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2018-02-27刘有岚
刘有岚
摘 要文章对如何创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提出几点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9-0174-01
对于什么是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标准因人而异。在我看来,一堂数学课如果能以“出新”为宗旨;以“实在”为准则;以“鲜活”为特点;并将“美育”贯穿其中,以教学相长的效果为目的,实现师生双方的共同发展,这就可以形成一堂高效的数学教学课。
一、“出新”
“出新”是指教师对教学认识的新观念、提出新方法、采用新手段。教师之路是一个不断学习、探索的过程。具体来看:“新观念”、“新思路”、“新手段”是數学教师在新时代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因为时代在发展、在演进,学生的思想、行为、观点在应时而变。
(一)新观念——表现为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先进性
一个教师的观念对整堂数学课的走向至关重要。教师教育观念的先进性是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关键是端正教育教学思想,在继承优秀传统的教育观念基础上,要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建立新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我们要围绕这一基本理念,从根本上改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使数学课堂生机焕然。
(二)新思路——表现为构思新颖,教学思路的高效性
新思路是教师对整堂课的布局新颖、独到且符合学生实际。一样的教材,相同的40分钟,同样的教师和学生,由于教学设计思路不同,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
(三)新手段——表现为现代化手段的有效运用
小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一切有条件和能够创造条件的都应利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新手段”在教学中作用不可忽视。
二、“实在”
“实在”——就是教学中要讲求教学效率,即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的获得。“实在”的首要点就是教学目标的实现,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因为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曾说:“我们把美归结为质朴无华,实实在在,恰到好处”。实实在在是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准则。而这样的课堂,我们不禁深思:课堂气氛虽然热烈,充分的“保护”了学生的心灵,可课的性质却改变了,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时间的浪费让教学内容尤显紧张。
三、“鲜活”
“鲜活”是让数学课堂充满朝气、活力、灵动、生命力。 必须具有“创造性”、“趣味性”等特点。
(一)创造性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入手,将“为什么”植入他们的心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研究科学最宝贵的精神之一,是创造的精神,是独立开辟荒原的精神,科学之所以得有今日,多半是得利于这样的精神,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卓越的科学家往往是另辟蹊径,创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二)趣味性
在课堂教学中,可选用有趣的游戏、生动的故事、巧妙的谜语、神奇的魔术、幽默的笑话等方式融入教学;也可选用一系列有层次能让思维跳跃的数学问题;也可运用教具、学具和电化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多种感官;也可以数学用语拟人话形象直观的呈现知识。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
四、美育
“所谓美学教育,也就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使学生在学习中领略数学的魅力,进行美的创造。”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然而数学的美育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普罗克洛斯曾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之美无处不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操作、探索、观察、总结等活动过程,来揭示数学的神秘面纱,让千姿百态的数学美的形式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审美能力。
数学知识终究要依赖于某种类型的直觉洞察力(希尔伯特(D.Hilbert),当学生融入其中时,数学的美能让他们不约而同。在课堂上,适当地挖掘数学内在的情感因素,从不同的侧面揭示数学美的特征,显现数学的文化意韵,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数学课堂注入“美”的生命力。哪里有数,哪里就藏有美。数学知识比其它知识更清晰地使其结果具有真理性;其实在美育的渗透中,也不应该忽略数学教学中对真和善的追求。
总之,在一堂数学课中,如果没有教师的新观念,就无法创新;没有鲜活的特点就如死水一潭;没有实际的效果就是摆花架子;没有美育的渗透就自然违背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所说“课堂应是放飞师生思想的天堂,教师应用自己思想的火种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我把以上几点作为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参考文献:
[1]崔令霞.发现数学美.理论纵横,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