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东西不值钱, 不是现在才有的事

2018-02-27邹金灿

读书文摘 2018年2期
关键词:方城不值钱四库

邹金灿

在商品浪潮里,人们遇到什么事情,似乎都喜欢谈一下产品思维:产品是什么、卖给谁、怎么卖、对标产品如何……他们说,在市场里,就是这么刺刀见红,卖不了好价钱的东西,不会被人留恋。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从常理上说有点不可思议的现象:好东西不值钱,不那么好的东西反而可以大卖——这种现象,是产品售卖者经常拿来提醒人們的。

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各领域的经典著作,在正常状况下不会出现销售火爆的情况,但是关于这些著作的提要文字或声音—— 人们把它称为“产品”—— 往往会在市场上热卖。

这看上去有点荒谬。原著与提要相比起来,毫无疑问是原著更重要一些。提要做得再好,也属于辅助阅读原著的东西。

比如四库提要,这当然是很重要的文献,但它再重要,也难以具备超过原著的价值。

何况,只看提要不看原著,就容易对提要里的错漏照单全收。比如说,无论四库全书如何受人诟病,四库馆臣的学问功底还是很扎实的,即使从最起码的工作态度上说,他们也不敢太过懈怠,毕竟这套书是编给当权者看的。然而我们读余嘉锡先生的 《四库提要辨证》 就能发现,四库馆臣做的提要,有时会错得很离谱。

如果你对古人说,四库全书不如四库提要值钱,那么不会有多少人理你。但在今天,这种情况就不新鲜了。为何会这样呢?

或许是因为,在一些人心中,原著不是产品,提要是产品,人们消化了这些产品之后,会觉得自己没有错过那些经典著作。

你要是说,这不能算真正的读书行为。他们会两手一摊、双肩一耸,大义凛然地告诉你:如果不是那些介绍原著的产品,我可能连原著说过什么内容都没有精力去了解。

这个世界的一个真相是:真正的读书人,不需要倚重那些辅助阅读的东西;那些不读书的人,永远不会去细读经典原著。

有价值的东西不值钱、价值低的东西反而热卖,这个现象用古人的诗句来说,就是“周鼎不酬康瓠价”,这句诗出自黄庭坚的 《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

壮气南山若可排,今为野马与尘埃。

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

周鼎不酬康瓠价,豫章元是栋梁材。

眷然挥涕方城路,冠盖当年向此来。

方城即今天河南省南阳市的方城县。黄庭坚的七叔祖黄注,做过南阳主簿。黄注很有才气与抱负,但一生不得志,郁郁而终。

有一年,黄庭坚来到南阳,到访黄注生前的题字处,写下了这一首诗。

“壮气南山若可排”写黄注生前的豪气纵横。

“今为野马与尘埃”典出 《庄子》:“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此诗开篇说,黄注的豪气如今都化为尘埃了。

“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上句写黄注才华横溢、咳唾成珠。下句典出杜甫诗句“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极写黄注的俊逸不凡。

“周鼎不酬康瓠价,豫章元是栋梁材。”上句典出贾谊的 《吊屈原赋》:“斡弃周鼎兮宝康瓠。”意思是说,周代传国的宝鼎,居然不如那些破瓦壶值钱。豫章即樟木,古人认为是栋梁之材。这两句痛惜黄注的怀才不遇。

“眷然挥涕方城路,冠盖当年向此来。”结句是这样的一个画面:在方城,黄庭坚流泪缅怀黄注这位长辈,依稀想见黄注当年在这里的盛名,当地士人的车驾纷纷向他所在的地方开来……

好的东西不值钱,就跟有才华的人不能实现抱负一样,都属于“周鼎不酬康瓠价”。这种现象在哪个时代都不新鲜,因为人和物一样,都有各自的时与命。

不过无论如何,此事总归是一种遗憾,如果把它视为理所当然,那显然是心理出了毛病。

(选自《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33期)

猜你喜欢

方城不值钱四库
值不值钱
从楚方城到万里长城
《皇帝的四库——乾隆朝晚期的学者和国家》简介
聚力碧水攻坚 护航美丽方城
ROARINGWILD壹方城店
人大专题询问之“方城样本”
四库学研究专辑
面子
中医为什么不值钱?
合刊抄本 共传四库——记张元济与张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