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创设
2018-02-26辛玉涵
摘 要: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创设存在的问题入手,以创设生活情景、故事情景、游戏情景与表演情景为手段,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课堂;创设策略
作者简介:辛玉涵,河南省沈丘县教体局教研室。(河南 周口 466300)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34-0097-02
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经势在必行。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课堂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此种方法主要是借助一定的教学工具和设备,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将问题寓于情境中,引导学主动去观察、探索、思考,最终获取答案。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课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效果,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一、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创设的意义
1. 增加师生间的交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由于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比较严肃,学生不愿或者不敢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即便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也不会主动去问老师,导致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让学生能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教师则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2.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小学生的特点在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对教学方式进行丰富与完善。例如将游戏与数学知识进行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尽情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分组比赛来指导学生分析数学题目,并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这样不仅调动了课堂气氛,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创设存在的问题
1. 目标设置不明确。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教师往往难以借助多媒体将精心设计的数学教学情境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只是就某个数学知识点创设情境,目的性非常不明确,难以达到数学教学的效果。
2. 与教学内容关联性不强。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情境创设情况来看,部分数学老师会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情景题材,然后再创设情境课堂。但仍有一部分数学教师没有从实际教学内容出发,只是单纯地选择一些情景图片进行教学,而且图片内容与教学内容关联性并不强。
3. 形式过于单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丰富多彩的情境课堂创设形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数学教师的情境创设形式都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内容单调、范围狭小。例如教师在创设“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多创设几种情境,而不是仅仅选择与学校相关的情境,否则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
4. 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重点不突出。有的教师并未完全理解教学情境创设的内涵,其所创设的情境不仅单调乏味,而且重点不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找不到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导致数学教学质量难以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创设策略
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数学虽然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但是它还是一门抽象性较高的学科,如果仅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玄妙。因此,很多学生对数学本能地产生恐惧与抵触的心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的奥妙,教师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规定,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必须结合生活实际,让教师从生活中熟悉的环境和事物为出发点进行教学。所以在日常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多创设一些直观、形象的“生活化”情景,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并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开洞脑筋,发现、探索、分析问题,从而克服对数学的恐惧与抵触,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与探索中产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例如学习到“元、角、分”这个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现实生活中买东西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准备一些玩具,并标明玩具的价格,让学生自由的选购玩具,然后教师提问学生想买哪个玩具?需要付多少钱?找多少钱?这样就能让学生对元、角、分有一定认识和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充当卖家与买家,并相互沟通买几个玩具?要花多少钱?要找回多少钱?由此可见,通过创设现实情景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元、角、分”的认识,还激发了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创设故事情境,打造富有趣味性的数学课堂。对于刚开始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而言,数学科目的学习是其之前从未接受过的思维方面的训练,如若教师讲课速度过快,学生则容易出现跟不上教学进度的情况。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趣味性故事”的教学情境,把枯燥、抽象的知识与趣味性故事结合起来,打造富有趣味性的数学课堂,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例如学习到与“圆周率”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先讲一个与“圆周率”有关的故事,让学生对圆周率的由来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圆周率是由古希腊大数学家阿基米德开创的,他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通过理论计算圆周率近似值的先河。到了南北朝时期以后,我国著名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π值,随后阿拉伯数学家卡西在15世纪初求得圆周率17位精确小数值;最后由德国数学家柯伦于1596年将π值算到20位小数值;到了1610年以后,柯伦将π值算到小数后35位数,并且该数值被用他的名字称为鲁道夫数。教师通过讲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对抽象的圆周率有了更为深入了解。
3. 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游戏有着异于常人的喜爱与痴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设计一些契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游戏,从而使得课堂教学能够实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将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来。例如学习到“口算”这个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为自己取一个蔬菜的名字,取好名字后编排序号,进行蔬菜蹲游戏,喊到相应的蔬菜名字时学生就要往下蹲,然后老师出题,什么蔬菜加什么蔬菜等于多少,学生下蹲之后说出教师问题的答案。采取此种游戏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而且还能让其在游戏中锻炼口算技能,口算教学效果自然有所提高。
4. 通过创设表演情境,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表演情境,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操作能力。一般而言,表演情境主要是通过动作、语言、肢体等来进行展示,学生可以在展示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其学习的质量与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顾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随后请四位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其他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上下边有什么不一样。在此之后,教师让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梯形,再让其他学生观察梯形的高与四边形的高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后结合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原理,得出梯形面积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理清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关系,从而尽快掌握梯形面积公式的计算方法。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根据《新课标》要求针对以往“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与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日常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观察、探索数学的奥妙,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靖.浅谈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0):209.
[2] 吳丽环.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8):71.
责任编辑 陈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