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义务教育部编历史教材落实立德树人的问题
2018-02-27徐蓝
关键词义务教育,历史部编教材,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23-0003-05
2012年初,《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公布后,教育部正式启动了部编教材的编写工作。这个工作是在21世纪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从国际上来说,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培养成为各国发展的重中之重。从国内来说,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要求出发,历史教材要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融入义务教育历史教材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全体学生的个人成长来说,“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①这些重要背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教材编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教材特别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注重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通过具体、丰富的史实,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及现实意义、感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现。为此,教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了努力。
(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将唯物史观这条红线贯穿教材始终,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历史叙述之中,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从宏观的历史长河来看,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从认识和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来看,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非常重要。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理论包括: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包括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以及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科学揭示了社会结构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阐明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阶级分析的方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等。②
教材对唯物史观教育的落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突出体现在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强调历史学科的时序性和系统性。
为什么要强调历史的时序性和系统性?因为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本质和基本特征,也是唯物史观对历史发展的基本认识。
历史学是记录我们人类自己成长的学问,它所反映的是人类何以经过这样的成长而达到今天的高度。因此,历史学科的基础是时间,正是时间这条线,串起了人类从古至今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也正由于此,当我们在学习、考察、研究某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时,就必须要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时空环境中去作具体地、动态地分析和把握,既要弄清楚已经逝去的历史事实的存在状态,又要展现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对现在及未来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脱离了特定时间,就难以理解任何历史现象,也就难以理解和认识历史对我们今天以及未来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从纵向看,人类历史经历了不同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演进,即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尽管并不是所有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都无一例外地按照这个序列向前发展,而是先后不一、形式各异,但是这个从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的总过程,仍然具有普遍的、规律性的意义。从横向看,人类的历史是从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逐渐发展为全世界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息息相关的整体的过程。在历史的横向发展方面,物质生产的发展仍然是其推动力量。
关于历史的纵向发展,马克思曾经在1859年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写的序言中指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經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胞胎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①
关于历史的横向发展,甚至早于上述关于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于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已经指出,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创造了世界市场,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②
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纵向的重大历史现象会对横向发展形成制约,横向发展也会对纵向发展产生反作用。因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时序性和系统性作为历史学的基本特征,必须反映在教材当中。
第二,教材基于历史学科时序性的基本特征,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该学段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出发,按照时间的顺序,精选最基本的史实,采取编年体的“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在这里,“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而这条基本线索,正反映了唯物史观所阐释的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endprint
这样的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既突出了历史进程的时序性,又凸显了历史发展的主线,使学习内容依据历史的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时序意识和时空概念,帮助学生初步获得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认识;使学生通过对诸多史事的掌握,以及通过这些史事之间的相互关系,潜移默化地理解唯物史观所阐释的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能够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发展的进步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材在各年级内容的编排和选择上,都体现了这一点。
第三,各年级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现唯物史观,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七年级两册教材,是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它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独特文明,以及历代基本特征为核心,注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同时重视中外交流的发展。
八年级两册教材,分别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内容。中国近代史以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独裁统治的救亡图存为主线,兼顾现代化因素;中国现代史突出反映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九年级两册教材,是世界史的内容。世界古代史注重全面反映多元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以及在欧洲、亚洲、非洲之间不断进行的交往。世界近代史注重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诞生和殖民地人民对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反抗,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联系的不断加强。世界现代史注重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新型民族独立国家(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世界日益联系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构成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相互影响的复杂局面。
教材通过这样的编排,以及对历史发展线索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叙述和阐释,能够更加具象地、生动地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与此同时,教材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通过具体、丰富的史事,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及现实意义,感悟、理解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具体体现。
(二)重视革命传统教育,深刻揭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必然性,全面系统诠释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领导作用。
在六册教材中,集中八年级两册系统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完整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到最终战胜日本法西斯历经14年的史实,客观讲述了南京大屠杀这段沉痛历史,特别强调了中国战场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强调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这样的讲述,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了解更加系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有更深刻的感悟。
教材还具体叙述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增加了北京奥运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的重要内容,还会继续增加十九大关于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教材突出历史教育的时代性,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政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纳入教材,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学生对祖国日益强大的自豪感。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形成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三)注重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
第一,注重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这一点,在七年级中国古代史的内容中体现得相当突出。
在这段历史时期,我们既可以看到较为完整的中国古代的王朝更迭和各个朝代的基本特征,看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看到中华优秀文化和独特文明的传承,使学生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国情。与此同时,教材还通过对古代中国生产力的发展而引发的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交往的不断扩大,如通过对“丝绸之路”、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四大发明的应用和外传等内容的描述,使学生能够了解、感悟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第二,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
在六册教材中,主要在七年级的两册集中讲授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内容,涉及中国历史文化名人40多人,科技、文学著作30余部,对传统文化的阐释比较系统全面,所选的人和事也极具代表性。能够使学生了解和感悟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从根本上培养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文素养。
教材更强调民族交融、民族和睦、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如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把“融合”改为“交融”,更符合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依存的历史实际,更突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第三,国家主权意识教育。
在国家主权意识教育方面,教材不仅比较系统地讲述了中国疆域的发展变化及最后的确定,还特别讲述了台湾以及钓鱼岛、南海诸岛等作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渊源,强调了国家主权和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国家统一是祖国强盛的重要保证。
第一,在宏观上,理解历史的縱向发展与横向发展。
教师要学习并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阐述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阐述,从而加深对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是时序性和系统性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能够看到,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无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的内容,教材在排列讲述重要的知识“点”,即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时,都是根据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这两条纵横交错的“线”来安排的。教师要注意到这种编排。具体说来:endprint
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祖国历史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古代的中外交流,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理解和讲述外部世界对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近代中国的民族苦难是国内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和外国列强入侵造成的;认识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道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知道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性;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从而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在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同时看到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不断融入世界、在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同时使学生理解十九大报告中所表明的中国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的重要性。
在世界古代史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树立民族自信心,培养理解、尊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心态。
在世界近代史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清资本主义在欧美日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也要注意资本主义发展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还要注意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被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阶段。
在世界现代史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述资本主义的深刻危机所引发的两次世界大战和美苏对峙的冷战、社会主义制度从理想变为现实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中曲折前进、世界殖民体系瓦解、世界经济在和平的环境和高科技的推动下迅速发展、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以及人类面临的各种严重问题等重要内容,更要有意识地使学生能够了解当代世界已经形成一个息息相关的、多样性的整体,构成了世界各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局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合作与共赢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从而以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同时也使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中国倡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第二,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把史事放到特定的历史时间和空间中讲述。
教师在教学中,要依照历史发展顺序(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让初学历史的学生具体了解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述和学生自己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这些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发生和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启发学生探究这些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理解能力。如果没有明确的历史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只是讲述历史事实,那么,面对这些事实,学生就会感到杂乱无章,沒有头绪,甚至发生历史的错位,无法正确地考察这些史事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无法揭示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第三,贯彻基础性和普及性原则。
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亦是普及性的国民教育。初中历史教师要认真学习并充分领会教材的编写思路和意图,遵循教育规律,克服专业化和成人化倾向,避免追求过全、过深、过细的历史叙述。一些较深的内容,在初中不必过多涉及,避免从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超出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具有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注重对基本事实进行必要的讲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探索,我们就能把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落到实处,真正解决历史教育最终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作者简介】徐蓝,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李婷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