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乐府》视角下汉代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影响研究

2018-02-27胡一楠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汉乐府丝绸

胡一楠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19)

一、西汉初的社会状况及禁商法令分析

经秦朝暴政和长期战争以后,西汉初年国民经济十分衰败。丝绸、马匹等都被视为高档消费品,国家明令禁止商人消费:(高帝八年)“令……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縠、絺纻、罽,操兵,乘骑马。”[1]卷1下《高帝纪》48这是汉高祖亲自下的诏令。诏令中所说的“贾人”就是商人。法律禁止商人穿的服装,其中锦绣、绮縠、絺纻、罽均是当时十分高档的缝制服装的材料。锦绣是指彩色丝线绣出的大花纹或花朵的高档丝织品;绮縠是有五彩丝绣的绉纱;絺纻是细葛布;罽是毛织品。当时这些东西是十分高档的服饰用品。限制商人消费:一是因为这些东西均是十分耗费人工,且价值极昂贵的物品。我们可以从当时的另一些记载来说明其昂贵程度。二是法律中的抑商政策。“霍光妻遗淳于衍蒲桃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绫出鉅鹿陈宝光家,宝光妻传其法,霍显召入其弟,使作之。及用一百二十镊,六十日成一匹,匹直万钱。”[2]362说明汉昭帝时大将军霍光的家庭作坊能织出绣有葡萄花纹的锦绣和另一种绣有散花的绫。当时要织出这种带有散花的绫,一匹要织工织六十日才能完成,因而价值高达一万钱,也就是与一斤黄金的价值相等*《汉书·食货志下》:“黄金重一斤,直钱万。”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985页。。当然属于高档消费品,能使用的也就只限于为国事而用。

例如,粤地在秦朝时秦始皇已派武力征服,设立了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并迁徙内地中原老百姓、长途跋涉而来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居。但秦统一时间仅短短十多年,其后因为秦朝暴政,全国各地纷纷起义。南海郡的郡尉赵佗当时独立称王,保证了粤地三郡的政务治理,使得这一国土边疆之地,人口并未因之流失,经济稳定发展,而且赵佗继续利用内地移民的先进中原文化,改变当地原土著居民好武善斗的不良风俗。故而改朝换代之后的新皇帝汉高祖刘邦不仅没有指责或讨伐赵佗这种独立成王的行为,反而在国家已经主要采取秦朝统一后所实行中央集权制的郡县制情况下,将边远一些地方继续交由“王”等独立掌管,只要他们承认隶属于皇帝统治就行。所以“王国”是带有一定的地方自治性质的。汉高祖在自己并不信任异姓诸侯王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边疆安全,竟将赵佗封为王。诏曰:“粤人之俗,好相攻击,前时秦徙中县之民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会天下诛秦,南海尉它居南方治之,甚有文理,中县人以故不耗减,粤人相攻击之俗益止,俱赖其力。今立它为南粤王。使陆贾即授玺綬。它稽首称臣。”[1]卷1 下《高帝纪》53

正因为南粤王功劳大,因此,汉高祖刘邦在封他为王时,又专门给予巨大的赏赐。“尉佗献高祖鲛鱼、荔枝,高祖报以蒲桃锦四匹。”[2]302这些史料记载说明,当赵佗接受汉王朝的封王,向汉皇帝贡献了南粤的特产鲛鱼和荔枝,表示南粤国臣属于西汉帝国,作为帝国保护下的一个封国之后,汉高祖也给臣属邦国回礼,这就是四匹绣有葡桃花纹的锦。可见锦绣在当时的贵重价值了。

另外,汉文帝时,国家实行休养生息的安民国策。为了避免与匈奴矛盾的升级,汉文帝采取了忍让的以财产化干戈的政策。“孝文皇帝前六年(公元前174年),汉遗匈奴书曰:‘汉与匈奴约为兄弟,所以遗匈奴甚厚。倍约离兄弟之亲者,常在匈奴。……单于若称书意,明告诸吏,使无负约,有信,敬于单于书。使者言单于自将伐国有功,甚苦兵事。服绣袷绮衣、绣袷长襦、锦袷袍各一,比余一,黄金饰具带一,黄金胥纰一,绣十匹,锦三十匹,赤绨、缘缯各四十匹,使中大夫意、谒者令肩遗单于。’”[3]卷110《匈奴列传》2897大意说:自从汉朝与匈奴结成兄弟盟约之后,汉朝每次向匈奴赠送的礼物都十分丰厚。凡违背盟约的,都是匈奴方。此次单于又在右贤王背约之后,再次重申愿遵守盟约。希望单于能按书信中所说,明确告诫匈奴方面的官员,让他们都不要违背盟约,要诚实守信。匈奴国来送书信的使者说,单于亲自带兵平息了内部的背约者,是有功劳的。因此汉朝政府决定赠送给匈奴单于一件天子所穿的五彩锦绣的交叉领外刺绣的锦衣,里面是无绣的丝绸里的衣服;再赠送一件交叉领的绣有大花朵的长外衣、刺绣有大花朵的交叉领的袍子、一件发辫上佩戴的黄金比梳、一条装饰有黄金饰品的大腰带、一条镶有黄金挂钩的头带,另外再赠送绣有散花的刺绣丝绸十匹,绣有大朵瑞花的锦三十匹,红色的绨、绿色的缯各四十匹,特派遣汉朝皇帝的代表中大夫名叫意的和谒者令名叫肩的亲自代表汉皇帝去赠送给匈奴单于。

读懂了这封汉文帝致匈奴单于的国书,我们不仅了解了汉朝时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最强的头号大国,如何在当时的国际交往中坚持谦抑的忍让和中庸之道,保证了东方世界的和平与和谐相处。而且也知道了在求得和平的过程中,中国安抚周边来犯的国家的办法,主要是赠送他们大量的丝绸和黄金物品。所以丝绸和黄金成为朝贡贸易的主要赠物。而周边游牧小国则以马匹、骆驼、车驾作为朝贡物。这种朝贡贸易表面上来看,常是不平等的:汉朝付出的多,游牧国进贡的少。即以此次而论,匈奴右贤王先违背了和约,又无法战胜实力强大的汉朝,匈奴单于才送来书信,表示愿维护以前的兄弟盟邦关系的和约。送来的物品不过是一头骆驼、两匹骑马、两驾车和八匹拉车驾的马。当然这是表示送给汉朝皇帝的车驾与马匹。因为皇帝乘的车是要四匹马拉的。然而汉朝回赠的物品,我们上面已清点过,两者的价值是绝对无法可比的。但就是这种不对等的朝贡贸易却能换来两国边界的平安,人们生活的安定,边境正常贸易的发展。所以,读历史如同看当今,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天下双赢观。

正因为大量的丝绸在对外贸易和维持世界和平中的作用,汉初才有了限制商人穿丝绸的法律规定。当然这也反映出汉初丝绸业并不是十分发达。

二、汉代丝绸纺织业的发展及其对当时社会、经济、法律产生的影响

汉代在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将中国自古以来与农耕经济并存的纺织业尤其是丝绸纺织业发展起来。因为自古的中国农耕家庭就是“男耕女织”,而女织的主要内容就是织丝绸。汉朝建都于长安,承接了秦朝政权,而秦汉建都的北方自古已被开发了近千年,形成土地狭小而人口众多的局面,必须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并从事耕作与织作,做到“男耕女织”,才能保证一般农业家庭基本可以解决的衣食问题,社会才能安定。

汉代非常重视农业发展。皇帝每年于开春春耕时带领大臣们亲自下田耕作籍田,做万民表率。汉文帝即位第二年就下诏令:“春正月丁亥,诏曰:‘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1]卷4《文帝纪》85意思是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大业。我们继承中国古代传统制度,设立“籍田制”。也就是说:开春春耕,是举国最重要的大事,由皇帝我亲自率百官耕种,为老百姓做表率。这样发展农业,国家才能收到农业税,供应我们的国运长存。

汉景帝不仅继承了他父亲汉文帝的做法,而且认识到在小农经济的汉代,农业经济就是一种“男耕女织”的社会经济,即男人从事农田劳动,女人在家织丝织麻,才能共同合力保证一个家庭的温饱。他在即位的第二年开春下诏令:“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亡为非者寡矣。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1]卷5《景帝纪》108意思是说:对农业劳动伤害,就会造成老百姓粮食歉收,形成饥民;对妇女的养蚕纺织伤害,就会造成家人无衣可穿。如果饥寒同时到来,而希望社会安定,人民不干偷盗、抢劫、造反等坏事,那是不可能的。因此,皇帝我亲自带头耕作,皇后亲自采桑养蚕纺织,用我们的亲力亲为向祖宗庙宇奉献祭祀先皇的祭饭与祭服。我们带头做天下人的表率,让天下百姓也像我们一样从事男耕女织的劳作。

这样,我们看出中国古人在发展国民经济中首先重视的是农耕经济;而到汉代以后,恢复发展社会经济中,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皇帝不仅亲自带头做示范,并且逐渐明白:不发展农业,人民吃不饱便会造反;同时,不发展家庭纺织业,人民穿不上衣服也会造反。所以,小农经济必须是“男耕女织”同步重视,皇帝、皇后一起带头做表率;百官管理经济时,不仅督促农业劳作,还要看妇女是否认真纺织,保证一家人的温暖。因此,汉代的纺织业较此前有了极大的进步。妇女纺织的丝绸不仅供家内成员的穿衣,更主要的是它成为丝路商品贸易中重要的物品。当时西域各国十分稀罕丝绸。人民向国家缴纳的税品中不仅有粮食,还有帛、丝、缣等。这样,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便发生了很大变化。

为保证家庭纺织业的发展,首先要保证家庭的安定,每个适龄的人都能组成家庭。这样,在汉初恢复经济中,法律首先明确规定女子成年后必须出嫁。因为女子成年后不出嫁待在娘家,人口生育率便无法提高,影响到下一代劳动人口的问题,也影响到家庭存续的问题,还影响到一个农业家庭的男耕女织平衡问题。“(惠帝六年冬):‘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应劭曰:‘……欲人民繁息也。汉律人出一算,算百二十钱,唯贾人与奴婢倍算。今使五算,罪谪之也。’”[1]卷2《惠帝纪》67这条诏令规定女子年龄在15—30岁不出嫁,国家将依法向她征收五倍的个人税。按汉代当时的法律,每个成年人向国家缴纳的人口税是一算,即120钱。国家为了抑制商业和限制家内蓄养奴婢,规定商人和奴婢要缴纳多一倍的人口税,即商人与奴婢每人缴纳240钱。现在规定女子在15—30岁之间不出嫁要缴纳五倍人头税,就是缴纳600钱。这种经济上的处罚是把女子达到婚龄以后、可生育期的不出嫁视为一种犯罪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增加人口的繁殖。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西域及整个世界的丝绸之路经济贸易的商道之后,汉代的经济便较此前的社会有了一个巨大的飞跃发展。这条商道后来被国际学术界称为“丝绸之路”。丝绸是这条商道上当时认为最贵重的商品。因此,丝绸纺织业就成了汉代国家和社会最重要的职业,从事买卖交易的商业也成了推动社会前行的重要动力之一。因此,司马迁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3]卷129《货殖列传》3274这是司马迁目睹了从汉初恢复经济到丝绸之路开辟以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得出的总结。他说:要是因为家庭贫穷,想寻求致富的道路,那么从事农业劳动不如从事手工业劳作来钱快。从事手工业劳作又不如从事商业赚钱快。纺织丝绸及在丝绸上再刺绣虽挣钱比农业快但却远不如开商铺挣钱更多。这些纺织刺绣、开门经商等职业,在法律地位上被称为末等职业,但却是贫穷人家可以求得资金的办法啊!

从司马迁的记载中可知,汉初皇帝以法律禁止商人穿丝绸、骑马。这是因为当时丝绸纺织业还不发达,也未引起民众重视。当丝绸之路开通后,向汉朝政府称属国的西域数十个国家使者们络绎不绝,不断往返,其实是在进行朝贡贸易和私下贸易。汉朝经济在当时世界属于发展最快的,丝绸闪闪发光,引得世界各国的上层贵族都羡慕。所以,官私贸易中丝绸是占据第一等重要地位的,商人们从中国贩回去的丝绸在本国可获利数十倍。因此,虽然路途遥远,道路艰辛,但中国与外国都为丝绸贸易走向世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汉武帝在河西设立四郡,一直将道路修到了最西面的阳关和玉门关。西域诸国与中国通商来往的地方直达今天的里海、黑海,甚至地中海中的大秦帝国(古罗马帝国)也努力争取与中国的通商贸易。这种驼铃声声不绝于耳的长途交易中,最好携带最赚钱的物品就是丝绸。故而丝绸纺织业在丝绸之路开通后有了巨大的发展。

丝绸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内外需求量的大增。从内需方面来说:皇室、官员、贵族、富人等在国民经济发展后,从国际礼仪、生活享受上都提高了要求,对丝绸的需求便大为增加了。

例如,山东在古代战国时属于齐地,因为该地以纺织丝绸、经营渔业和盐业为主,所以形成以注重人的衣着华丽为时尚的风俗。“齐地……乃劝以女工之业,通鱼盐之利,而人物辐辏。……故其俗称侈,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1]卷28下《地理志》1323冰纨,是指色彩鲜洁如冰的素帛。绮绣,是指绣有花朵的细绫。纯丽,就是十分华丽奢靡的衣物。所以山东地区引领当时汉代社会的服装时尚,天下人的衣服鞋子都仰视山东的时尚。

东汉时期随丝路贸易的发展,丝绸纺织业更发达,齐国地区官员穿的官服衣料都是夏日洁白如冰的素白纨,或织成方格形透气的细纱;冬天丝绸衣服里添加丝绵,既轻便又暖和,称为“纶絮”。齐国官员的服装因而称为“三服官”。汉章帝即位的第二年,即建初二年(公元77年),“三月辛丑,诏曰:比年阴阳不调,饥馑屡臻。深惟先帝忧人之本,诏书曰‘不伤财,不害人’……而今贵戚近亲,奢纵无度,嫁娶送终,尤为僭侈。……今自三公,并宜明纠非法……其科条制度所宜施行,在事者备为之禁,先京师而后诸夏。”“夏四月……诏齐相省冰纨、方空縠、吹纶絮。”[4]卷3《章帝纪》93两条诏令说明东汉时丝绸纺织业水平达到更高级的地步,国内皇亲国戚为了追求奢侈,甚至不顾礼制规定,即使不到法定级别,也要私下穿高规格的服装,用高规格的丝绸用品。所以在荒年,皇帝下诏要严明法纪,从最高官员三公一级开始要“明纠非法”严格按“科条制度”实行。从京师开始到地方,均要制止奢侈,但齐地仍很奢靡,所以四月,皇帝又专门给齐地负责政务管理的齐相下令,不许他们夏季穿冰纨官服、冬季穿丝绵衣服。这一法令体现汉代丝绸之路开辟后,丝绸作为身份标志的高级消费品,首先,它的内需在不断加大。

因丝绸之路的开通,来到中国的海外诸国使者,从西域到东海,他们都是力求从朝贡贸易的官方贸易中,得到中国官方的大量财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丝绸了。例如,“时乌孙公主遣女来京师学鼓琴……后公主上书,愿令女比宗室入朝,而龟兹王……愿与公主女俱入朝。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遂来朝贺。……夫人号称公主,赐以车骑旗鼓,歌吹数十人,绮绣、杂缯、琦珍凡数千万。……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归其国……如汉家仪。外国胡人皆曰:‘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其子丞德自谓汉外孙,成、哀帝时往来尤数,汉遇之亦甚亲密。”[1]卷96下《西域传》2885汉代通西域与乌孙王结为婚姻盟国后,乌孙周边的小国十分羡慕。其中一个称为龟兹国的国王(今新疆库车一带)因追求到汉乌孙公主的女儿为妻,便以汉朝对待宗室公主的身份,陪同公主女儿在汉宣帝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随妻子一起入朝,在中国待了一年多,得到汉朝大量丝绸赏赐,价值达数千万。以后,他又多次来汉朝朝拜,不仅喜欢汉朝的服装,并学习汉朝的法制、礼仪、文化、音乐,也将西域的龟兹音乐、舞蹈传入中原。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日本当时还是奴隶制社会,进贡来的是四名男奴隶、六名女奴隶,外加班布二匹二丈。中国还赠的则是交龙锦(绣有相交的龙纹锦)五匹、绉粟罽(由绉纱与毛织品混合织出的毛织物)十张,另外还赠送了句文锦三匹、细班布与毛织成的罽五张、白绢五十匹。其余尚有荷绛(有荷花纹绣的红色织品)五十匹,深青带红色的布五十匹,外加八两黄金、两口好刀、一百枚铜镜、珍珠和铅各五十斤。这种朝贡贸易是怎样的不对等的贸易啊!而中国政府只要求对方国认识到中国是十分善待这些进贡国就行了。在这种恩赐性的朝贡贸易中,中国赐赠的丝绸,正是外国所希求的。所以,丝绸在丝绸之路开辟后其需求也大大地增加了。因此,纺织丝绸成了每个家庭妇女必须从事的最重要的职业。

三、《汉乐府》所反映丝绸之路开通后汉代社会的变化

《汉乐府》是汉武帝设置的音乐机构“乐府”从民间所采集到的汉代民歌。一为配乐谱唱;二为从民歌中了解民情。《汉乐府》中的各地民歌十分真实地记录了这种丝路经济贸易发展后,汉代社会与家庭经济变化及其影响到社会观念。我们以四首《汉乐府》民歌说明情况。

第一首《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容颜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6]卷1

这是东汉时期的民歌。内容是写一位上山采香草的女子遇到了休弃自己的丈夫。她向丈夫打问新娶的妻子与自己相比怎么样,不料丈夫回答新娶的妻子远不如被休弃的妻子。而作为比较的准则是新娶妻子在纺织丝绸为家庭创造财富中远不如前妻。丈夫已说二人在容貌上程度相同,但新妻纺织能力较前妻差多了。“容颜类相似,手爪不相如。”那么,两人在纺织水平上相差多大呢?丈夫说:“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两人纺织的都是丝绸,只不过新人织的是缣,故人织的是素。缣是双丝的细绢[7]1189,素是白色的生绢[7]1222。两者都是丝织物绢,不同的是,织作时缣是双丝的,就意味着其经线与纬线均是双丝,这样织作起来速度就比单丝的素要快;相应地,缣要粗一些,色泽带黄;而素颜色更洁白,织工更精细,费时更长久。因而在市场上的价值是缣贱素贵。但是新人织缣一天只能织一匹,而故人织素却一天能织出五丈余。一匹长四丈。因此,丈夫得出的结论:一是“容颜类相似,手爪不相如。”二是“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我们再以汉代当时的物价计算这两人在织出的成品所创造的货币价值上的差异。《居延汉简甲编》载:“吞远!煫卒夏收□□自言债代胡煫长张赦之买收缣一丈,直钱三百六十。一二□五”[8]91这条简文记录了守边士卒夏收报告他代替他的燧长(小队长)张赦之买了一丈缣,其价值是360钱。那么我们对应上面那首汉乐府诗。由“织缣日一匹”可知,织一匹缣在市场上可卖1440钱。而被休弃的前妻是“织素五丈余”。市场价是缣贱素贵,我们即使将缣与素视同等价,则前妻一日织出的素也要卖到至少1800钱以上。所以那位曾抛弃前妻的丈夫才自己懊恼地说“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这句话出自丈夫之口,反映了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纺织业在汉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急速提高,而从事丝绸纺织的妇女在家庭经济中的作用也日益变大。

又如:“望南煫卒康辅□□十石以买练一匹……”[8]91这条汉简是说一个叫康辅的士卒用十石谷作价买了一匹练。练是丝麻共织的物品,《辞海》解释为“把丝麻或布帛煮得很柔软洁白”[7]1158。在汉代,中国还没有棉花,作为纺织原料的只能是丝或麻,或丝麻混合物,因而,练的价钱必然便宜。我们从这条汉简中可知,一匹练的价钱用粮食来折算等于十石谷价。当时谷价是一石谷五钱。《汉书·食货志》说:“宣帝即位……岁数丰穰,谷至石五钱。”[1]24上《食货志》959十石谷价才五十钱。这条简文也证明了丝织业发展对汉代社会经济的影响。农民种粮谷,这是活命的根本,而且农民向国家缴纳的农业税是实物。除此之外,农民还要向国家缴纳人口税、更赋税(代替服徭役的税),这些人口税、更赋税都是要缴纳钱的。自己家人日用品的花销也是要用钱的。而在折成钱的过程中,丝绸比其他任何农产品创造的价值都要高。

第二首《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四十专城居……”[9]310-312

诗的前一段是讲一个叫秦罗敷的采桑女子。在形容这位女子的着装打扮时,不仅形容了她的发型“头上倭堕髻”,而且说她耳朵上戴的耳环是“明月珠”。这种“明月珠”就是古代罗马帝国(今意大利)所盛产的珍珠。这种装扮说明丝绸贸易使得东西方两大帝国间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开通了商贸关系。否则,这位叫秦罗敷的女子不可能“耳中明月珠”。她的服装则是“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全身都穿着刺绣的丝绸衣服。“绮”是有花纹的丝织品[7]1179,而“缃”是浅黄色[7]1186。这说明由于丝绸纺织业的发达,人们的消费与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位自己亲自从事丝绸纺织的官员妻子,头上梳着汉代流行的倭堕髻发型,耳中佩戴着来自罗马帝国的明月珠,下身穿着浅黄色的有花纹的绸裙,上身穿着紫色有花纹的丝绸短袄,手提上青色丝绳的采桑笼儿,娉娉婷婷走出城区到城外采桑叶。这种着装与打扮,不要说近两千年前的汉代,就是两千年后的今天也是非常时尚的装束,自然成了当时民歌中诵唱的美女。

风影双手合十,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她冲上前来,扳住他的身子,不停地摇晃着,嚷嚷个没完没了,你这个没良心的,怎么就忍心离开我?你好狠的心!原来你的心思一直在那些泥菩萨身上,从来没有想到过我。我们这个茶庄生意总的来说还不错,你也算个小老板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你为什么突然要离开?你走了叫我怎么办?你这个没良心的!你的良心是不是喂了野狼野狗?

诗的最后一段是写当罗敷遇到城中的太守因她美貌而调戏她,问她:“你能坐上我的马车到我的太守府去吗?”罗敷义正辞严地谴责了太守,并告知太守:“我的丈夫也是靠自己的努力和才能身居和你一样高位的高官了。”“四十专城居”就是指自己丈夫四十岁已经成为治理一座城市的长官,类似太守或刺史一级官员。批判了太守的轻浮。

这首诗同样反映了汉代在丝绸之路开辟后,丝绸纺织业的兴盛,连高级的地方官员之妻也亲自从事丝绸纺织。这说明丝绸纺织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在汉代已经形成社会时潮。

第三首是东汉人辛延年模仿乐府民歌所写的《羽林郎》。“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银鞍何煜耀,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旧,贵贱不相逾。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9]330-332

这首诗虽是东汉人所写,却是追述西汉昭帝时的旧事。诗中描写汉昭帝时位居权臣的霍光大将军的家奴冯子都依仗主人权势调戏长安街头开酒肆的西域胡女而被该女子义正辞严斥责的故事。这首诗除了描绘女子不畏强暴的反抗性一面外,它更能反映汉代自丝绸之路开辟以来,社会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其变化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长安成为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外国商人可以列肆做生意。长安城内在汉初时已有东、西两市。随着丝绸之路贸易的兴起,长安城成为中外商人云集之处,城内从原有的东、西两市,扩大为设有九处市区。“市”就是商贾做生意的处所。如:“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立大市。更命咸阳曰长安。”[3]卷22《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1120“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起长安西市”[1]卷2《惠帝纪》67,“《汉书补注》引《汉宫阙疏》曰:长安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黄图云》西市在礼泉坊。”[2]427西汉末年,长安城内形成南北会市,每月初一、十五都固定有会市。“元始四年(公元4年)……又为方市阓门,周环列肆,商贾居之,都商亭在其外。”[10]卷827《市》3688城内又专门修了门称为“阓门”,阓门外可以陈列商铺,商人们可以在商铺内居住。

汉代商业贸易在丝绸之路兴起后有了极大发展,所以《羽林郎》所追述的汉昭帝、宣帝时那位在长安城内开酒肆的西域姑娘斥责冯子都的事实应当是真实的。该诗证明丝绸贸易发达后,连西域地区的外国姑娘都在长安城的商市上可以开设酒店了。

第二,它进一步证明了在西汉时期中国和地中海的古罗马国(即意大利国之前身)可能有直接或至少是间接贸易的产生。因为该诗中描写这位胡姬的着装中有“耳后大秦珠”。“大秦”是汉代人对古罗马国的称谓,又称“犁鞬”[4]《西域传·大秦》1973-1974,再加以汉武帝时因一支罗马帝国的起义军失败后,投降了张骞副使,被从里海边带回汉朝,汉武帝在公元前104年设张掖郡时,将这支被带回的罗马人安置在张掖郡的骊靬县。至今其后裔仍存[11]。即可说明,丝绸之路开通后,罗马帝国盛产的珍珠已可能直接或间接通过丝绸之路的贸易而进入中国了。

第三,它证明了在丝绸之路商道开辟后,中西文化通过商贸活动已在不断自觉或不自觉地交融与相互渗透中。首先,诗中写的这位姑娘是开酒店的,她卖的酒可能有中国自古会酿的“清酒”,即粮食酿成的清澈的酒,也可能会有西域的葡萄酒。而冯子都索要的佳肴却是鱼。汉代时北方并不盛产鱼,中国内地居民也不以鱼为佳肴,是以牛、羊、猪、马等为食材,但这里做出的佳肴却是“金盘脍鲤鱼”。说明这位胡姬很可能就是地中海地区的姑娘,那里盛产的当然是鱼类,而不是陆地上的牛、羊、猪、马等。所以诗中说“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称为“珍肴”是因长安内地不多见,人们也不常吃的稀罕美肴。而在地中海生活的古罗马人自然食物以鱼类为主。而鱼类中可以淡水养活的首先是鲤鱼,那么脍炙鲤鱼便成了这位胡姬酒店的招牌珍肴了。其次,从胡姬的着装看,因汉代丝绸闻名于世才兴起丝绸之路。她的着装是鲜艳的丝绸汉装,“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也就是外面穿有长长的丝织外衣,衣服的大襟上有两条对称的丝带,带子上结成花形结,将外衣结起,称为“连理带”;而衣服的袖子是汉代宽大的袖子,里面穿的短袄却是绣有合欢花的短袄。她的发型却不是汉代倭堕髻,而是高高竖起的两个发鬟,上面佩戴许多装饰的珍珠、海贝类,这些是在内地稀有的物品,所以诗中特别赞美:“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余万。”这首诗通过人物衣着、发型显示其外在美的表现方式却不经意间保留下丝绸之路开通以后,如何因丝绸贸易引起了东西方文化的潜移默化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真实记录。通过细腻的文字记载,它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将当年的丝绸之路在几千年后的今天重现在人们眼前。最后,应当注意卖酒的胡姬对调戏她的冯子都的那段慷慨指责,这立即使人读后感到痛快至极。她说:“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旧,贵贱不相逾。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她首先指责当时的婚姻制度是男尊女卑,因男子有权喜新厌旧,但女子从感情上更专一。她批评汉代社会法律制度上将工、商规定为末业,所以从事工商业工作的自然是地位低下的,做官为宦的自视是高贵等级的。在追求个人家庭幸福上,她热爱她的丈夫,即使她的丈夫与她一起从事商业这等末业,但她并不想逾越地位高攀这位霍家的大管家。她斥责这位自视地位甚高的权臣家奴:“你那点所谓的爱太渺小了吧!”读来多么酣畅淋漓。我们细而一想,这是卖酒的胡姬直接用汉语斥责对方。汉代史书上一再说到“重九译”就是与西域的交流是通过语言翻译的,然而到胡商在汉代长安的大街上开酒店时已不需要翻译了,汉语言这一关卡通过通商贸易早已由商人们自己解决了。这位胡姬能够用流畅的汉语铿锵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痛斥倚仗权势调戏自己的汉政府当权者。试想这样的能力使东西方贸易中最后一道关卡也自动消失了。它不是更真实地向我们显示了当时丝路贸易的盛况么?

第四首《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9]《焦仲卿妻(并序)》318-328

这首长篇爱情悲愤诗描写了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中)庐江府(今安徽境内)一位小吏焦仲卿和他妻子刘兰芝因无婚姻自主权,最后双双自杀的故事。从一开始刘兰芝对丈夫的这段直白言语中,我们了解到丝绸之路开辟后,由于丝绸需求量的飞速增长,每个家庭中纺织丝绸妇女的劳动量是如何在加大的。它成为家庭矛盾爆发的主要导火线。这位女主角受到过汉代家庭对未嫁女的严格培训。为了出嫁,她从13岁到17岁,整整4年接受汉代正规有文化家庭要求女子必备的才能,即能织最好的上等丝绸;能裁衣做服装,供一家人的穿衣;能弹奏很难的弦乐琴,婚后可在丈夫下班后休闲时,与丈夫琴瑟相合;能诵读诗书,掌握文化知识,在生儿育女的初期阶段当好孩子的家庭教师,懂得汉代礼制,能理解从事公职工作的丈夫的心情,对之起贤内助的作用。

当她17岁嫁到一个从事公职工作的丈夫家中时,她理解丈夫公职工作的重要性。虽然夫妻相见的机会很少,她能遵守汉代的礼制,恪守古训每日为家中拼命纺织。因为是原始的手工机织,而她织的又是高档的素,她虽然用尽了全力,“三日断五匹”,然而对于将媳妇视为奴隶般的无偿劳动力的婆婆来说,仍觉得不满意,创造的劳动价值不高,“大人故嫌迟”。我们对比第一首诗《上山采蘼芜》,那位被丈夫休弃的前妻是“织素五丈余”,这是当时手工丝织的高速度、快手。但丈夫仍嫌她织得慢而休弃了她,只有将第二个妻子娶进门,此妻才能“织缣日一匹”。对比后才懊悔地说出:“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那么我们对比同为善织素的织素女工,刘兰芝“三日断五匹”,要比《上山采蘼芜》的那位被休弃的前妻又快了许多,因为那位前妻是一日织五丈余,三日最多能织四匹,而刘兰芝是“三日断五匹”,这速度不仅在于手工技巧的提高,还在于刘兰芝将必要的睡眠时间都搭入了,“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如此勤劳,不仅得不到婆婆的赞赏,反而使利欲熏心的婆婆更不满意,以为在她身上还没压榨出最后的劳动价值。所以,明白了这一点的刘兰芝才向丈夫表示了自己的决心,“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她说:“不是我纺织的速度太慢了,而是你家的媳妇太难当了。我是无法让你家像奴隶般地使唤,白白留在你家也没用了。你现在就可告知婆婆,将我这无用的儿媳休弃了,让我回娘家吧!”

从这一段开场的刘兰芝的自白中我们理解到:由于丝绸之路开辟后,丝绸的需求量大增,作为家庭纺织丝绸主体的年轻的主妇们,常常因为婆婆、丈夫只视金钱为唯一而对主妇们劳动量的不断加码,造成家庭婚姻的瓦解。汉代没有平等的离婚制度,只有不平等的男权社会下丈夫的单方休妻制。《上山采蘼芜》是丈夫休弃了前妻,然而经过再婚与后妻纺织价值的比较,他才后悔地说:“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这个后悔仍然仅是从工人劳动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对比上得出的结论,而对婚姻的真正观念仍未改变。而《孔雀东南飞》的夫妻离异不是丈夫的主动,是掌握家长权的婆婆利欲熏心,迫使夫妻离异。而女方回娘家后,又因为长兄逼迫再嫁,最后造成真正有感情的一对小夫妻双双自杀,才教育了双方家长,求其合葬。诗歌的教育价值更深刻,它涉及人们对婚姻真正观念的深思。所以诗的无名作者最后强调的是:“多谢后世人,戒之慎莫忘!”这是真正启发人们正确按《礼记》的观念去对待婚姻问题。

汉代遵守的礼是西汉戴圣所编纂的《礼记》。其中对婚姻观念的认识,核心思想是安定和睦共处,相扶相帮。“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12]《礼运》1414礼是治理国家的纲纪。国家最重要的是君臣关系,所以用礼来规范君臣关系,明确君是治国的决策人,臣是辅佐君治国的。家庭中父子关系最重要,父子是血亲关系,所以一定要使父子之间笃爱。其次是兄弟关系,兄弟也是血亲关系,所以兄弟一定要和睦相处。家庭的最小单位是夫妻,夫妻一定要恩爱相和。《礼记》是讲汉代人认识到的中国社会的治理原则,所以一个国家先要使君臣关系相处有基本原则,即国君是治国的决策者,但不是独断者。他的决策是听取群臣建议最后决定,所以国家的治理是君为主、臣为辅共同协力配合才可做到最好。再下一级是家,因为国是由许多家集合而成。家庭关系中,它讲到父子、兄弟,最后讲到夫妇。因为夫妻是构成家的最初的因子。而夫妻相处,要达到恩爱相和,家才能稳定。与夫妇关系相联系的才是婆媳等关系。因此,一个基本家庭首先在于夫妻相和。这是礼的基本原则。

像《孔雀东南飞》那样的家庭,不注重夫妻关系,而将婆婆的意志置于最高层,这是错误的。家庭矛盾酿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婆婆并未以真心诚爱维护和睦关系,而是将媳妇视为不花钱的奴隶般役使,只为逐利,让媳妇承担力所不能及的纺织任务。“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这是家庭悲剧酿成的根本原因。所以诗的作者最后告诫后世人“戒之慎莫忘”的是要真正体会礼文化中强调的“和睦”原则。这一原则的破坏在于像刘兰芝婆婆之流在汉代丝绸纺织业极大发展后只追求丝绸纺织所造成的经济价值而抛弃了汉代礼文化的根本原则“和睦”关系所造成的恶果。所以,诗的告诫意义更值得人们思考。

综上所述,本文试图从汉初丝绸纺织业并不够发达,到丝绸之路开通后,由于丝绸贸易的发展,对丝绸纺织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它因此成为汉代社会每个家庭的主要副业,而其创造的经济价值甚至高于农业产生的价值。国家立法保证从事家内纺织业的主力——家庭主妇的不得缺少。最后也因此使从事手工纺织丝绸的妇女地位得到提高,也包括从事商业的妇女的地位在社会上实际发生极大变化。本文以《汉乐府》中四首民歌为实例,证明这种因丝绸经济贸易的发展引起汉代社会中家庭关系的微变化。它也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6]徐陵.玉台新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7]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8]冯卓慧.汉代民事经济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9]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10] 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

[11] 冯卓慧.我国甘肃永昌县发现古罗马人后裔[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4):102-104.

[12] 戴圣.礼记[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79.

猜你喜欢

汉乐府丝绸
参展“丝绸苏州2020”的思考与启示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美育文化熏陶
从音乐民歌看雅俗文化的融合
《长歌行》
海上丝绸路
遥望“丝绸路”
路上丝绸
浅谈李延年对汉乐府机构的贡献
出土文物与汉乐府《秋胡行》古辞考
丝绸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