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给予雷贝拉唑与康复新液的效果评析
2018-02-27谷源波
谷源波
摘要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与康复新液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46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四联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和临床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与康复新液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雷贝拉唑;康复新液
在临床上,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当胃黏膜上皮因胃酸侵蚀、物理磨损等因素长期慢性损伤后,胃黏膜下层的固有腺体会因长期蓄积的炎性刺激而发生萎缩,进而诱发本病。此类患者若不及时治疗,胃黏膜上皮细胞可发生不典型增生,进而发生细胞癌变的概率极高。本病在治疗上,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核心治疗原则是遏制胃酸分泌及促进胃黏膜的修复。本院近年来开展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专项研究,为此类患者使用雷贝拉唑及康复新液进行临床干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46例,男81例,女65例;年龄28~65岁,平均(45.6±17.2)岁;病程0.5~6年,平均(3.7±1.2)年。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及细胞学检查确诊,同时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急性胃出血、应激性溃疡、严重感染患者及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对本次研究药品过敏等不宜人组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7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①对照组:给予常规四联疗法进行干预。克拉霉素500mg,2次/d口服;阿莫西林500mg,2次/d口服;复方铝酸铋颗粒1袋(含铝酸铋200mg,2次,d口服;雷贝拉唑10mg,1次/d口服。②研究组:在应用对照组全部方案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口服,每次口服10mL,3次/d。两组均治疗6周。
观察指标: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呕恶、反酸、暖气、腹胀、腹痛等症状大体消失,复查胃镜示胃黏膜炎症基本缓解,腺体萎缩、不典型增生及肠上皮增生等好转≥2个维度;②有效:患者呕恶、反酸、嗳气、腹胀、腹痛等症状大体消失,复查胃镜示胃黏膜炎症有所改善,腺体萎缩、不典型增生及肠上皮增生等好转≥1个维度;③无效:患者慢性胃炎症状无改善,胃镜显示其胃黏膜病理学特征无好转。将显效和有效纳入总有效。病理学特征: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与不典型增生的阳性率。对比两组不良反应。
统计学方法: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疗效对比:研究组总有效率95.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2%(P<0.05),见表1。
两组病理学特征分析:两组治疗前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与不典型增生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阳性率均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下降幅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不良反应: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合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黏膜的病理性刺激非常显著,该菌可使胃黏膜及胃内壁表面组织细胞始终处于慢性炎性刺激状态,进而分泌一系列炎性因子,同时组织细胞结构遭受显著的破坏,诱发胃壁腺体细胞崩解和萎缩,最终诱发胃黏膜及胃壁组织的整体性萎缩。
在治疗上,临床上应用的传统四联疗法已经十分成熟,通过质子泵抑制剂遏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受损胃黏膜及胃壁的化学侵蚀;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联合应用可精准杀灭幽门螺杆菌,迅速遏制幽门螺杆菌感染;复方铝酸铋制剂的应用,一方面其所含的碳酸鎂及碳酸氢钠都是碱性物质,能够迅速中和胃酸,遏制胃酸对胃黏膜及胃壁的侵蚀,另一方面,铝酸铋进人体内后能够迅速在消化道内形成一道屏障性薄膜,使得胃体与胃酸之间产生有效隔离,进一步强化了胃黏膜及胃体的酸性抵抗屏障。然而,上述药物的药理作用路径均是直接对胃酸及幽门螺杆菌发挥药理作用,并没有对受损胃黏膜本身起到直接性的治愈作用。
康复新液是一种生物成分提取剂,该药的药物原料系美洲大蠊,从其干燥的虫体内可以提取有效的药理成分,并经由高端制药工艺制成人体组织修复制剂。该药可内服和外用。外用时可显著促进创口愈合,因而在外科领域具有极为广泛的作用;该药内服,能够发挥显著的消化道黏膜修复作用,极大地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受损胃黏膜及胃壁的愈合,迅速改善胃壁表面情况。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与不典型增生的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无不良反应。说明慢性萎缩性胃炎给予雷贝拉唑与康复新液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胃黏膜,安全性好,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