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 明理 立诚 济世
——西安财经学院校训再解读
2018-02-27王克西
王克西
校训是一所学校劝勉和激励其师生员工的训词或要求,并作为全校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校训既体现该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宗旨,也反映着学校的文化精神、文化底蕴、文化特色,还在一定程度表现其教风、学风、校风。几乎可以说,校训代表着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其人文精神和教育理念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为了让全校师生员工更明确地理解、领会西财校训的内涵和精神,我们不揣冒昧,斗胆试对西财校训做如下诠释,偏颇、谬误之处或在所难免,只当抛砖引玉吧。
西财的校训是“博学、明理、立诚、济世”。
“博学”:博学有两个涵义:一是做动词讲的“广博地学习知识”之意,二是做形容词讲的“渊博的学问”或“知识渊博”之意。从校训的词性常规而言,一般多是动宾结构词,故我们校训中的“博学”主要是取前者之意,即希望和要求我们的学生和教职工要“广博地学习知识”。但也不排除后者之意,因为后者才是目的,前者只是手段;拥有“渊博的学问”或“渊博知识”是“广博地学习知识”要达成的目标。无论前后哪种意义,“博学”理念与当前教育界公认的通识教育和通才培养的主流观点都是相当契合的。
“明理”:从字义讲即“明白道理”。从校训常规词性是动宾结构而言,“明”作为动词,指“弄明白”;“理”是名词,指“道理”。广义的“明理”包括明事理、明学理(包括明物理)、明做人的道理等。学生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的过程,无非就是一个明理的过程。学知识是明学理、明物理;参加社会实践、学校活动和接受道德情操、思想品德教育及文化熏陶多是明事理、明做人之理的过程。所以一个“明理”几乎包涵了学生求学的全部内容。狭义的“明理”仅指明事理、明做人之理。狭义的“明理”是社会对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一个公民可以没有文化知识,但不可以不明事理和做人道理。我们常说的某个人蛮不讲理、无理取闹即是说他是失去了公民基本素质的未明理之人。
立诚”:“立”指“建立、树立或确立”;“诚”指“诚实无欺(包括勿自欺)或真实无妄”。除此外,“诚”在中国古代还曾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和道德的范畴。如《中庸》《孟子》《荀子》中的“诚”皆属于道德范畴,亦或作为养心修身的根本原则或被当成是自然运行的规律,也含有本体论和认识论之义。到宋明理学甚至将“诚”作为其核心范畴。张载甚至说:“一乎诚,则尽人道以合天德。”而我们校训中的“诚”只取现代涵义,指诚实、诚信、忠诚。“立诚”当是指真诚待人、诚实处事,言行一致,不妄言、不欺骗、不搞阴谋诡计;忠诚于真理,忠诚于国家和民族。 这其中“诚信”一义当是尤其要强调的,其既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西财特色文化建设之要义。
“济世”:“济”者渡济也,“世”即世俗、社会或世人、普通人。佛教之“济世”指渡济世人到成佛的彼岸;通常的“济世”本意是救助世人或济助社会。后来明清史学家以“经世致用”释之,但“济世”的现代意义演变成“为世人、世界或社会做贡献”。我们校训“济世”当是取现代义,即要求我们学生和教职工要学以致用,以自己所学报效社会和国家。如果说校训前三者是旨在提升师生素质、能力的手段或武装,那么“济世”之训则是功用,是目的。学不致用意义大减,无目的、无应用的学问和素养、智能亦无益于社会。“济世”一训也特别符合我校财经为主的特点,我校学科、专业大都是应用类,培养目标也是应用型创新人才。故校训这最后一训——“济世”大有画龙点睛、圆满结语之妙。
应当说,我们的校训包涵着丰富的信息,反映了我校的培养目标与教育理念,体现了我校的办学精神和文化价值取向以及办学特色。认真学习、理解和领会我校校训,对激励全校师生弘扬传统,提升素质,奋发向上,增强责任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作者系《西安财经学院学报》原副主编,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