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8-02-27张国伟

求知导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张国伟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得到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已经离不开学校的教育。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存在教师对学生自主性认知不充分,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文章阐述了对现有问题意识进行培养,以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能力,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特点

1.注重学习的实践性

在课堂上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并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只能起辅导性作用,主要还是让学生自主研究、网上查阅资料,和同学一起讨论。

2.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和体验

学习注重的是过程,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且同学一起探讨、研究,从中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其重点不在于结果,而是在于提出问题时,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的探讨和研究[1]。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现状

1.学生没有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

学生如果没有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也就解决不了问题。在课程上,学生一般都是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没有主动去发现问题,也就解决不了问题。没有积极想法,最终导致学生形成不了问题意识,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没有自己去探讨问题的能力。

2.学生缺少提出问题的勇气

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会注重学生的成绩,成绩对学生来讲至关重要,有很多学生认为教师在上课讲的知识是取得高分的关键。为了提高成绩,就一味跟着教师所讲的思路走,并没有将自己的问题勇于提出,从而缺少提出问题的勇气。另外,很多学生害怕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太简单,而被教师批评或受同学们嘲笑,不敢在课堂上提出问题。

3.学生缺少提出问题的机会

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而学生坐在课桌上认真听教师讲解,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一味讲课,从来不考虑学生的感受,也没有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导致学生不愿意思考问题[2]。另外,教师要保证教学进度顺利完成,就只能进行知识的讲解,为了让每个学生跟上教师的步伐,教师一般极力去完成教学任务,努力地赶教学进度,没有给学生去创造提出问题的环境,导致学生不愿意提出问题。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完善的对策

1.提高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

为了提高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教师就必须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尽量提出问题,不管学生提出的难易程度,都尽可能地回答,同时还要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评价,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2.教会学生提问的技巧

为了更好地教会学生提问的技巧,教师可以教学生怎样从历史的要素去提出问题,因为不管历史怎么发展,都有因果关系。所以提出的问题,要结合历史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提问。另外,学习历史本身就是给当今社会发生的问题提供借鉴意义,所以提出的问题要与当今社会的同类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3.营造提出问题情境

教师上课时可以主要针对历史所讲述的事件进行回顾,营造一个真切的问题环境,这样使学生能够在问题中探索,去引导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因为历史事件不是单一的事件,一个历史课堂由许多的历史事件组成,所以教师要将所有的历史事件进行连接,并加上相关的图片配上文字说明,让学生更容易去理解,通过自己的想法以及历史知识找出自己的疑惑,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

四、结语

初中歷史教学过程中对中学生问题意识进行培养,一方面需要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理解,而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中发挥作用,所以教师必须具备问题意识,再对学生问题进行培养。只有教师具备问题意识,才会针对学生问题意识进行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朱萍.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中旬刊),2015(7):55.

[2]胡文芳.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5):144.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策略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