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与女人
2018-02-26马婷
马婷
每颗翡翠,皆有它的宿命。
它本是山中之石,吸天地之精华,日月之光辉,或千年,或百年,修炼成身,而后静待,生命中的那个有缘人出现。
这许是一段天命,来此世间,只为助人渡劫,又或是一段千古奇缘,待它辗转来续……总之,自开采之日起,便是它倾其一生,找寻心性相投之人的真正开始。直待打磨加工,忍受挫骨之痛,重生为一件精美的饰品,再千里迢迢,从车间运送至店铺,摆上精心打造的柜台,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花枝招展的女人从柜台前走过,高贵优雅的女人在柜台前驻足,知性恬淡的女人用指尖触摸它,她们都说它有君子风范,令美人倾心,念之佩之,为自己增添风雅。它却在静待,她的出现。
“白纯束,有女如玉。”既如此,它便等着。
等着那个白水鉴心玉为魂的女人,等着那个温文尔雅若白莲的女人,等着那个一眼就认定了它,它也认定了她的人出现,而后将它带入这世俗之中,体会这人间百态。
这便是翡翠的宿命。
世人皆知南方有鸟,名翡翠,毛色美丽,惹人怜,可何时以鸟之名来为宝玉命名,却不得而知。只知早在北宋,此玉既已被视为珍宝,写入文人墨客的诗书中,多少年来,翡翠一直重复着从产地缅甸经云南腾冲再进入千千万万个有缘人手中的命理。
而后,它会成为佩戴之人的切肤之物,她用体温供养它三年,它用精华回养她一生。如若有一天,她遇上灾难,它便将自己摔个粉碎,只求,能替她挡上一灾。如若,她们平安一生,相惜相闵,再未分开,它便伴着她,在百年之后长眠于地下。
这是它的风骨,一生只认一个主人,这是它的气节,自认定主人那刻起,便不喜别人把玩。
这便是,翡翠与女人的故事。
我曾在无数个博物馆里见到过那些陈列在展柜里的翡翠镯子,亦或是各个形状的耳坠、玉佩等配饰,它们有的是从墓中挖掘而来,有的是民间捐赠而来,有的则不得而知。每当我隔着展柜外的玻璃看着它们纯洁的身影,静谧孤傲地躺在那里时,便会思索,它们与它们的主人,经历了怎样的传奇故事。可惜,那些相伴它们一生的女人,都化作了尘埃,却将它们留在了这冰冷的展柜中。
你以为它忘了吗?不,它本身就是一种记忆的承载。
那年,大清的皇帝也曾赐与她一套翡翠首饰:一条以金花丝珠子相间的翡翠珠项链、一只马鞍戒指、一只传统的圆形手镯。
以玉赠她,自是夸她冰清玉洁、温润柔和,她懂得这个道理,也懂得这其中蕴含的一代帝王的情谊。只是,生不逢时,可曾知晓,她这母仪天下的皇后,却只有端庄温婉的母仪,并无天下。
从小就受到良好教育的她,琴棋书画、诗酒礼仪,自不在话下。17岁那年,青春貌美,为了圆父亲的国丈梦,她入了宫门,嫁给爱新觉罗·溥仪,成了他的皇后。虽说,当时的皇帝早已成了没有实权的尊号,但至少,她还住在这紫禁城。
她原以为皇上是爱她的,毕竟,他曾赠于她这套最喜爱的翡翠首饰,但是她错了,一入宫门深似海,皇上根本就不曾在她的寝宫歇息过一次。
1924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她和另一位妃子随行至天津。在这里,她曾有过短暂的欢愉,没有皇宫教条的约束,她穿上了旗袍,烫了最流行的卷发。那清秀的面容,在翡翠的相称下,更显姣美。可是好景不长,却因妃子文秀公然将溥仪告上法庭要与其离婚,而被皇上误解淑妃文秀是因为受到了皇后婉容的排挤才做出此等震惊中外的事件。
欲加之罪,纵有百口,焉能辩之?
从此,皇帝对她便更无情谊。
美人如玉,需要滋养,没有了溥仪的爱,婉容终日愁闷。直至后来他们辗转到了东北,她也依旧不被自己所嫁的男人待见,曾经的夫妻成了路人,更何况她被那么多的日本人监视着行踪,失去了自由又孤独冷寂的她,终是染上了鸦片,整日惶恐不安,与大烟为伴。直至一个人的出现,彻底将她推向了万劫不复的境遇。
她只是一个女人,在这个无人问津的地方,遇到一个对自己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的男人,怎能不动心,哪怕,他是一个侍卫,她也被他融化,怀了他的孩子。
这件事终是彻底惹怒了溥仪,他将她打入“冷宫”,不允许任何人跟她说话,不久后又将她生下来的孩子扔进了火炉。
婉容疯了,一代皇后,终于在这造化弄人的时事中失去了心智。她咆哮着,怒骂着,狂笑着……
1946年,四十岁的她结束了自己凄苦苍凉的一生,走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人,唯有这一套翡翠首饰,伴随着她。大清皇后一生佩戴过多少珍贵首饰,无人可知,留下的,只有这一套,这最初的梦。
2014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套末代皇后婉容生前最珍视的翡翠项链、镯子和戒指以664万港币拍卖成交。这套见证了婉容一生的翡翠首饰,被人收藏。
它们,便是那段记忆的承载。那上面,有她触摸过的痕迹,有她的泪水划过的痕迹,更是有一个单纯美丽的少女梦想渐碎走向深渊的痕迹。
如若不是大清的皇后薨后无人问津,如若不是帝王无情,至死不见,如若能有人将她好好安葬。那么它们,这些承载着郭布罗·婉容一生悲欢离合的翡翠,也会作为最心愛之物,同她长眠于地下吧。
这,便是翡翠与女人的故事,伴她荣华、共她苍凉;沧海桑田、矢志不渝。
它或许是父母添置的嫁妆,或许是情郎赠送的信物,或许是祖上的家传之宝,或许是自己一眼相中购置而来,总归是有缘的。
自古代起,人们就以玉来比喻清纯素雅的女子,觉得它温润灵韵、纯洁无瑕,而这些特点,正是男子择偶的标准。难怪“彼其之子,美如玉,殊异乎公族”,连《诗经》都以玉比女人。可见,由古至今,人们对美玉的爱恋,就如同男子对美女的追求一般,从未改变。
于是便生出好些词汇来,样貌清秀称玉容,身材姣好称玉立,凡甚美者,皆以玉言之。“玉指、玉肌、玉体、玉臂、玉食、玉锦……”而被称为玉中之王的翡翠,便是集玉之品性于一身,又因其细腻无比,玉质坚洁,玉色纯正,产量稀少而更显珍贵。所谓外柔内刚,君子品行,更是使其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而被诸多女性所追逐。
女子爱美,是天性,追逐高贵、优雅也是人之常情。
女人们便将翡翠,视为自己增添气质的伴侣,得之高贵,不得暗淡。这也是翡翠与女人的故事。
每颗翡翠皆有它的宿命。
自诞生之日起,便苦苦追寻,那个相知相惜、与之相配的女人,而后,伴其一生,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