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018-02-27谢小敏
谢小敏
摘 要: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作为我国义务素质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技能,引导学生掌握大量的英语知识,为学生完成以后更高难度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其自身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也直接决定着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问题;有效策略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英语学习的效果。一是学生很难掌握英语学习的要领,只是采用一些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小学生一旦采用这样的学习方法,时间久了就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排斥的心理,最终英语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情绪懈怠,英语成绩也只会越来越差。二是学生过分注重笔试成绩,忽略了口语交流和提升。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因为对单词比較陌生,为了更好地记忆单词,小学生往往在单词旁边用中文或者拼音代替,这样的学习方法是完全不正确的方式,会导致学生发音不准。
2.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过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评价和技能提升。基于传统观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很难发挥出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教师也仅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在这样缺乏新意的课程学习中,很难自觉地融入英语学习课程中。二是尽管我国新课程改革后强调英语教学可使用辅助教学新工具,实现创新教学,但依然有部分英语教师不愿意使用教学新工具,依然沿袭传统教学模式,不注重英语的创新教学,导致小学英语教学创新性不足[1]。三是缺乏英语课后总结,缺乏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英语课后总结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良好的方式,一旦缺乏英语课后总结,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容很快就会忘记,学生整体学习效果也普遍不高。
二、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1.注重小学生的英语日常表达
小学英语教师应注重小学生的英语日常表达,依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当然,小学英语的教学应先引导学生理解英语掌握英语知识,再在日常生活中引入英语,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课程中让学生联想生活中记忆犹新的场景,然后用学习到的英语词汇复述英语场景,并请其他学生翻译该学生的口语复述场景,最后教师进行综合复述。
2.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共同发现英语的有趣性
导入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说安排“Listen and point”“Flash and say”“ Listen and do”“Look and say”等游戏,教师在引导小学生玩游戏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旧知识的学习,加深了新知识的传授过程。导入游戏的过程是一个创设良好教学环境的过程,这可以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知识,避免小学生产生紧张感,也要从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出发,及时消除小学生的心理恐惧感,鼓励小学生积极提问,构建师生良好的沟通渠道[2]。要想做好学生的兴趣培养,可从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组织游戏活动,如在学习水果的英语时,教师可以在水果卡片上写上相应的英语,从游戏角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理评价,适当鼓励
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全面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提问学生回答问题,一旦学生准确无误地回答了问题,教师就要给予“good、great……”等评价;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勉励,切不可批评学生。当然,教师在运用教学辅助工具时,可以在选项上设置英语音效,邀请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操作,若学生回答完全正确,可用图示和英语音效的方式鼓励学生;若学生选择错误,要以勉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课后学习总结,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技能,以便学生更好地投入英语学习中。
小学英语教学应确立教学任务,运用教学辅助工具实现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学生应严格要求自己,及时和英语教师沟通交流,积极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拓展英语知识,以便学习更多的英语知识。
参考文献:
[1]徐苏燕.小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1):52-57.
[2]陈菊.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18(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