期间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重视,并且为了避免以往美术教学中相关问题的出现,小学美术教师将各种教学方式运用到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期间,不仅进行了教学情境的创设,同时还开展了手工制作课程,不仅促进了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工作的持续进行,也帮助了小学生动手能力的持续提升,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利利.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

[2]赖宏丽.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知识窗(教师版),2016(7):58.

猜你喜欢

兴趣爱好动手能力小学美术
浅谈高校钢琴教育和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培养
关于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分析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