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及对策

2018-02-26苏兴华董玉霞

职业时空 2018年1期
关键词: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苏兴华 董玉霞

摘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通过运用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从建立多渠道培训投资机制,扩大培训供给主体范围,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设置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及完善培训监管制度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 廊坊市; 新型职业农民; 培训

新型职业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其职业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效。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引领作用。据农业部统计,截止到2016年12月底,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已达到1272万人,比2010年增长了55%,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活跃在农业生产经营一线,正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导力量。农业部2017年1月出台的“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因此,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进而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是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

截止到2016年底,廊坊市共有363.3万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比例的71.63%,但廊坊市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业劳动力人口不足农村人口总量的6%,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和文化程度普遍很低,因此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对于廊坊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结合廊坊市农村的特点,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策,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水平,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加快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进而保障廊坊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实现。

一、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现状

为了解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现状,课题组对廊坊市下属的永清、固安、香河、文安和安次等5个县区内的16个镇,95个行政村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采取了发放问卷和入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课题组共发放问卷860份,回收有效问卷779份,问卷有效率为90.6%,问卷主要调查内容包括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现状及农民对培训的期望及需求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以下问题。

(一)农民培训需求强烈,但参训比例较低

根据回收的调查样本数据统计,57.9%的被调查者非常愿意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3.3%的被调查者表示可以参加相关培训,但实际上被调查对象中只有21.6%的农民参加过相关培训。课题组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廊坊市农村人口众多,各级财政投入难以满足全部需求,因此更多的是选择示范村镇,通过重点培训示范村镇的一小部分农民的方式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从而使得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供给远远小于需求,大多数农民的培训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最终导致农民参与培训的比例很低,因此,多渠道增加培训资金投入已成为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当务之急。

(二)培训供给主体过于单一

根据回收的调查样本数据统计,廊坊市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63.7%是由政府组织提供的,培训实施部门主要是农业系统的农业技术服务人员以及各地方农广校,政府几乎是负责实施了绝大部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由于政府提供的培训供给主体与农民需求的培训主体间存在差异,使得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缺乏有效的竞争选择机制,這也是廊坊市农民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积极性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参照国外成熟的职业农民培训经验,除政府外,企业、职业技术学校以及各类农民组织都可以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供给主体,但由于廊坊市目前还没有出台有关企业、职业技术学校和农民组织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相关政策及法规,因此很难调动这些组织的积极性,既不利于各类培训供给主体间的良性竞争,也不利于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资源的优化组合。

(三)培训内容与农民实际需求差别较大

随着近几年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不断深入,廊坊市农民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普遍期望政府部门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而不再单纯局限于对满足各种农业技术需求的培训。但由于受行政力量及各类利益驱动因素的影响,很多县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内容并不符合农民的要求,甚至出现各种政绩培训、面子工程培训等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6.2%的培训内容是针对种植、养殖等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16.2%的培训知识是针对如何提升农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培训,13.1%的培训内容是针对文化知识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而在关于农民实际培训需求的调查中,农民期望能够提供更多的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农产品营销知识与技巧培训以及市场信息收集及利用等方面的培训。由此可见廊坊市目前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培训内容和培训需求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培训方式过于单一

随着农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方式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的单纯授课式的培训模式已经越来越不受农民欢迎,农民期待更多的现场示范及现场指导等新型培训方式。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廊坊市目前的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培训方式依然是集中授课,40.9%的受访者参加过集中理论授课,只有22.5%的受访者参加过现场示范与指导培训,15.7%的受访者参加过农业技术人员的一对一方式指导。由于受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被调查农民非常期望直观的示范教学、有针对性的参观学习以及时间较短的农业技术培训等。由于廊坊市目前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指导的专职人员太少,农业地位又较薄弱,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从事农业服务的积极性降低,因此通过一对一辅导方式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近期不太可能实现,目前只能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

(五)缺乏完善的培训监管制度

完善的监管制度是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正确方向。廊坊市目前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制度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各级部门基本上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培训制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与市场需求之间还没有建立紧密的联系。调查资料显示,52%的县区镇等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还没有稳定的、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制度,67.3%的相关培训主管部门没有定期了解自己服务区域内农民对于培训内容的需求。制度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降低了推广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效果发挥。

二、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多渠道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投资机制

通过上面对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现状分析不难发现,目前廊坊市农民的培训需求愿望和积极性都很高,但由于各级政府部门资金力量薄弱,导致了农民参训比例很低,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财政资金投入,同时通过建立多种渠道的培训机制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首先,廊坊市各级政府部门要逐步增加职业农民培训的投入,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经费纳入预算,确保每年把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投入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保证各项培训工作稳定有序地进行,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培训中去。具体操作上,各级政府部门既可以通过专项补贴培训支持各种农业技术和农业专用知识培训,也可以通过造血方式,通过制定并推行各项补助政策,鼓励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及农业研究机构等为农民提供花费较少的科技培训,同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其次,各级政府部门还应在税收上对涉农企业实施优惠政策,促进这些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得到政府税收优惠及扶持的这些涉农企业可以通过订单式或针对式模式培训与自己有业务往来的农户,从而扩大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受众面,让更多的农民得到培训,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部门的培训压力,真正实现双赢的目的。最后,农村基层组织也应改变原来“等”“靠”“要”的思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作用,提倡党员干部及农村致富带头人在本村或本区域开展针对性的帮扶活动,通过对农村有特殊技能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积极鼓励引导他们对本区域内有培训需求的其他农民开展技术指导和相关知识技能培训,以培养更多有技能、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从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二)积极扩大培训供给主体范围

针对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供给主体过于单一的问题,可以在坚持政府主导培训模式的前提下,整合各类社会资源,逐步构建多层次、多类别、全方位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进一步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力度,让更多有培训意愿和需求的农民接受培训。

首先,要发挥廊坊市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广校等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对农民开展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解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人员紧缺这一问题,可以实施农业远程教育技术,扩大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通过远程教育方式增加廊坊市农民接受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的机会。其次,廊坊市还应加强各级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发挥各农业职业院校的科研及师资优势,使之成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基地,可以通过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在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中的比例,通过政策引导或资金扶持,扩大各农业职业院校面向農村招生的规模,促进廊坊市农村初中毕业升学无望的学生向农业职业学校分流等方式培养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最后,廊坊市还应在经济和政策上扶持各类民办农业技术学校的发展,民办农业技术培训学校的发展壮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政府部门的压力,增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力量,廊坊市相关主管部门应降低民办农业技术培训学校的设立门槛,同时通过对其给予贷款及其他优惠政策扶持等促进其健康发展,以形成多元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供给主体。

(三)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

要解决廊坊市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培训内容和培训需求方面存在较大差别这一问题,在培训内容的设立上必须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注重实效,避免培训上的形式主义,把解决农民及农业生产中最急需、最科学的项目和技术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培训项目要根据廊坊市各县区农业发展状况和农民需要来设立,不同县区甚至村镇根据培训需求分析设立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同时注意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地点、师资等。在各类农业技术培训中要坚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培训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亲自示范指导,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忌不顾农民需求盲目安排各种雷同的培训,既浪费了人力和物力,又收效甚微。

二是培训内容及项目要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廊坊市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各类农业技术教育培训机构要不断根据农业市场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项目,尽量多地开设市场急需技术的培训项目,使参训农民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这些技术。此外,还可以定期安排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各级农业培训机构教师、农业科技示范户及农业经营大户等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或参加培训,让他们掌握农业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及趋势,从而成为引领本地区农业发展和农业改革的排头兵。

(四)设置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针对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式单一、针对性差这一问题,各级培训部门应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开展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根据各县区的农业经营主体、经济发展状况和不同资源条件等采取适宜的、有针对性的培训。首先要根据不同县区、不同乡镇农民的生产、生活及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及方案,在培训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师资和培训资源优势,努力做到培训效果的成效最大化。其次,要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主体灵活选择培训场所,在进行农业知识及最新农业发展动态和趋势等有关培训时既可以选择在村镇公共场所集中培训,也可以在各级农业培训机构或农业院校中进行,以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而各类农业技术的培训就要选择在示范区域或基地进行,这种直观的现场培训方式可以让参训农民迅速掌握技术,提高了培训效率。最后,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也要做好闲时与忙时、短期与长期的有机结合,让培训紧贴农民和农业生产的需要,真正做到按时按需培训。

(五)完善培训监管制度

科学完善的培训监管制度是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顺利实施的保证,廊坊市相关管理部门要在现有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参与主体、筹集渠道、激励措施、组织管理机构和实施方式等方面做出详尽的相关规定,以尽快完善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监管制度。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方式明确各培训部门和培训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在财务管理方面要以制度化方式规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各类资金的来源、投资重点及财务监管方式,在培训激励方面要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激励机制建设,以调动各类培训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还可以通过开班申请制度、各类公示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和检查验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建设确保培训的有序、稳定开展。

参考文献:

[1]   徐辉.高职教育与农民工职业培训有效对接的模式和路径选择——以湖南省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17,(1):5-7.

[2]  张水玲.基于农民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优化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6,(2):31-34.

[3]  郭晓茹,许文兴.国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经验及启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5):56-59.

[4]  王留标.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创新研究[J].河南农业,2016,(12):22-25.

[5]  王小刚.新型职业农民信息化培训问题探析[J].农业教育研究,2015,(12):40-43.

猜你喜欢

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市实施转型发展打造产业新支撑的研究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