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高职院校双主体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02-27张玉兰张慧李锐锋薛宏伟张红梅

求知导刊 2018年30期

张玉兰 张慧 李锐锋 薛宏伟 张红梅

摘 要:医学高职院校开展双主体育人,对促进医学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升在校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医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医学高职院校双主体育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双主体育人;医学高职院校;教学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0-10

文章编号:2095-624X(2018)31-0138-0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就国外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现状来说,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美国的“学交替式”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较为科学规范的体制和机制。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不能将其照搬应用到我国的高职教育当中,尚需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进行改革和探索。

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已受到高职教育界的广泛重视。然而我国关于“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的研究仍基本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深入的研究领域。尤其是高职高专医学类专业双主体育人,尚缺少激發医院主动性的平台,研究和实践处于初始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

1.缺少校院双主体育人平台

医学教育虽然具有传统的校企合作优势,但校院合作方式比较单一,大多教学医院主要完成实习教学任务,不承担育人主体责任。

2.人才培养模式理实脱节

现有的高职医药卫生类专业大多采取传统的“2+1”教学模式,学生接触临床晚、时间短,未能做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未能突出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不利于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

3.技术技能培养不够系统和规范

医药卫生类专业理论教学有着较为完整的体系,但技术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多散在各门理论课程中,缺少科学、系统、规范的培养体系,缺乏系统化的资源支撑,且技能培养主要强调操作能力,未能将专业素养教育融入其中。使强调技能培养的教育教学很难落到实处。

4.“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瓶颈

一是医药卫生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首选临床,学校专业课教师数量已严重不足。二是学校专业课教师长期脱离临床,存在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的现象。三是临床兼职教师缺乏主动性和教学基本技能,授课效果不良。

三、解决对策

1.构建“双主体”校院合作长效机制

与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制定管理制度,形成合作体制机制,使学校和医院紧密联合、资源融合、优势互补。

2.“双主体”共建企业(医院)教学基地

学校与医院建立教学基地,建立教学组织机构,建立教研室及教学病区,建立集教学、宿舍、食堂兼具的专业教学楼,医院作为育人主体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教学基地为理论授课与床边带教的有机融合提供条件,为“双主体”育人模式提供基地支撑。

3.“双主体”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校院深度合作、广泛调研,形成产教融合,校院合作“双主体”育人模式。

4.“双主体”构建技能培养内容体系,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以企业的生产实际引领学校教学,学校和医院共同分析岗位工作任务以及所需的职业能力,针对职业岗位需要,对技能课程内容进行系统性梳理和整体构建,形成项目化技能培养内容和资源体系。

5.“双主体”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通过制定有效的师资培养制度,校院互聘互用、人力资源共享。学校聘任医院专家作为兼职专业带头人和兼职教研室主任,并开发师资培训包,进行全程培养和培训,建立兼职教师队伍。选派骨干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参与教学基地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校院深度合作,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高素质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总之,为了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应与医院紧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互利共赢,构建工学结合、校院合作、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求进一步推动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益飞.“双元主体一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以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为例[J].江苏教育,2013(48):32-33.

[2]李忠华.“双主体”模式下校企深度融合的运行及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8):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