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学生作文 要重视积累

2018-02-27汤专科

新课程 2018年8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生活

汤专科

(安化县清塘铺镇鱼水学校,湖南 益阳)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关于作文,古代早有“言为心声”“情动而辞发”等说法。教好学生写作,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读写训练相结合。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需要学生投入到生活中去,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丰富自己的情感,以此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这样,写作时才有事可写,有景可描,有感可发,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声有色,亦情亦景。据笔者教学实践,在指导学生作文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走近生活,真情实感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可以说,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即作文的源泉。如果没有生活的积累,没有现实的触发,学生的写作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学生要积累素材,首先要“见”和“思”,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观察。然而,学生生活是单调的,在学校校纪班规约束下,每天读课本、做作业、考试、放学参加特长班培训,孩子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走进生活,拓展生活空间,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发现事物的特征,并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使他们观察、体验奇异的自然景物、温馨的家庭环境、多彩的校园生活,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如:引导学生体会学校生活的精彩,在学习的同时对身边的人和事进行仔细观察思考,如各种人的职业、爱好、性格、对生活的追求,喜怒哀乐的表情。其次,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间,带领学生接近自然,了解更广阔的生活,让学生去发现自然、生活的美,如在家里的花盆种上自己喜爱的植物,仔细观察它的生长变化……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去作调查研究,有条件的还可以同家人一起去远足,参观游览一些名胜古迹等等。如此学生便觉得有事可写,有感可发。

二、拓展阅读,丰富知识

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亲自经历,所以,阅读是获得经验的重要途径。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对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能力、陶冶我们的情操有极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在课内课外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书,读好书,从而见多识广。

首先,阅读能激发学生写作动机,学生会产生一种非写不可的强烈冲动。成都万庆华老师带学生集体创作小说,在写作之前,带着孩子研究相关的书籍,了解作者写作意图,明白写作技巧……这样,孩子们的写作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见,学生有了写作动机,他们就会主动从读中学写,最后也就读得多,写得好了。

其次,阅读可以加强语言积累,建立自己的语言仓库,如果经常翻一翻,偶尔用一用,慢慢地,这些语言材料就成为自己语言系统的组成部分,写作时就会意到笔随。

三、重视周记、勤写日记

心理研究表明:宽松、和谐的气氛,能使学生产生亲和力和积极的情感。周记是学生个体情感的体验和表达,是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有效渠道。此时,学生的写作处于心灵自由的状况,能自由地表达真实的感受,抒发真情实感。这就避免了教师课堂上有意识强迫式的作文训练,更好地让学生打开心灵、敞开心扉。日记也是如此,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抒写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而不受拘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而且长期坚持写日记,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积极评价保持动力

小学生写作文,犹如娃娃学步,对于作文初学者,最需要的是老师真诚的赏识和赞美。所以,在学生习作后,老师做好学生习作的“第一读者”。在第一时间,赞一赞学生习作中的亮点,温柔地指出其中的“美中不足”,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进行修改。批阅时,教师可刻意针对个体水平不同的学生对习作相互点评,当面点评当面交流。这样,使学生在自己今后的习作中尽量避免点评中的问题,既做到了作文的面批,又开发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学生在“互评”中产生兴趣,并有效促进学生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相互转化。

教学实践证明,积累之于写作就如“米之于炊”。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材料,积累佳词美句,积累美诗美文,有了丰厚的积累,经过一定时期的读写训练,就有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生活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