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拥抱残缺之美

2018-02-27张琢琪

新作文·高中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心痛童话世界缺憾

张琢琪

九寨沟美景享誉世界,有“童话世界”之称。2017年盛夏的那场地震给“童话世界”带来的伤痕,通过航拍震前震后的对比图可见一斑:诺日朗瀑布泥土垮塌,涓涓细流变成一股急流。昔日的瀑布雄伟壮阔,如今像是一块晶莹剔透翡翠的火花海下游出现巨大豁口,往日灵动的水从豁口奔涌流失殆尽。有“九寨精华”之誉的五花海,同一水域,震前可以呈现出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斑驳迷离,色彩缤纷。震后的这里,周围多处道路坍塌,水也变得十分浑浊……触目所及,心痛到不能呼吸,难怪《重庆晨报》刊这样一篇文章引起广泛转载:《九寨沟地震后,这些景点永存我们的镜头中》。

我们期待美丽的九寨沟景区能够早日通过灾后重建,再现昔日迷人风采。但我同时认为,应尽量避免过多人工工程嵌入,即使现在人类科技,靠人工是可以恢复的。但九寨沟的自然环境是第四记冰川时代各种复杂的地质运动所雕琢的瑰宝,人工重建的话可能就会失去那份美韵。必须要承认的是,此地区最近的地震观测记录可追溯到1976年的两次7.2级地震,地质运动是她的宿命。大自然的生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我们无须为九寨沟担心,她在未被人类凝视的时候就已经在那里了,她的存在并非因被我们凝视才有意义,就让她好好休息一阵吧!

“我在十五的缺憾中发现了更美,因为是它。”张小娴对于缺憾的欣赏至今让人动容。而坍塌的九寨沟又何尝不是自然造就的另一种美?昔日盛景不存,的确令人叹惋,但倘若因此便企图再建翻版,实是狂言。

花海坍塌,仙境化虚,血泪相合,如今只剩哀吟。有人溺于往日美景,有人痛于残缺仙境,于是便有人呼吁重建九寨沟,以人之蚁力对抗自然法则,岂不可笑可哀?荆岫之玉,必含纡瑕;骊龙之珠,亦有微隙。有人见不得残损,而打着“修复自然”的旗号,只为满足一己审美之欲。将“和谐自然”的信条抛弃,将自然法则忘却,将自然的演化以粗暴的人力雕琢加已颠覆,难道这就是想要的结果?

不,我们眼中的美景,从来都只是天然的造化。即使人工修复可以让九寨沟恢复原本相貌,谁又能够保证在经人为改造后,不会遭致自然更大的反噬?与其重建九寨沟,何不让它略带缺憾而又无与伦比的美成为自然史上独特的印记,让子孙后代可以观摩景仰?

在小农经济漫长的时光中,在道家思想浓厚的岁月里,人与自然的和谐始终是人类思想史王冠上的璀璨明珠。这世界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自有其生灭规律,九寨沟的残缺之美也早就被自然包含。不肆意加以改造,便是对自然之美极致的保护。

肆意改造自然的事件不在少数,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于是便有了长城填筑水泥的荒谬,于是便有了溶洞被开发以致内部坍塌的惨状,于是便有了盘山景区被开发,土表支离破碎的心痛。人终是用自己的双手毁灭了自己所喜爱的事物。

九寨沟的美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维护!我们应“站在高地上”,从自然地理演化入手,不去强求如旧复制,而是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比如,住宿设施在选址、设计、规划等方面,都要考虑地质等因素,尽量做到小巧玲珑、强软结合,做好防震措施,不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才是明智之举。

昔日美景不再,固然可惜,但更应尊重自然规律。唯有怀揣一颗敬畏与赞美的心做“自然的守望者”,才可让美在缺憾背后永存。自然修复当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呼吁大家今后更加保护好九寨沟的生态环境,毕竟现在的九寨沟伤痕累累,更需要大家携手一起保护。

明灯点评

作者的思想首先有哲学之美。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间万物都没有十全十美。春天的植物虽然花枝招展,但是它殘缺于有花无果;夏天的植物虽然枝繁叶茂,但是它残缺于有果无花;秋天的植物虽然果实累累,但是它残缺于绿叶的衬托;冬天的植物虽然无牵无挂,但是它残缺于苍白的裸露。残缺的九寨沟,断臂的维纳斯,都有着某种震人心魄的神秘美感。

作者的观点又符合科学之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于是便有了长城填筑水泥的荒谬,于是便有了溶洞被开发以致内部坍塌的惨状,于是便有了盘山景区被开发,土表支离破碎的心痛。”人类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以自己的审美去改造大自然,却总是遭到无情的嘲讽。那么,就让九寨沟“略带缺憾而又无与伦比的美成为自然史上箴上独特的印记,让子孙后代可以观摩景仰!”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痛童话世界缺憾
缺憾之美
成为新的自己
缺憾之美
鲸吞
美!学校宛如童话世界
心痹、胸痹与心痛浅析
隐藏的童话世界
缺憾也是一种美
最短小说
童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