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虽尽而意无穷
2018-02-27徐浩
摘 要 有效的结尾能引导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中,能及时地反馈教与学的效果,能让学生尝到掌握知识的愉悦感,还可以通过引导、设置悬念使学生的思维深入展开,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升华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那么怎样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呢?
关键词 结束技能;结尾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9-0236-01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很重视结尾,而一堂好课的结尾并不意味着课堂的结束,完美的教学必须做到善始善终。
一、结束是另一种开始
(一)提纲挈领,凸显重点
教师提纲挈领地将本节课甚至是前几节课内容简要概括,便于学生抓住学习重点。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可以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例如《物种的多样性》构建知识网络:
这样不仅使教学重点进一步突出而且帮助学生对新学知识进行提炼、筛选、简化,有重点地记忆、储存,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识结构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和思维活动。
(二)深化规律,反馈信息
学生在课堂中往往只注重规律的得出,忽略了规律的理解运用例如《熔化与凝固》一节中,根据硫代硫酸钠的熔化过程总结晶体的熔化规律得出: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根据熔化时的时间—温度图像并不难得出该结论,但问0摄氏度的冰与0摄氏度的水哪个保鲜效果好,学生茫然,这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中缺乏对规律的深化。若在晶体熔化规律总结后深入到晶体熔化时所需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那学生就容易明白,虽然冰与水温度相同,但冰在熔化时要继续吸收热量,因此0摄氏度的冰保鲜效果更好,问题便迎刃而解。在课堂结尾精心设计针对新知识的小问题,可有针对的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深化规律。
(三)巧设伏笔,活跃思维
在一节课快结束时,遗留有深度的问题无疑能提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求知欲,为下一节课做铺墊,例如《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一节中已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后进一步探究:(1)改变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几种方法;(2)简要比较几种方法的优缺点。通过此探究能让学生将上课已有的探究结论灵活运用到实际中,更能为下一节《变阻器》做好课前的铺垫,这样滑动变阻器中有效长度就更加容易理解了。
(四)开阔眼界,培养兴趣
新课程要求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知识,还应具备科学技能与方法,培养自身科学素养。因此仅依靠课本内容是远不够的,应鼓励学生拓展视野活化知识、丰富知识,将知识系统化、完整化。学生可依课本中阅读部分拓宽视野,也可通过课外的体验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例如《电生磁》、《电磁铁的应用》都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后利用小组实验仪器进行实验,并拍成视频成为简单的微课,课上进行展示分析。这样的课堂延伸既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计算能力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二、结尾多样化
(一)概括总结式
该结尾形式有利于学生理清课堂中所学的各知识点,将各知识小点形成一定的结构层次利用结构框架图,使课堂内容化繁为简,重点名确。例如讲《科学测量》时,学生进入初中第一次接触到科学物理量长度与体积,因此在课堂小结利用概括总结式结尾法,简明扼要地列出长度的概念、符号、单位换算、测量方法。这样系统框架符合学生的接受理解水平,能将该物理量条理化,更能将该概括方法运用到以后物理量的学习中。《科学测量》第二课时安排了体积内容,便可运用长度测量的总结方法。此方法突出了教学的重点,也利于学生记忆和知识的迁移。起初用这种方法时多为教师的引导,但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归纳能力的提高慢慢可过渡为学生的总结归纳,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二)习题巩固式
课后的练习可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规律。如学习《走进科学实验室》多为教师讲授内容,较枯燥。教师不易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可在课堂小结时设置填空、选择等习题,如限时答题等等,在枯燥的课堂中增添了趣味。在密度公式学习中,学生较难理解。由于数学基础导致学生认为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可设题目帮学生理解:比较一桶水和一滴水的密度大小,由此可发现物质的密度与物质质量和体积无关,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密度公式运用中可设置同类型或稍有变化、有深度的题目让学生自己思考。这样将老师的给予变为自己主动学习。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拓宽解题思路。这样的结尾运用范围较广,可使学生掌握知识,教师也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为准确地把握课程的安排。
总之,一节课的设计是一门科学,每一环节的设计更是一门艺术,科学课堂教学的结尾亦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既要知常,又要晓变,用自己的智慧设计出具有特色富于实效的结尾方式,让课堂展现出课虽尽而意无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向楠.略论课堂设疑的方式与技巧[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5):113-115.
[2]邢介进,王帅.数学课常用结尾形式例谈[J].教学与管理,2011(20):43-44.
作者简介:徐浩(1981-),浙江东阳人,东阳外国语学校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科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