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年级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018-02-27梅子坚

新课程 2018年8期
关键词:圆锥长方体解决问题

梅子坚

(广东省台山市台城城北小学,广东 台山)

一、创设更加生动活泼的情境

平时,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讲的题目都是在备课教案里面的,或者是教材里面的,老师为了赶时间,赶进度,只能让老师提出的问题尽可能的浅,没等学生深入思考就马上给出答案,学生就没有机会思考和发问,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就更加无从谈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已经条件和未知条件,问题是求什么。使学生有主动提出问题的时间,培养学生问题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的圆柱体体积时,我先给学生讲一个关于“曹冲称象”的故事,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是可以通过转换的思想和方法把问题解决的,然后引导学生把圆柱的体积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长方体来计算,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学生在五年级时已经学过,所以通过转换就能用旧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从学生已经熟悉的故事入手,便于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新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高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解题能力,可以解答日常中出现的解决问题的题目,但面对新的例题时就会有点“怵”。特别是在课堂学习中,如果是单凭学生自己的能力和已有的旧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那么学生就更能铭记于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使学生调动全部的思维,运用自身的本领来学习新知,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当学生能够养成这种学习方法与习惯后会受益终生。

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时,除了教材中展示的让学生找到圆柱与圆锥的关系是等底等高这一条件后,用实验的方法来使学生理解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外,我还让学生每人带一副直角三角尺,把三角尺旋转得到的立体图形就是一个圆锥,而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学生通过这样的操作而理解这些比较难的问题,学生觉得轻松、有趣,印象深刻,同时,培养了学生对解决问题的题目的理解,解题能力也有大的提高。

三、注重学习过程中让数学问题与生活之间的结合

事实上不少高年级的学生在解答解决问题时,往往不能根据题目中所给条件来思考、列式,而是简单地将题目中出现的数字进行拼凑,因此导致错误的发生。

1.运用学生熟悉的素材来进行解决问题的教学

在面对教材的解决问题的难度越来越大的题目时,教师更加要把自己的地位摆正,教师只是教学中的组织者,主体则是学生,我们看到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解答时事实上是存在水平的高低,为此,我们在组织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特别要创设一个与日常生活相近的一个情境,把数学带入课堂中,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思路来思考同一个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在思维、个性等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的“容积和容积单位”时,要求学生每人都找一个容器回到学校,上课时就让学生拿出来,各人说出容积与体积的异同。然后在学到单位时,就要学生把自己手中的容器的标纸上的单位大声读出来,使学生体会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差异。这样就能让学生将这节课里面最难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不觉得陌生,学起来也轻松多了。

2.用课堂上的数学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地去鼓励和引导高年级的学生利用数学去解决实际的问题,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以后自己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用数学的思想来学习和思考,其实高年级教材出现的解决问题也是日常生活中问题的缩影,学生就慢慢地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有“门”了。

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要求学生组织活动,利用预先准备好的尺子,去测量课室前面的长方体柜子的长宽高,再用尺子去测量课室后面的正方体纸箱的棱长,分别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当学生完成这两项任务后,学生回到座位,根据刚才的例子参考,每个小组都要编写两道近似的解决问题的题目再解答出来,这样学生对解决问题的题目也不害怕了。

总之,解决问题是每位高年级学生必须要通过的一道坎,教师只有根据高年级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为起点,从最基础的低年级一步到两步的解决问题出发,让学生对一些最基本的公式、定理、法则灵活地运用到学生解题的第一个步骤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大大提高。

猜你喜欢

圆锥长方体解决问题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拆拼长方体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拆拼长方体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