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是烤麸意难忘

2018-02-27柴隆

现代家庭·生活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四喜金针家常

柴隆

烤麸之于江浙沪的人家,是一道熟悉的家常“火工菜”。早上起来,盛一碗满满的泡饭,过一碟四喜烤麸下饭,软糯润滑,卤汁又丰厚,加上柔嫩的金针、木耳、香菇,算得上是佐餐极品,真真是乐胃!什么“四喜烤麸”“蜜汁烤麸”“五香烤麸”的,那类似“瘦肉”的美味早已深入人心。

好多北方人不知烤麸为何物,更不用说亲手烹饪了。有一回,我和同事外出就餐,有个东北男孩儿刚来宁波不久,看到菜单上写着的“烤麸”两字,像是迷惑不解,问同伴:“烤麸,啥玩意儿啊?”在座有位女同事调侃道:“就是你们那地儿的红烧冻豆腐!”话语刚落,就逗乐了周围一圈人……

事实上,烤麸不是豆制品,它跟大豆不沾边,与豆制品相去甚远,却时常在豆制品摊头销售。生麸的制作过程是一种转化的艺术,就是将带皮的麦子磨成麦麸面粉,用适量的水调上劲后,在清水中搓揉筛洗,分离出淀粉,留下面筋,发酵蒸熟后,是海绵状植物蛋白制品。据说为南朝梁武帝时期所创,梁武帝信佛茹素,面筋是对他胃口的。

江浙沪一带极少种植小麦,可人们非常爱吃用小麦加工而成的烤麸。在人们的“谢年”请菩萨、做年夜羹饭、祭祖中,都有烤麸的身影。吃烤麸,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呼呼响、富起来”。家家户户年夜饭的餐桌上都有一碗烤麸:花生寓意健康长寿,生麸寓意生生富贵,香菇、木耳寓意吉祥如意,黄花菜取其黄金为贵之意,拥趸者众也。

新鲜的生麸买回来,通常都是用手把烤麸撕碎,却不用刀切,那样烧来才入味。撕好的烤麸置入冷水锅煮沸,以消除生麸中的酸酵味,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再挤干烤麸中的水分。同时可准备好“四喜”:冬笋切片,将香菇、木耳、金针、花生米等泡发,比较仔细的人家还会將每根黄花菜去蒂后打个单结。

锅置于灶头,烧热后加入大量菜籽油,油温升至七成热,投入挤干水分的生麸,转为中火慢慢地炸,炸到烤麸酥脆发硬时,倒出沥油,并用铲子挤压烤麸。锅内留底油,下香菇、金针、笋片等煸炒,然后加大量的花雕,倒入过油的烤麸,添茴香、桂皮等香料翻炒,添水以浸没烤麸为宜,烧开后加酱油、白糖,转小火加盖焖煮30分钟左右,然后用旺火收汁,浇淋麻油即可出锅。

“四喜烤麸”,虽素菜一碗,油水却是足得很。生麸经油炸,浓油赤酱,吸饱了油水汤汁,故而咸淡适中,鲜美爽口,老少皆宜,无论是用来佐酒还是用来下饭都不失为一道好菜。好吃的秘诀在于重油,重酱,重糖。材料虽简单,做起来也方便。这样一道家常小菜,处在家常与待客之间,虽不抢镜,却也不寒酸,招待客人不见外,更不失礼貌,尤其受外地客人的青睐,可谓平淡之中见真情。

生麸,既可红烧,也可糟醉,而“醉麸”也是一种风味独特的佐餐佳品。其制作方法是,将切成小块的生麸,浸泡于上好的黄酒、精盐和花椒中。灰扑扑的醉麸,像一块块小海绵,多少年来一直引领酱菜家族之鲜,清香怡口,咸中带鲜,鲜中藏醉,那种糟香留齿的感觉细细品来让人很难忘记。

豆腐发霉、发酵后能做腐乳,生麸发霉后也可做“霉麸”。“霉麸”比“醉麸”的制作工艺要复杂一些——将蒸好的生麸切成小块儿,铺在竹匾里,覆盖一层箬叶,置于阴凉处,任其发霉,差不多十来天后,加盐、调料、黄酒等封在坛中,随吃随取,用来过白粥,属完美搭配。市面上也有烤麸干出售,老吃客多是不要吃的,嚼起来口感略差。

我还记得考上大学的那年,9月初临近开学的前夜,母亲特意烧了一大锅“四喜烤麸”,装了满满的一大罐,缓缓地对我说:“带去吧,怕你吃不惯食堂大锅菜。”那时,我感到拎在手里的不仅是烤麸,还有母亲那慈爱的叮咛。几年大学生活下来,我不知拎去了多少罐母亲烧的“四喜烤麸”,也捎去了那沉甸甸的、浓得化不开的母爱……endprint

猜你喜欢

四喜金针家常
藏医金针疗法特色探析
四喜福袋
家常回锅肉
我和赵四喜的少女时代
【四喜贺寿】
家常豆腐
人与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