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吃香新人当道 电视剧翻拍潮将至
2018-02-27冯刚
冯刚
近日,陈翔、郭晓婷版《寻秦记》在优酷网热播。自2017年1月《射雕英雄传》翻拍至今,已连续两年,翻拍剧集于开年出现在观众视野。接下来,《半生缘》《泡沫之夏》《流星花园》等一大波翻拍剧正在列队来袭。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示的电视剧立项信息显示,2017年立项的翻拍剧数量超过20部。此次翻拍热潮中,古装题材受到影视制作公司青睐;剧中主要角色多由新出道的年轻演员担纲;相较原作,部分作品的剧集数量明显增加。
古装题材过半
电视剧翻拍热在国内并非首次出现。2000年—2009年,中国内地曾出现武侠剧翻拍热,张纪中、于敏、黄健中等导演都曾执导过此类剧集。不过,上一轮翻拍潮适逢中国电视剧行业“黄金发展期”,《潜伏》《亮剑》《空镜子》《浪漫的事》等红色经典和现实主义原创题材优秀作品都在该阶段集中涌现,因此翻拍剧仅作为多种影视题材“大爆发”中的一部分出现在观众面前。
对于新世纪初期的武侠题材翻拍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认为,“当时播出的多部内地版武侠作品和港台翻拍版相比,家国情怀更为突出。”内地版不是单纯的剧集重现,往往会加入更多导演对作品的理解和二度创作。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立项的22部翻拍剧作中,古装题材13部,其中武侠作品7部,包括《鹿鼎记》《绝代双骄》等金庸、古龙知名武侠小说IP。现代背景作品有《新家有仙妻》《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28岁未成年》《泡沫之夏》《流金岁月》和《流星花园》6部。民国题材3部,分别为《霍元甲》《金粉世家》和《半生缘》。
从题材细分领域来看,参与翻拍的影视制作公司偏重于经典IP的重启,题材类型主要围绕三个热点:武侠经典、神仙剧和当代都市情感。其中武侠题材中,金庸作品仍然是各方主要关注点,其次为古装神话题材,《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宝莲灯》等作品经过多轮改编后,再次涌向荧屏。
正在制作新版《半生缘》的上海懿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王勇表示,作为影视制作公司,在进行翻拍题材选择时,首先会要求故事具有市场基础。“观众对作品内容有一定预期的同时,会希望看到不同于前作的变化。” 这也是经典IP迎来多轮翻拍依然历久弥新的主要原因。
时至今日,中国内地电视剧行业走过了积累期、快速发展期和沉淀期三个阶段,无论是剧集制作还是资本投资,各方都趋于成熟。戴清分析,虽然2017年备案的翻拍剧数量有所增加,但对于影视制作公司而言,这仅是企业整体布局中的一部分。“国内影视公司将一定财力投入翻拍,但他们的拳头产品依然是在提升原创作品。”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大家热衷翻拍是因为风险小,对于大制作来说尤其如此,这与好莱坞超级英雄片畅销不衰异曲同工。
单剧集数量明显增加
通过本轮翻拍作品的立项公示信息不难看出,相较原作,单部作品剧集数量增加已经成为趋势。根据备案公示,本轮翻拍项目中40集以上作品过半,其中不乏翻拍剧集数量超原作一倍的情况。
《宝莲灯》和《鹿鼎记》均为60集,在集数上领跑;《新三侠五义》原作11集,翻拍作品32集;《流星花园》翻拍作品备案集数为48集,台版原作为20集,日版翻拍作品为9集;《金粉世家》则被拆分为《金粉世家之飘》《金粉世家之梦》两部作品进行翻拍,每部均为40集,总集数为原作两倍。采访过程中,有制作公司代表表示,不排除未来根据实际拍摄和剪辑情况,酌情增加剧集数量的可能。
戴清表示,“对剧情内容进行延伸的难度远低于原创作品的制作,因此制作方可以一方面降低成熟编剧的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剧集的方式最大限度发挥IP的商业价值。”而随着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电视剧的投资额度也不断增加,翻拍作品拥有了精细化表达的资金支持。
主创阵容新人当道
翻拍剧向来是造星捷径。高知名度作品引来行业知名主创操刀,顺势“推陈出新”一向是翻拍剧常用选角手法。时年仍是“小鲜肉”“小鲜花”的邓超、黄晓明、刘亦菲等演员都曾在翻拍作品中崭露头角,其中刘亦菲2003年主演《天龙八部》时刚刚16岁。
虽然2017年立项的翻拍作品中,知名导演涉足较少,但年轻演员的参与趋势更为明显。目前已经官宣的11部翻拍剧主演阵容中,90后新人占据主流,仅《白蛇传》中女主角孙骁骁和《寻秦记》男主角陈翔为80一代。此外,以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的《半生缘》由刘嘉玲、蒋欣主演,成为此轮翻拍剧中的特例存在。
王勇表示,目前翻拍剧在创作上有两个方向,一是回归经典,用更好更细腻的内容诠释故事,另一個就是创新。“公司在选角之初确实考虑过起用小鲜肉或年轻演员参与拍摄。但在《半生缘》这部作品中,需要演员对故事背景有着自己的思考,同时呈现出张爱玲原作中的独特气质,最终主创团队为了剧作调性,选择了曾在上海生活多年,契合该剧气质的刘嘉玲担任主演。”
在戴清看来,年轻演员担纲主演,也是影视制作公司为了降低拍摄成本而做出的选择。一方面随着国内影视行业的发展,流量演员和知名演员片酬不断增加,影视公司请不到或者用不起的情况越来越多,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另一方面,起用年轻演员,充分利用原版作品的口碑红利,能够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2017年1月,新版《射雕英雄传》开播后,监制郭靖宇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也想过找还是新人的明星,但是片酬每集要100多万元,吓到我了,所以我必须用新人。也幸好没用大明星,因为需要拍这么久,他们没有那个时间。”
珠玉在前新作难逾越
从制作层面而言,翻拍剧的制作相对简单。拥有经过观众和市场检验的前作为参考,剧集的场景、故事和人物设定在拍摄之初几乎已经完备,主创团队的前期准备工作因而能够顺利推进。但前作的标杆效应也是片方“超越”的难点。
此次统计的翻拍作品中,大都存在豆瓣高评分的前作,1983版《射雕英雄传》拥有最高评分9.1分。事实上,近几年翻拍剧交出的答卷并不尽如人意。2017年以来,3部已播同名翻拍剧中,2017版《射雕英雄传》贡献了豆瓣的最高评分7.9,其余两部分别为2.5和“暂无评分”。
“毁经典”是近年来和翻拍剧同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一方面,观众不愿意看到经典IP“蒙尘”,逐渐被同类题材作品淹没;另一方面,观众希望看到更高质量的翻拍作品,“至少不能低于前作”。
相较大部分原作的拍摄时代,如今的拍摄环境已今非昔比。无论是资金投入、服化道还是特效技术,翻拍作品要超越前作在技术上和硬件上已经不成问题,但如何把握翻拍尺度,在满足观众需求的同时进行创新,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翻拍剧需要深耕的主要课题。
王勇直言,“任何人做翻拍都会担心自己被骂。”因前作粉丝黏合度而选择的翻拍内容,从制作方角度来说只能超越,这也是翻拍剧的门槛所在。
“你需要拥有IP版权,或者说服原著作者,让他相信你能够给他不一样的作品。这是翻拍剧在制作之初就要面临的首要问题。”王勇说,“第二个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整个制作团队和卡司。比如团队邀请某位演员接拍该作品,他自己首先要有超越之前演员的把握,如果没有,他就会有顾虑。导演和主创团队也是如此,拍得好是应该的,拍不好一定会被骂。”
翻拍剧需注重创作内涵
戴清认为,翻拍剧是电视剧行业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翻拍改编应该是个二度创作的过程。
2018年1月,新版《寻秦记》播出,相较2001年古天乐版原作,新版《寻秦记》进行了原创尝试。该剧主创团队拿到版权之初便第一时间与原著作者黄易进行了沟通,他对新版的改编要求是希望能够有所改变和突破。
新版《寻秦记》播出后,观众发现剧中增加了一位原创人物——星云,并以核心女主的形象出现。片方表示,加入该角色的部分原因是为了增加剧集中女性角色的权重,满足当下大众审美。另一方面,《寻秦记》原著出版已经20多年,在当时颇受观众喜爱的部分现代元素已经和当下脱节。为此剧中为90后、00后等年轻观众融合了大量现代元素。
翻拍基于原作的创新理应包含对当前观众审美变化的體察,剧集创作要根据所在年代的市场反馈进行针对性调整。戴清表示,“没有创新理念,没有创新意识,没有注入对原著内涵的全新阐释和理解的翻拍是没有价值的,也很难有超越。”改编本身就是文艺创作形式的一种,它需要寻求艺术、审美上的突破。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融入其中,将社会关注和人文关怀投入翻拍当中,才能为剧集提供新的活力。“海量信息时代的年轻观众是挑剔的,缺乏创新的作品很难征服和吸引现在的观众。”戴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