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演艺装备行业统计数据分析报告(续一)

2018-02-26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

演艺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演艺文化产业专利

(上接第10期)

2  发展情况

2.1  经营概况

2018年1月31日,国家统计局在官方网站发布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相关统计数据。据对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5.5万家企业调查,2017年,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名义增长,未扣除价格因素),增速提高3.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从行业划分看,文化及相关产业10个行业(按《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统计,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其中,实现两位数增长的行业有4个: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7990亿元,增长34.6%;文化艺术服务业收入434亿元,增长17.1%;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为1545亿元,增长14.7%;文化用品的生产达33665亿元,增长11.4%。

从区域划分看,东部地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8710亿元,占全国的74.7%;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14853亿元、7400亿元和988亿元,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6.2%、8.0%和1.1%。从增长速度看,西部地区增长12.3%、中部地区增长11.1%、东部地区增长10.7%,东北地区下降0.9%,但降幅比上年收窄12.1个百分点。

作为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对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1169家会员单位的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演艺装备行业呈现与文化及相关产业较为一致的发展态势。

2017年,参调企业全年生产总值达1153.11亿元、营业收入1031.19亿元、利润51.31亿元、税收36.23亿元,较2016年分别增长37.79%、27.31%、44.61%、47.66%。

相较于2017年文化产业整体10.8%的营收增长,1169家参调企业27.31%的营收增长表明,演艺装备行业保持着较快的发展势头。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演艺装备行业在产业规模上有较大提升,通过规模化生产、经营,降低了企业成本,优化了产业结构,提升了盈利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参调企业2017年税收同比增长47.66%,且增速比提升了19.64个百分点。这表明演艺装备行业对国家的税收贡献大幅提升。

此外,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从30家上市公司中,选取了行业有影响力的代表性上市公司18家,对其2016、2017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18家上市公司2017年总营业收入246.65亿,占参调企业总营收的24%,同比增长5.26%;18家上市公司2017年总利润24.63亿元,占参调企业总利润的48%,同比增长17.99%。数据表明,上市公司在演艺装备行业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和较强的盈利能力,对演艺装备行业有极大的拉升作用,其中,18家上市公司实现的利润几乎占据参调企业的一半,这说明大部分参调企业的盈利水平并不高。

2.2  资产情况

2017年,参调1169家企业固定资产规模达787.19亿元,较2016年增加114.378亿元,增长17%,较2015年增加226.513亿元,年均增长18.5%。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演艺装备行业保持了较快的固定资产增速比。固定资产规模的扩大,对于扩大再生产、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行业内部技术性革新有着重要意义。

演艺装备行业固定资产的持续快速稳步增加,既是行业利好态势的信号,同时证明了金融资本对于演艺装备行业长远发展的信心。

2.3  出口情况

2018年2月8日,商务部公布了2017年中国文化贸易情况。2017年,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1265.1亿美元,同比增长11.1%。其中,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971.2亿美元,同比增长10.2%;文化服务进出口总额293.9亿美元,同比增长14.4%。

在文化产品方面,出口实现快速增长。文化产品出口881.9亿美元,同比增长12.4%;进口89.3亿美元,同比下降7.6%。顺差792.6亿美元,规模较2016年同期扩大15.2%。同时,出口结构趋于优化。文化产品出口技术含量有所提升,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演艺装备和娱乐用品、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出口同比增长19.4%,占比提升2%至34.5%。

据1169家参调企业统计数据,2017年,参调企业全年出口销售208.23亿元,较2016年同比增长23.28%。与文化产品整体出口增长12.4%相比,演艺装备行业在出口方面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2017年,参调企业共计出口产品1723万件/台/套,其中OEM和ODM在出口产品中居于主要地位。2017年,OEM出口量同比增长12.69%;ODM出口量同比增长12.5%。数据表明,演艺装备行业对国外市场依旧保持着较高的依存度,而OEM和ODM占比高,且保持较快增加,既表明了中国演艺装备产品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说明中国演艺装备产业自主品牌的建设和核心技术的掌控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随着科技发展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中国的演艺装备将在世界上呈现更强的竞争力,其出口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

2.4  品牌建设情况

统计显示,截止2017年,参调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厂商840家,占71.87%,较2016年增长25.16%,增速比提高了10.27个百分点。2017年厂家研发资金占生产再投入资金12.87%,较2016年增长12.52%。这表明,近年来,演艺装备企业高度重视自主品牌建设和研发,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力度,且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

调查显示,目前参调企业共拥有国内外各类专利9620项。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演艺装备行业自主品牌意识日渐加强,企业对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开发不断加强,综合技术实力逐步提升。

9620项专利绝大部分为国内专利,在國外申请的专利数量极少。其中,国内外发明专利共2064项,占总专利数量的21%。发明专利作为专利中最具技术含量的类别,最能彰显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而统计中发明专利在专利总量中的占比还不多,表明演艺装备行业在技术研发方面还有待提升。

国内实用新型专利共4621项,占总专利数量的48%。中国注重保护实用新型专利,目的在于鼓励低成本、研制周期短的小发明的创造,更快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演艺装备行业实用新型专利在专利总量中占比最高,这也与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特点相吻合。

国内外外观专利共2935项,占专利总量的31%。此类专利在专利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大,表明演艺装备行业较为注重产品的外观设计。

3  经营环境评估

“十三五”以来,国家将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到2020年要让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8071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30785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从3.48%上升到4.14%,首次突破4%。而据最新统计数据分析,2017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5462亿元,比2016年30785亿元增加4677亿元,增长15.2%;2017年占GDP比重4.29%,比2016年占比4.14%增加0.15个百分点。随着文化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中国文化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整体规模实力特别是文化核心领域的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017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在文化立法、体制改革、新兴产业等多个维度谋篇布局,文化产业变革驶向纵深发展。在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演艺装备行业面临着自身的机遇和挑战。

据调查结果显示,参调企业普遍认为,总体上看,中国当前经济环境对演艺装备行业是有利的。

参调企业中54.2%的企业认为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较好或很好,有利于行业的发展,39.6%的企业认为一般;

61.3%的企业认为当前生产经营环境较好或很好,34.6%的企业认为一般;

56.4%的企业表示自身生产经营情况较好或很好,38.5%的企业认为一般;

在行业景气度调查中,55.5%的企业认为行业发展较好或很好,36.9%的企业认为一般。

四项数据的百分比分布基本一致,综合四项数据可以看出,当前中国演艺装备企业行业共识比较明显,倾向于认同行业受益于国家社会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大环境,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企业对行业发展前景比较乐观。

调查数据显示,在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因素方面,近七成企业认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拦路虎。

在政府政策环境上,税费增加也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因素,仅有36.9%的企业享受不同程度的税费优惠,46.2%的企业缴纳各种税费占营业收入的比率逐年提高。

企业普遍希望政府能出台相关政策减税(69.1%)、减少非税收费(36.5%)、改善经营环境(48.5%)、采购扶持(46.1%)、技术创新技持(38.5%)、帮助企业开拓市场(38.8%)。

而伴随着国家助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不断出台、国内文化消费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企业自身生产技术和融资能力的不断提升,必将增强演艺装备企业的经营信心。

(未完待续)

(编辑    常靖雨)

猜你喜欢

演艺文化产业专利
专利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发明与专利
生态学视角下得演艺产业——评《演艺产业生态学刍论》
艾玛·斯通:为演艺而生
文化产业
专利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节能——环保——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