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润”永平助力成长
2018-02-27江立省
江立省
山东青岛永平路小学成立于1956年,2001年7月归并于青岛春雨小学,2014年11月恢复为青岛永平路小学。学校秉承“春风化雨,润心无声”的核心理念,不断完善“爱润教育”学校文化体系。“爱润教育”的理解: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教育手段,爱就是助力成长;润,滋润,“润物无声”,意在从心而入。“爱润教育”是将“爱”和尊重的学校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永平人,助力每一个永平人不断成长。
我校连续四年被评为李沧区教学质量奖先进单位,优异的教育质量在区域范围内得到公认。多年来,学校一直聚焦“助力成长”,致力于形成教师成长、学生成长和家长成长的多维成长模式。
一、“爱润”文化,助力教师自主成长
多年来,永平的教学质量在区内居于前位,且相对稳定。究其根源,优质的教师团队是优质教育教学的基石。学校始终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教师队伍的建设,自始至终追寻一种基于教师视角的教师成长文化。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学校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充分尊重教师的真实需求、客观差异和主观意愿,充分激发教师成长的內因,在广泛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4+2”自助式教师成长模式,引领永平教师走在“自主”加“互助”的成长之路上……
“4”即四个教师自主,包括自主规划、自主管理、自主研训、自主评价;“2”即两个团队互助,包括工作室互助和师徒互助。
(一)自主自理助提升
1.自主规划。通过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的制定和每学期的及时评估,明确自己的成长方向与目标。
2.自主管理。学校的常规管理要求,是教师开展日常工作的规范。学校邀请教师一起参与到日常管理中来,教师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熟知了日常工作的评价指标,并在评价过程中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自主地在取长补短中实现悄然成长。
3.自主研究。整合课题研究、国培、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等校本研训内容于一体,以教学研究日为研训载体,每月一个主题,每周两个日子(周二、周三)借助同课异构、一课多轮等多种磨课形式,引领教师们扎根课堂,把脉课堂,改进课堂。在反复磨课的过程中,通过剖析教学实例,反思教学行为,参悟教学思想,提升专业素养。
4.自主评价。评价就是指挥棒,这里强调的是评价的引导功能,若长期进行“唯绩效”评价,必将引导越来越多的教师从为“良心”工作的从容大度,走向为“绩效”工作的斤斤计较。于是,评价走入了“为了评价而评价”的尴尬境地。基于这样的考虑,学校管理团队在进行教师评价时,除了有指向教师外在行为的绩效考核,我们称之为“硬”评价,还有指向内在需求的“软”评价,也就是“自主”评价。
(二)互帮互助促共进
团队共进,搭建自主成长的平台。团队共进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在面上,全力实施学科教师工作室建设;在点上,深入开展“自主拜师”活动。
1.点上的自主拜师活动将团队共进推向深入。自主拜师贵在自主。以往的师徒结对,一般都是由学校大包大揽,为青年教师指定带教老师,忽略了师徒内心的真实感受。解决这一问题的原点就是倾听来自老师内心的声音。把握住这一现实基础,作为管理者的我们适时加以引导,从教师们的自主需求出发,充分尊重他们的主观意愿,顺势而导,为他们搭建正式结拜的平台,可以一师多徒、一徒多师,可以既当师傅又当徒弟,也可以打破级部、学校的界限。
2.面上的工作室建设营造浓郁的团队共进氛围。学校先后成立了各个学科的工作室。尝试从工作室文化建设到工作室运行机制再到工作室日常工作的开展等方面进行实践性研究与探索,从而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促进教师的团队共进。在扎实研训中,课题研究和专家培训是工作室团队成员成长的两条主要渠道。大家每日带着研究的心态走进课堂,反思课堂;带着研究的意识进行每一个教育教学行为,而后剖析、反思,寻求教育教学的更佳路径。
二、“爱润”文化。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成长是我们学校工作的最终落脚点,这是学校之所以存在的终极意义之所在。无论是教师的成长,还是家长的成长,除去自身成长的意义外,最终意义也在孩子们身上。
(一)完善“爱润”课程,助力学生成长
1.丰富多彩课程,助力学生个性成长。学校构建了“润趣、润智、润美、润健”四大类,共32门富有特色的多彩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采用网络选课、双向选择的形式进行分层走班,充分施展教师的一技之长,广聚社会优秀资源,为学生个性成长搭建了更为广阔的成长平台。
其中“传统老游戏”已经初具规模,“短式网球”已见成效,学校的机器人社团更是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大放异彩,在机器人大赛中频频获奖。2016年7月,在山东省中小学电脑机器人竞赛中,我校机器人社团获两个二等奖;10月又参加山东省机器人大赛,获两个一等奖;11月,奔赴上海征战WER世界锦标赛,获得一个特等奖,两个一等奖。
2.践行“德”润童心,助力学生品格成长。
(1)主题队会活动——熏陶自我。主题队会是少先队活动开展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也是对队员进行德育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开创性地开展主题队会活动,可以让学校德育工作更加具体化、多样化,充分体现少先队特有的德育教育功能。
(2)生存教育活动——锤炼自我。学校因势利导,开展形形色色的生存教育。着眼于学生自我发展能力、适应自然能力和融入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教育学生热爱生命,树立科学的生存观,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3.化整为零,内化德育过程于学科教学中。课堂也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之一。在传统学科教学中,重说教轻德教,重知识轻情感,实则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思路决定出路,针对这一弊端,学校多次组织教师认真研读新课程理念,尝试改变教师的执教方式、教学管理模式。倡导教师在注重学生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实现教师由学科之师向育人之师的转变。endprint
(二)锻造“爱润”课堂,助力学生成长
1.关注目标。教研组活动第一课定位重温课标,明确学段目标及学段间联系,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并扎实做好课堂验标。
2.关注习惯。对照期初教学计划中学生培养目标与推进计划,在每节课中落实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期中召开各学科学习习惯培养推进分享会。
3.关注学困生。每节课中随时关注了解学困生的掌握情況,帮助暂困生找到学习的兴趣与成就感。
4.推广延迟评价和“小先生教学”。通过延迟评价,使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积极思考,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提升课堂效率;在“小先生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在生生互动中,树立学习的自信力,增强合作的能力。
三、“爱润”文化。助力家长理性成长
不可否认,学校教育的确解决不了教育的所有问题,也不能奢望靠学校教育去改变家长。但是,提升家长的教育素质,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1.加强学习,专家引路。许多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去研究儿童成长的规律,与孩子的沟通存在大量问题;许多家长有时间,却苦于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方法;有的家长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甚至表现出手足无措;等等。基于这样的现状,学校将发挥专业教育的优势,通过对家长的专业援助,对他们的教育理念施以影响作为助力家长成长的核心工作。
2.深度参与,榜样带动。学校成立了永平家长委员会,设置了校级家委会和班级家委会两级家长职能部门。其中班级家长委员会由各班5名家长组成;结合家长自荐和班主任推荐,我们又从全校的班级家委会中选取了35名家长,组成了校级家委会,委员们的热情之高,能量之大超乎我们的想象。
3.切身体验,同伴互助。“请进来”,充分挖掘利用家长的资源优势。学校在处室紧缺的条件下,为家长设置了专门的家长委员会办公室!我们欢迎家长“走进来”——到学校办公,目的就是想邀请更多的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来。给学校提意见,帮学校出谋划策。如开展“我当一天班主任”活动。每天由一名家长担任本班的班主任,全程深入地参与班级管理:跟班、跟餐、跟课间,跟路队。学校安排原班主任给“新”班主任当顾问,配备副班主任协助新班主任的工作。同时学校也在尝试邀请部分家长参与到学校的课程建设当中来,家长们结合自己的职业特点给孩子上课,让孩子在长见识的同时,学习一些在学校较难接触到的知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