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018-02-27温峰

求知导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现实意义教学现状小学数学

温峰

摘 要: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普遍存在为“考”而教的现象,忽略了为“用”而教的现实意义,造成学生对数学应用能力的轻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感知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现实意义;生活应用

数学教学应时刻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相联系,以便用真实情境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的理解,最终将课堂所学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通常忽略了教学过程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未能很好地将生活中的实例穿插进教学内容中,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所学内容,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数学问题时,也将无法顺利解决。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遭受打击,数学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也无法得到体现。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教师扮演课堂中心角色

在传统教学模式和数学课程难易程度的影响下,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大多数情况下依然采取传统问答模式,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下降,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思维方式未得到充分训练和培养。

2.应试教育的束缚

大多数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普遍采用传统的学习、复习教学模式,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以便学生能够对同一类型的题目形成条件反射,甚至针对某些出现频次较高的考题进行背诵式学习。此方法虽然可以取得短期成效,但是学生并未真正理解知识核心内涵,一切知识均浮于表面。

3.教学方式单一化

教学方式单一化是我国数学教学中始终存在的问题。小升初、中考、高考这样的大型考试,数学均为必考科目,而且所占分值不容小觑。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成绩和升学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最稳妥的方式。此外,来自家长、社会的各方面因素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失去了多样性发展空间。单一的教学方法让原本逻辑性强且十分“接地气”的数学课失去了原本的乐趣和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体状态,甚至令学生产生偏科或厌学情绪。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应积极结合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进行提高,从而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策略

1.故事导入——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兴趣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周围的现象或事物引入新的知识,让学生对数学产生熟悉感,切身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可以利用故事引入——从前,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里面长着一棵百年大树,没有人知道这棵树到底有多高。有一天,两个小和尚来到树下,他们对树的高度争执不休,师傅见他二人争得面红耳赤,便命令其中一人拿来一根2米长的木棍和卷尺,在地上比比划划,不一会儿,师傅告诉他们:“这棵树有25米高。”通过这个小故事,教师可引入比例的知识,此举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新知,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难题。

2.学习新知——使学生明白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重要性

目前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已适当编入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内容,但就目前的教育体系而言,教学课堂依然拘泥于教材,学生依然以书本为主要学习依据,脱离了现实生活,导致学生对数学课缺乏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作业敷衍了事,要想从根本上杜绝此类现象,教师应进行正确引导,认真分析小学生身心特点,将教学内容和生活现象合二为一,重点让学生明白数学的现实意义。

3.巩固知识——与学生一同挖掘现实素材

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在于更好地服务生活,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在“设计包装纸”的实践活动课上,教师可准备若干大小相同的香皂盒,若將它们包在一起该怎样包装?需要多少包装纸?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且设计包装方案,最终展示不同的设计方案,选出最为合理的一种。通过此活动,学生可计算不同包装方法所消耗的包装纸,得出在长方体的长宽高长度最接近时,包装纸用料最少的结论。

参考文献:

[1]王建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运用[J].学周刊,2018(1):128-129.

[2]高振柏.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7).

猜你喜欢

现实意义教学现状小学数学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