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重度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放射治疗
2018-02-27夏正超
夏正超
摘要 目的:探讨介入放射治疗胆道重度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方法:收治胆道重度梗阻性黄疸患者100例,在X线电视监视下进行治疗。结果:对所有患者均1次成功将胆管内支架置入胆管内,并发症发生率10.0%。经过治疗,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和置入内支架介入放射治疗胆道重度梗阻性黄疸疗效显著。
关键词 胆道重度梗阻性黄疸;介入放射治疗;肝功能
胆道重度梗阻性黄疸又称阻塞性黄疸,是由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阻塞所致的黄疸。常见的梗阻原因分为良性和恶性病变。良性病变,如良性肿瘤、胆道术后引发的胆道狭窄或胆管炎十二指肠瘢痕性狭窄、胆总管结石等;恶性病变,如十二指肠、淋巴癌压迫胆道、胆囊癌、胆管癌以及其他转移癌等。恶性病变是导致胆道重度梗阻性黄疸的主要原因。外科治疗是临床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介入放射的广泛应用,加之介入放射技术创伤小,不用开刀,故在临床广泛应用。近年来,介入放射治疗胆道重度梗阻性黄疸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4月收治胆道重度梗阻性黄疸患者100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43~79岁,平均(62.3±5.3)岁;胆管癌10例,肝门部肝癌27例,转移性癌29例,胰腺癌34例。
方法:醫生在X线电视监视下,用1mm细针穿刺肝内胆管,在微导丝的引导下将引流管置入十二指肠,将部分胆汁引流到体外,另一部分胆汁则引流至十二指肠。引流1周后,待炎性水肿消退梗阻段狭窄缓解后,在胆道狭窄部位置人记忆合金金属内支架。同时,撤出引流管,封闭穿刺道,恢复胆汁生理性引流通道。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00例重度梗阻性黄疸患者均1次成功将胆管内支架置入胆管内。其中98例患者采取了胆管内、外引流术,2例患者行单纯外引流。并发症情况:发生并发症10例次,并发症发生率10.0%。其中引流管部分移位1例,术后出现感染2例,感染率2.0%,肝功能损害6例,支架置入后发生再狭窄1例。
100例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变化:经过治疗,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蛋白和球蛋白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胆道梗阻可引起胆道内高压、胆道扩张、胆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导致胆红素排泄不畅甚至阻塞,正常的胆红素肝肠循环中断,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并且胆红素大量蓄积于血液,进一步损害神经、心血管及泌尿等系统;胆管扩张引起的肝内胆红素蓄积还会损伤肝细胞功能。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在疾病的早期难以发现,因此,临床诊断的患者大多处于疾病的晚期阶段,机体多个脏器功能已受损,影响患者接受积极的治疗。并且黄疸引起的上述损伤导致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和营养支持降低,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随着医学影像学及介入器材的发展,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和置入内支架已成为恶性梗阻性黄疸常用的介入诊疗技术。但是该项技术常常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胆管或引流管感染、胆道出血、败血症、胆漏、电解质紊乱、动静脉瘘、引流管脱落或闭塞、胆汁性腹膜炎、支架置入不到位、支架未完全扩张、支架脱落和导丝断裂、休克、胆管穿孔、血气胸、胆心综合征、胸腔积液、肝肾功能衰竭、腹腔出血等。分析以上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措施,对提高重度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水平有意义。
本组采用介入放射治疗,结果显示,100例重度梗阻性黄疸患者中,均1次成功将胆管内支架置入于胆管内。其中98例患者采取了胆管内、外引流术,2例患者行单纯外引流。本研究共发生并发症10例,并发症发生率10.0%,其中引流管部分移位1例,术后出现感染2例,感染率2.0%,肝功能损害6例,支架置入后发生再狭窄1例。经过治疗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蛋白和球蛋白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和置入内支架介入放射治疗胆道重度梗阻性黄疸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