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深化改革 践行国家战略 顺应市场需求
2018-02-26张永军
张永军
摘 要:纵观内蒙古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和成就,离不开率先深化改革、稳步践行国家战略、顺应市场需求三条宝贵经验。展望未来,仍需要我们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切实抓好思维变革、突出抓好主要矛盾、集中抓好改革开放三个方面,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思维变革 率先 战略
改革开放40年是内蒙古实现经济社会跨跃发展的40年,也是不断深化思维变革的40年,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才能更好地推动内蒙古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经验
(一)坚持率先改革是落后地区实现跨跃发展的重要前提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解决人们的“衣、食”需求成为主要矛盾和问题。1978年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口居多,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达到78.2%;农牧业比重偏高,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1.1%;农牧民收入水平低,人均收入仅303元。由此考虑,充分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成为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自治区先行先试,拉开了农村牧区改革的大幕。1978年,达拉特旗耳字壕人民公社康家湾生产大队赵丑女与生产队签订了全国第一份农民个人承包集体土地协议。这份协议的签订,焕发了农牧民全身投入农牧业生产的活力,主要表现在:充分调动农牧民积极性,是一场调动大多数人主动性和能动性的改革;充分抓住农村牧区主战场,实现农村牧区改革率先突破;真正抓住了改革的重点领域,是一场提高农牧民收入的改革。深入剖析原因发现,内蒙古能够实现跨越发展既是敢于解放思想的结果,也是抢抓历史机遇的结果。正是由于敢于思想解放,才能冲破 “两个凡是”框框,冲破 “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迅速完成历史性伟大转折,在全国改革较早地实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创造草畜双承包牧业生产责任制,在农村牧区改革中走在全国前沿。
(二)稳步践行国家战略是落后地区实现跨跃发展的重要基础
内蒙古的发展始终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本世纪初,包括内蒙古在内的西部地区发展与东部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如何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内蒙古抢抓政策机遇,积极有序地推进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积极参与“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实现了全方位的变革,2017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1万亿元,是2000年的近11倍。三次产业结构由22.8: 37.9:39.3调整为10.2:39.8:50。城镇和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670元和12584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了近6倍和5倍。
(三)顺应市场需求是落后地区实现跨跃发展的重要条件
市场始终是产业发展的客观基础。总体上看,改革开放40年我国基本处于重化工业阶段,国民经济“重型化”趋势比较显著,主要经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是为满足人们的“衣、食”需求的工业化,食品、纺织、家电等产业高速发展。本世纪头10年,则主要是为满足人们“住、行”需求,房地产、汽车等产业是龙头产业,带动钢铁、建材、机械、化工、能源等关联产业。十八大以来,人们的房地产、汽车等初次消费需求已得到很大程度释放,靠房地产业、汽车及相关支撑产业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时代或许已经结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一方面,抓住国家整体市场环境创造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积极适应市场需求,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了工业产能的扩张,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
二、主要启示
(一)切实抓好思维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时强调“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核心是解放思想。从政府角度看,要加快实现由“管理”向“治理”转变。要始终把“服务”作为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好的营商环境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如,综合考虑遵循“大城配套、小城成本”的思路,推进和林格尔新区、呼和浩特市西城区建设;建立健全政府科技创新引导和投入机制,加快转变科技管理职能,切实从分钱、分物、定项目转到制定政策、创新环境、优化服务上来。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角度看,综合考虑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不敢贷”的真正原因,创新金融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发起成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发展。树立金融思维,实现由“政府—实体经济、金融—实体经济”向“政府—金融—实体经济”转变;从市场思维看,要强化市场意识,市场意识、思维不是一蹴而就,“政府、企业、居民”全社会的系统工程。紧紧围绕内蒙古城镇化加速机遇,启动和提升城镇消费规模和质量。
(二)突出抓好主要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细节处着手,养成精准思维习惯,干工作不能满足于一般化、大呼隆抓,不能以原则应对具体,要一一回应,具体解决。一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优先统揽全局,构建“内蒙古=绿色”区域性品牌。包括重点生态修复工程、环境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二是增强人民获得感,抓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抓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三是抓好人才建设。人才是第一资源。借鉴广东省实施“人才优粤卡”做法,持卡人可凭卡在落户、购房购车、社保、子女入学、贷款、职称评审等方面享受便利服务。
(三)集中抓好改革开放
首先,全面优化政府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政府作用,不是简单下达行政命令,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確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一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用2年左右时间,整合人行、发展改革委、税务局、市场局、金融机构等各类分散的信用平台,加快统筹利用步伐,建立全国首家省级综合信用平台;二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自治区导向、盟市跟进细化、旗县具体落实”的层层传导机制,避免空化、泛化;三是推行“指尖审批”,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其次,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围绕产业来定制金融服务“菜单”。产业是金融血液循环的重要载体。按照各类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制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白名单”。继续构建多层次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农村信用社、内蒙古银行、包商银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改革,探索设立民营经济金融服务中心。主动对接内蒙古保险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拓宽传统融资渠道。强化地区交流与合作。实施全方位“走出去”和“引进来”。由注重省级层面合作转向注重县级合作,强化地市级、县级政府对接合作,既细化合作事项,又能实现落地,增强合作内容的操作性。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