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祛瘀汤及中医护理治疗慢性支气管的临床观察
2018-02-27赵嘉
赵 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辽宁 沈阳 110001)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本病具有迁延难愈、易反复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多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但实践应用显示常规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有限,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大[1]。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历史悠久,本院应用化痰祛瘀汤配合中医护理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西医诊断标准[2];年龄18~65岁;无严重肝、肾、心脏功能障碍;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过敏、刺激性气体、矽肺、肿瘤、真菌感染、结核感染引起的慢性咳嗽、喘息;伴有严重肝、肾、心脏、肺部、血液系统疾病者;精神病人;哺乳期或妊娠期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37~65岁,平均 (55.2±7.4) 岁,病程4~9年,平均 (6.8±2.3)年;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36~64岁,平均(56.3±6.7) 岁,病程3~10年,平均 (7.1±2.2) 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 治疗护理方法 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疗法与护理。2 g头孢曲松钠溶于150 mL盐水静脉滴注,1次/d;0.5 g氨茶碱溶于500 mL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用药1周。常规护理内容包括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常规饮食运动指导、呼吸道护理、健康宣教等。
观察组应用化痰祛瘀汤配合中医护理。化痰祛瘀汤组方:熟地黄18 g,莱菔子、紫苏子、赤芍、五味子、当归、地龙各12 g,川芎、白芥子、红花、桃仁各8 g。咳吐白痰加法半夏、细辛、陈皮;咳吐黄痰加金银花、黄芩;痰多加苍术、桑白皮;喘息甚者加杏仁、麻黄、防风;夜不能寐加夜交藤、百合;胸闷者加薤白、瓜蒌;水肿加桂枝、葶苈子;便秘者加枳实、大黄。以水煎煮,取300 mL药汁分早晚2次服用,1剂/d,用药1周。中医护理内容:①辨证护理。症状以咳嗽为主者,肺失宣降,护理人员要着重观察患者咳嗽性质、时间,以及咳嗽与体位变化的关系。症状以痰为主者,寒痰阻肺,肾虚血瘀,护理人员要着重观察患者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排痰难易程度,排痰次数的变化,指导患者有效咳痰,及时叩背排痰或给予氧气吸入。②中药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或患者家属正确煎煮中药。要求患者用砂锅煎药,煎药时要先放入药材再加冷水,冷水量要超过药材5 cm,浸泡0.5~1 h后再进行煎煮。每剂药均煎煮2次,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煎煮0.5 h,将2次煎煮所得药汁混合,于饭后0.5 h温服。③饮食护理。用药期间,嘱患者忌食肥甘厚味、生冷及辛辣刺激之品,饮食要清淡。辨证采取中药食疗法:湿痰犯肺型可用枇杷叶生姜薏米粥、柚子肉炖鸡;外寒内饮型可用柠檬叶猪肺汤、姜汁北杏猪肺汤;外寒内热型可用姜葱萝卜煲豆腐、生姜鸡胆饮;脾肺气虚型可用党参北杏煲猪肺、姜汁牛肺糯米饭等。④情志护理。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所以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七情内伤可致肺气耗损,从而加重病情。护理人员应多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患者倾诉心中所想,耐心地解答患者疑虑,及时地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评估临床疗效[3]: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为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体温<37.5℃为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体温在37.6~38.4℃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改善甚至有加重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软件,计数资料(%)比较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 (x±s)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功能指标 2组治疗前肺功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并且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
表1 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
组别 例数观察组 43 63.72±12.37 84.63±15.27 61.87±11.85 75.54±12.78 FEV1治疗前 治疗后FEV1/FVC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3 64.08±13.58 77.24±14.63 62.10±12.63 67.33±12.35 t值 0.129 2.292 1.049 3.029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81.40% (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在中医学中属气喘、痰饮、咳嗽范畴,其病位在肺,多有肺气不和、肺失宣降而致内生痰湿、咳嗽咳痰,本病为标实本虚之证,标实为痰饮壅盛,本虚为脾肺肾虚,故临床治疗应以化痰、祛瘀、除湿为主[4]。
化痰祛瘀汤方中的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分别主食、痰、气,具有开痞降气、定喘止咳、下气宽中之功效。五味子可强心平喘、敛肺固肾、宣肺化痰;芍药、熟地黄可敛阴益血、滋肝养肾;川芎、当归可活血化瘀、行气开郁;地龙可散瘀消肿、清热化痰;红花可通经止痛、活血祛瘀。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滋阴化痰之功效。配合中医情志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其负性情绪,消除七情内伤,从而避免肺气损伤,以利于病情康复。药食同源,配合中医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行中药食疗,同时辨证施护,能够进一步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EV1/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5]结果相符,说明化痰祛瘀汤配合中医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化痰祛瘀汤并配合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1]汪玉枝.中医护理慢性肾炎患者65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7,32(13):1973-1974.
[2]桂萍,樊恭春.化痰祛瘀开窍汤加减治疗脾虚湿困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8):2017-2019.
[3]白惠芙.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5):881-883.
[4]陆正娟.中医“治未病”思想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4):3092-3094.
[5]鹿晓君,张怡,刘莉.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咳嗽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5,33(4):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