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深水区
2018-02-26李东伟朱安兰
李东伟 朱安兰
一、小组合作中长效机制的建立、运作与维护
1.建立。四人一小组,有同质和异质两种类型;两人一小组则按照异质方式构建;三种类型并存于同一个班级;把三种类型按照相应的类型给组员按照1到4的方式进行编号,形成分层对待。
2.运作。通过小组内分工,讓不同的编号承担不同的管理任务,他们之间及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通过使用记分册,每两周按比例评选一次最佳个人及最佳小组,且只在同号内部评比的方式,分成考评。
3.维护。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励机制必不可少。在荣誉激励和实物激励方面,实物激励更利于他们的直观心理体验与目的的达成。
二、小组合作中个体与整体之间关系融合之策略
1.平衡小组内部各成员的话语权。
(1)树立小组长的权威。小组长权威的体现形式主要集中在如下两方面:组织管理和学业示范引领。
组织管理方面。对能按要求完成各类检查和评比的学生,实行加分策略,不能完成者实行扣分策略;在优秀小组评选获奖后,小组长有权将获得的丰富奖品转赠给组内成员。
(2)释放组员的反馈权。为避免小组长权利过大,造成对组员的压迫性行为,就需要释放组员对组长的互评环节,使双方都处在主动位置,都有各自的话语权,这样就可以使整个评价过程的结果做到最大化的公平与客观,既利于组长的能力提升,又利于调动组员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彼此的牵制作用。
(3)突出组员的舆论权。对经常在学习方面出现问题的组员,让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决定其去留,然后,将此类无小组归属的学生推到班级层面上,再让其它小组进行一次公开挑选;最后对于无任何小组愿意接收的学生,教师再策略性的分配到其它小组。
2.平衡班级内部管理者话语权。
(1)树立课代表和晨读领读员的权威。在小组合作基础上完善班级的大组建设。这个大组建设主要就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个是对课前预习起到调控作用,一个是课后的复习,主要由课代表加以落实,负责每天家庭作业的收发与反馈。很明显,这两位大组长的任务是最重的,如果不将他们的权威树立起来的话,那么这两个环节的活动就是空头支票。
(2)释放所有学生的舆论权。 当然,除去两位大组长可以获得认可其他同学的权利之外,他本人是否在班级管理层面上能获得额外的奖励,主动权不在教师,而在全体同学。教师将会让全体同学对他们一个阶段的管理工作进行公开投票并发表意见,只要支持者过半,就可以获得除去小组长之外的第二份奖励。
三、小组合作中活动开展的方法创新
1.组内分层设计任务,分层达标。因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的差异性,面对相同的学习材料和学习任务,在相同的时间内达成的学习效果一定会有差别。这一差别若任由其长期自然存在而不加以有效引导的话,就会出现:一方面是优等生资源的浪费和可能发生的骄慢情绪,一方面则是学困生吃力的追逐和日渐丧失信心的颓废情绪。针对这种客观现状,本案对每项的活动都会采用分层设计分层达标的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
2.组际分层对抗,促进即时学习。本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开发了组际分层对抗的活动方式,有效促进了各小组的即时学习效果。如:争锋相对。任意两组同一编号的学生进行现场PK,指名其他一位学生做考官,然后出题,采用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的方式,率先抢答成功者为获胜。获胜者和考官均加分。
真情1+1。任意两组的四号开展和“针锋相对”一样的PK,不同的是本组的其他的成员可以通过打电话的方式暗中给予提醒。
盘问1V1。任意两组同一编号的学生进行现场PK,一方出题,另一方独立作答,进行相互盘问,直到有一方被盘问答不上来为止,对方获胜,然后加分。
3.高频复式对抗,扩大小组参与。复式对抗赛的操作过程。先给出一个比赛项目及评分标准,然后选出三到四个小组,同步再选出三到四个1号或2号作为监督员去监管这些参与比赛的小组是否按照评分标准开展对抗,其他小组则继续在1号或2号的带领下做好下一轮的参赛准备工作。第一轮次的几个小组PK结束后,立刻开展第二轮的组际小组对抗赛。如此反复推进,基本上一堂课下来,班内的所有小组都能轮到一遍,如果班额较小的话,小组参与的频率会更高。
4.分割任务准备,拼接促成互学。一般来讲,对于小篇幅的学习材料基本上小组内就可以消化掉,但是对于大篇幅的学习材料,如果让所有的小组都全部准备,很显然会出现难度很大的状况,这样也会影响到教师既定的课时进度。这个时候,本案往往会将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然后再将这几个部分依次布置给不同的组群分散预习准备,然后于下一堂课时,将这些组群重新组合成一个完成的材料板块,由他们借助“information gap”完成组际之间的信息交换。
5.放权组长指导,突破时空限制。很多的时候,我们的合作学习发生的时间与空间仅限于课堂与学校,但对于放学后的那段时空,小组合作的作用就容易陷入真空的状态。为了尽量填补这个时段的缺失,本案则通过主动放权给组长的方式,来渗透小组合作的影响力。比如:组长自行设计作业。只要老师没有布置作业,组长就可以给组员自行设计作业。
组长实现作业检查。通过微信等聊天工具,组长群内喊话组员、检查组员所上传的:纸面作业拍照、音频作业、纳米盒录音等,并和家长及时互动,反馈组员情况。
【作者简介】李东伟,朱安兰,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