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应对未来阅读的策略探究
2018-02-26王金涛
摘 要:未来阅读,教师的作用依然非常的强大,但强大的同时需要教师自身的强大。教师必须形成必备的研究能力、拥有前瞻的数据智慧、提升应用工具的意识、翻转传统的思维范式……让数据、技术、思维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赋能阅读,真正让学生通过阅读来学习。
关键词:未来阅读;语文教师;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王金涛,江苏省南京市银城小学教师,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 南京 210036)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34-0011-02
未来,有着太多的不确定,也有着无限的可能。一切都在改变,也唯有改变,才能适应变化,迎接未来。阅读改变当下,也将改变未来。而决定着教育之未来的,是那些更好地利用大数据来适应学习的组织。[1]未来阅读,语文教师应该有着怎样的应对策略呢?
一、研究跟进,形成必备的研究能力
中小学教师到底需不需要具备研究能力,众说纷纭,意见不一。在传统观念中,更多地是把“研究”看成大学教授的“专利”,似乎只有他们可以做研究,中小学教师就不可以。即使做了,且做得不错,还被误解为“不务正业”“不安分”“不作为”……总之,你只要教好学生就行,研究的事情不需要你去做,但在大力倡导与推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大数据时代,还能如此吗?
大数据时代,“数字”与“数据”的根本区别,让老师们越来越发现“数据”的作用。基于数据的教育教学决策,已经在推动教学改革进程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也迫切要求教师在新的时代必须转型,具备相应的文献检索、教学材料辨别和加工能力。中小学教师也应具备基本的研究能力,要对学生在阅读中所产生的“数据”进行研究,通过挖掘、分析与梳理,如通过全体样本的搜集与研究,来预测学生究竟喜欢读哪些课外书,哪些书籍对学生的影响最大……以此进行阅读教学的规划与决策,设计富有个性化的阅读计划和方案,同时还能在此基础上撰写评估报告和相应的改进意见,从而更好地指导和优化阅读教学,开展基于证据的实证教学。试想,如果不具备这样的研究能力,那么我们很难从经验型教学向基于数据决策的新型阅读范式转型,也就很难使阅读决策从意识形态的偏见中脱离出来,这样的研究不仅接地气,更能与时俱进,推动阅读范式的变革与转型。
二、挖掘数据,拥有前瞻的数据智慧
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将从根本上改变教育。之前我们也非常注重数据,只不过这个数据更多是一个数字。如某一次考试,某学生考了90分,班级平均成绩91.5分,及格率、优秀等,这些在之前都是用来衡量一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或者是来评价一位老师的教学水准高低,甚至还用来核定老师的绩效工资,显然这些已不是数据的价值所在。
大数据时代,数据有别于数字。如两个学生在一次阅读测验中同样是考90分,以前我们会认为他俩阅读成绩一样,在一个水平上。但在当下,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你会发现平时阅读的习惯、阅读积累、阅读时间等都可能是影响他们本次阅读成绩的因素,相同的只是显现出来的数字——分数,不同的则是分数背后隐藏的关联数据,这些“数据”是客观存在的。如何挖掘这些数据,让数据“发声”,可见,收集学生学习产生的数据,并适时进行数据分析已成为未来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
探求数据价值取决于把握数据的人,关键是人的数据智慧。[2]以前,我们更多做的是数据的提供者,向学校或家长传递学生考试的成绩。而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既是数据的提供者,还应该做数据的使用者,我们要紧跟时代,要学会利用数据,提升自身的数据智慧,具备在大数据时代挖掘、整理、筛选与利用数据的能力,精准地自我省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教学干预和预测,并能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利用数据为阅读教学决策服务,切实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数据不是策略,是一种可以利用的工具,因为数据要经过分析和处理才能彰显其应有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要具备数据智慧,最大限度地挖掘其价值,并得出有效的结论用以指导教学干预。而一旦具备这种前瞻的数据智慧,那么未来阅读的范式形态也将更具个性化,更能为学生所悦纳。
三、工具赋能,提升应用工具的意识
大数据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工具。让数据“发声”,就是要让这种“工具”切实为教学服务。如数据能告诉我们每一个学生的阅读倾向,他们想要读什么,喜欢读什么,每个人的阅读需求有哪些区别,哪些群体可以被集合到一起来进行聚合阅读。
作为一种工具形态存在的大数据,其核心就是预测,大数据能够预测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学生的阅读趋向、需求等。很多时候,学生真正喜欢读什么样的书,我们并不是很了解,也无法通过样本抽样全面了解,但在大数据时代,却可以根据搜集来的学生的阅读数据,包括他们日常在家、在学校、在书店等的读书时间、读哪些书等信息,依此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从而预测学生喜欢读哪些书,以及已经读了哪些书,等等。在教学中适时地向学生进行推荐,并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等形式,开展相应的读书专题活动,这样因人而异的个性化阅读必然为学生所喜爱。
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形成一个从“人找信息”向“信息找人”的翻转,其中搜索引擎就是一种很重要的工具,同时也是一项技术。技术解放了知识,也解放了人。其实,是工具解放了原本封闭的知识和人。此外,APP、存储、快速检索等工具,不仅极大延长了保存的时间,使其易于存取,还能随时查看、对比、分析……为教学赋能,为阅读引路。尤其在智能时代,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工具,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以前是人需要懂机器,以便于操作机器,现在是机器更懂人,目的就是要让机器更好地为人服务。人机共教的时代,工具意识尤其不可或缺,工具赋能教育、工具赋能阅读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共识的话题。
四、轉变思维,翻转传统的思维范式
大数据时代,当数据的处理技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我们的思维也要变革。第一个思维变革:利用所有的数据,而不再仅仅依靠部分数据,即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第二个思维变革:我们唯有接受不精确性,才有机会打开一扇新的世界之窗,即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第三个思维变革: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必须知道现象背后的原因,而是要让数据自己“发声”,即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3]
大数据思维一个最突出的范式,就是从传统的因果思维转向相关思维。用舍恩伯格的话说,“知道是什么就够了,没必要知道为什么”。这完全颠覆了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看似是一种反科学的思维,其实则是大数据时代特有的一种创新思维。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虽然转向相关性,但并不是不要因果关系,因果关系还是基础,只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了得到即时信息,实时预测,在快速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下寻找到相关性信息,以便更好地预测学生的阅读行为,为个性化的阅读提供决策服务。
如在人工智能时代,让机器懂人,是让机器具有学习的功能,也是人的大数据思维转变。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有问题问机器……这已成为生活与学习的一部分。用机器更懂人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原因是有大数据库的支撑,机器可即时搜索到相关数据,解决相关问题。大数据的思维模式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尽其所能地测量、检测所有事物,以便发现为支持学生的进步在怎样的传导功能下做什么才最为有效。大数据思维同样也开启了一次重大的阅读转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无法回避。
未來已来,我们在适应未来,也在迎接未来。一切的数据、技术等虽然不会淘汰教师,但是善于利用数据与技术的教师一定会淘汰不会利用数据与技术的教师。未来教师,将与数据、技术等共存,协同发展。为此,教师的工作方式也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每一位学科教师的角色也都将因此重新定位。改变,不在未来,而在当下。
参考文献:
[1] 乔锦忠.大数据时代,教师胜任力将重新定义[J].人民教育,2016,(15):24-27.
[2] 王萍.大数据时代提升教师数据智慧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3):30-39.
[3] (英)迈尔-舍恩伯格,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黄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