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 浸润童心
2018-02-26杨修宝
杨修宝
下面,我从国学经典课程理解、学习国学经典的策略、国学经典课堂教学这三个方面做个交流。
一、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首先,谈一谈对国学经典课程的理解。
其一,国学经典课程的意义价值。曾经有段时间,国学经典被弱化,甚至有人认为传统的经典对于现代中国已经过时了,没用了,只会阻碍学生成为一个现代的、文明的、理性的中国人。某版本小学语文一年级教科书,删去了旧体古诗,引发社会各界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重要指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来自国家层面的思考,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掀起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潮。作为语文教师,用语文的视角来看今天的“同课异构”,我不自觉地就想起朱自清先生《经典常谈》一书中的这段话:“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抓住症结,切中肯綮,再准确不过,应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对国学经典教育该有的准确认识,亦可奉为圭臬。这种文化从小开始,直至成人,到底对人生有什么影响呢?龙应台在北大演讲《文明的力量》时说的一段话,会给我们启示。她说:“我读书的时候,台湾所有的小学,一进校门当头就是四个大字‘礼义廉耻。进入教室,简朴的教室里面,墙壁上也是四个大字‘礼义廉耻。如果一定要我在成千上万的格言里找出那个最基本的价值的基座,大概就是这四个字。”足以印证国学经典是中华的文明之根、精神之根、文化之根,是我们不能“拒领”的文化遗产。作为语文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真的有必要、有责任来推动这个课程的实施。国学经典课程的构建,虽还不成体系,标准也没有统一,诸多问题没有解决,还有质疑的声音,但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其二,国学经典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和很多语文老师在交流语文教学时经常说,单篇课文绝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还要有多文本的阅读,还应有整本书的阅读,还该有群书的阅读,这样才能丰盈我们的语文课程。现在我们再重新审视语文课程,我觉得还应该有的一个内容,那就是中华国学经典。现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在三年级上册就已经开始编选小古文《司马光》。三年级下册是《守株待兔》,原人教版五年级才有的小古文,现前置到三年级。最近一些组织开展的“经典课程群”的研究,引起了小语界同仁的高度关注。经典与现代的结合,已经成为我们小学语文不可或缺的资源。因为这些经典的课程是我们语文教学课程中首选的内容。
其三,国学经典课程的实施。有的教师说:“语文课还学不完呢,如何来学习这些经典?”我们是否可以尝试把它变成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课程。这样的课程一定有别于我们的语文课。我们是否可以跟语文课结合,作为语文课的拓展性课程,我们是否还可以考虑给学生一系列的自读课程?就《中华国学经典》这个学本而言,如果背熟了,像张老师这个班,很多内容学生都是可以自己来学习的。我们可以尝试把国学经典课程和现在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机地整合。
二、路虽远,行则将至;步虽小,恒而能达
其次,谈一谈国学经典教学的方法策略。
国学经典课程教学的方法论一直都有争论,到今天也没有停歇。有人认为“以熟为本”,有人认为“以知为本”。也就是说,有人认为熟悉了、背诵了,这个是最重要的。而有人认为要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并且学习这些文言的知识是很重要的。我们今天看这两位教师,就有这样不同的取向。李老师的课重点在知识的理解上,张老师的课重在熟悉和运用上。就这个问题,我也请教了北大的国学泰斗、哲学家楼宇烈教授,他说:“要理解一点儿,但是更要背诵,不建议死记硬背。”所以我们看待这些问题的时候,不能用二元思维来思考,不是非此即彼。读一本语文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也应该改进。是否可以考虑在熟读背诵中巧妙融入知识的理解,亦或在简单的理解上熟读成诵。我个人认为小学阶段应该侧重于“以熟为本”。“以熟为本”在教学中如何实践呢?今天两位老师就做了很好的示范。两位教师都将经文融于故事,符合生活情境,然后让学生用不同形式来读、来说、来做、来写。所以熟过之后的教学意义就非同一般了。在场的教师可能与我同感,听了这样的课,我们不自觉地感觉到这样的母语教学真正让学生充满愉悦地接近中华文化源头。让一些经典文本,如此悄然而亲切地来贴近学生的心灵,这多么重要啊。因此,“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反之,不管用什么方法,使得经典诵读离学生越来越远,那就成了问题。教师一点点研究策略方法,一点点积累背诵,步虽小,恒而能达。
三、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最后,谈一谈国学经典的课堂教学。
苏轼在《文说》中写道:“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对于语文教学,这段话启示良多,如,要抓住重点,学会取舍。
我们来说说这两节课。请教师跟我一起回顾这两节课,找出这两节课的相同点和优点。重朗读、重积累、重方法——文白对读,图文并茂,在情境中学习;文本的拓展——在丰富的资源中学习;教师示范——在学习古文过程中,教师的示范相当重要,不可随意放手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就国学经典课程教学而言,我们有这样的思考,无论是童蒙韵读的学习,还是小古文的学习,均可以运用“读、诵、熟、化”这四个策略。
“读”——“读出节奏,体会韵味”。不管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国学经典,都离不开“读”。今天两位教师都很注重用各种形式读,处理得都很好,尤其是张老师后面部分“读”的处理很精彩。
“诵”——“变换形式,诵出兴趣”。读后要背一背,不同形式的背诵更好。两个教师都有拍手读,拍桌读等。不管运用什么形式,一定要读得好玩、背得有意思。
“熟”——“熟背积累,体会情味”。读熟到一定程度,自然就积累了,理解之后的熟背,情味就会自然地融入其中。
“化”——“内化运用,体会文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句话为国学经典教育指明了方向。今天,两位教师就践行了这一指导思想。比如李琪老师引导运用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用上这样的语句,张晓慧老师把俞敏洪的故事拿过来让学生读、写,这都是联系着运用,都很好。
我个人认为这两节课,在这四方面做得都比较好。当然也不是说每堂课都要从这四方面做下去,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文体适合哪一点,就应该做好哪一点。
我还有点滴的建议。一是国学经典的课堂教学,一定有别于语文课,语文课的味道再弱一点儿就更好了。国学经典的课,让学生摇头晃脑地读、背,兴趣盎然地说,是否会更好一点儿。分析少一点、再少一点,切记尽可能地少分析。我不建议把句子一个个掰开来都分析到。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整体地理解就可以了。二是学运结合这部分,用就要用得恰到好处。李老师把学生带入情境的教学,如果打在屏幕上让学生来体验,说起来可能效果就更好一点儿。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这个人素养高一点,高在哪?就是信手拈来,高在随口说出来的话,随手做出的事。张老师的学生已经到了这个程度,所以就想让学生写一写。如果学生能够达到那种程度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学生没到这个程度,让学生来写三字经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即使写了,您也会发现他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明白三字经的精髓、节奏、韵味等。如果我们特别早地让学生做,就会得不偿失,反而有碍于学生以后深入地学习和理解。另外,选择生活化的内容结合国学经典运用是很好的,但要注意离学生实际生活要近一点,一定要跟学生有共鸣的才有感受,不要拔高要求。教师总想让学生好上更好,就容易拔高,有些学习不易过早拔高,这是我的一个提醒。所以说,国学经典的教学,真该如苏轼所言“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今天两节国学经典课对日常的语文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公园小学的6位教师为献课的两位教师做了三方面的课堂观察。一是我们观测了学生课堂的积极性,统计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李老师授课的班级有45人,回答人数是31人,55人次回答了问题。张老师授课的班级有43人,回答人数是27人,39人次回答了问题。这就证明我们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反馈特别积极,教师不用畏惧古文的难处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二是提问的数量,我们记录了上课教师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最后一个问题。这两节课的问题数量稍微有点儿多。课下请两位老师看看哪些问题可以修改、可以删去,可以整合。比如,张老师问“这篇文章讲了什么”这个问题,只有两个学生回答,因为三年级学生概括经典的主要内容是有难度的。这个问题可否调整一下,引导学生找出这段话中用的最多的字,“彼”用了3次,“勤”用了3次,如此“彼”就跟“知己知彼”联系起来了,不用单独再拿出来讲解了,然后理解“彼”的字义——他,他怎么样——勤学,这样把握主要内容与初步理解就融合在一起。三是学生的活动情况。李老师的课学生活动18分钟,张老师的课学生活动22分钟。现在我们看课时,愈发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以此来验证教学设计是否精当高效,问题设计是否精准恰当,教学活动是否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我觉得两位教师在活动设计这方面还有待进步。不管是语文课还是这样的经典课,我们都应尽可能地给学生设计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活动的目的明确,活动的时间充足,活动的效果明显,这才是以生为本,浸润童心的课堂。
■ 編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