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中的内涵建设
2018-02-26林慧
林慧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转型发展是当前教育工作一重点,转型发展核心是学校内涵建设。文章以阳江地区为例,分析中职教育办学的基本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政府要加大对中职教育办学经费的支持,要依托区域经济发展,拓展办学空间,实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坚持特色发展,在转型发展中深化内涵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 转型发展; 内涵建设
阳江市地处广东省粤西,属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开放改革以来,阳江市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陆续组建,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有一定的规模,初步实现阳江市职业教育的目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结构在开放创新中不断转型升级,经济建设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向,传统产业向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核心产业变革,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上,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当前社会的发展差距拉大。同时由于高校发展快,招生增多和历年实行计划生育引起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中职教育对学生缺少了吸引力,选择报读的学生少,招生难已成为中职办学的严酷现实,严重影响中职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中职教育如何把握社会变化的脉博,在办学转型发展中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加强自身建设,注重内涵建设上下工夫。
一、阳江市中职教育概况
(一)办学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阳江市原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8所,2010年开始通过撤销、合并、改制的办法进行布局结构调整,保留中等职业学校11所,当时在校生11842人。近年来阳江市大力发展中职教育,截止2017年,根据阳江市2013年到2017年初中毕业生人数,按照市教育局高中阶段的办学规划,高中与中职在校生的比是7:3。阳江市从2013年开始到2017年,每年分别招生5024人、6991人、8185人、8224人、8242人,使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分别达到12230人、17944人、20709人、21029人、21187人,并要求在“十三规划”內,全市中职学校建设标准要力争达到国家级重点或省级重点,为实现建设阳江“教育强市”作出重要贡献。
(二)政府对中职教育的扶持
阳江市政府鼓励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在创建“教育强市”,推动教育服务阳江市经济建设与发展规划中,都将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一部分。特别创建国家级、省级职业技术示范学校中,在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改革等项目中,均给予一定的支持。2016年,市政府专门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调整优化专业和课程结构,动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建设,中职教育要立足地方,贴近市场,以企业生产需求,设置相关专业,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素质好、能力强的人才。这些意见,对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转型发展中取得一定成绩
近年来,阳江市中职学校在办学中力求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转型发展中取得一些成绩,如在创建阳江市“教育强市”等活动中,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改项目数达32项,获省职业教改项目数5 项;阳春技工学校的“校企合作”项目及阳东区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获得表彰;阳江市阳西职业技术学校积极推行“教室在车间”,直接在县城相关合作企业中设立教学区,学生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到企业车间,深入生产第一线顶班实习,把课堂理论应用到生产实践,也在生产实践学习企业的操作规程、生产技术,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再如阳江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016年被评为国家级中职示范校,这是该校通过几年的努力,积极走改革之路,加强内涵建设,狠抓教学质量,改革课堂教学,理论教学与实验室、下车实习相结合,取得的成绩,2016年度该校教师参加中国职协和广东省职协优秀科研成果评比,共获得成果奖29项,学校教师积极带领优秀学生参加省市职业技术竞赛,也屡屡获奖。
二、阳江市中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中的困境
阳江市中等职业教育在转型发展中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仍有不少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阳江中职教育的发展。
(一)从政府层面来说
阳江市地方政府对中职教育总体是支持的,但阳江市在广东属四线城市,囿于地方经济欠发达,地方政府对中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除省市一些微薄补贴及人头费外,其它的建设经费则少,导致中职学校校园基础建设不足,学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收入,投入有限,教学设施不足,实验室只有计算机室,缺少其它相关专业实验室,更缺依托企业的实训基地,而部分县市领导思想又不够重视,责任不落实,存在“等”“靠”“要”思想,建设项目要等待省里补助到位后再动工,迟迟不落实配套资金而拖延了工期,造成措施不得力、办法不多、效果不好。同时学校建设工程涉及多个部门,个别县(市、区)由于部门配合不足而影响了工作进度,未能及时打通建校工程在建设用地、规费减免、手续报批等方面的“绿色通道”,造成项目选址难、报批周期长等现象,延误了工程的实施进度,影响中职学校的基本建设。
(二)从学校层面来说
阳江市中职学校招聘高素质的教师难,特别是动手能力强的理工科类的教师,这将直接影响理工专业建设。中职学校大部分建在县区,教师收入不高,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失大,同时专业教师培训机制还不完善,教师长期得不到进修学习机会,欠却“双师型”教师,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方法与当前中职办学的目标不相适应。由于上课师资不足、活动场地缺乏、实验设备陈旧、办学资金紧缺等因素,学校只能开设会计、文员、计算机类专业,这些专业投入少,有的学校开办了十多年专业变化不大,学生不喜欢,毕业后学生也很难找到相对应的工作。另一方面,个别学校管理不到位,管理制度少,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不严格,学生上课迟到早退,上课玩手机,考试作弊,没有真才实学,得不到社会的青睐,导致学校招生受影响,形象受到损害。
(三)从学生层面来说
近年来阳江市中职教育学校生源不足,招生困难,达不到阳江市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市教育局制订的普通高中与中职学生7:3比例要求,据市教育局统计,2017年中职层次招生计划完成率为81% ,报到率为95 %左右;中职学校生源整体素质不高,这些学生在小学、初中时已养成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靠后,日常表现较差,易叛逆,易变化,易受社会一些不良思想与不良风尚的影响,有的学生自卑心理明显,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缺乏兴趣,有的本身升普高无望,年纪又小,家长迫于无奈而送入中职学校,学生厌学逃学多,打架闹事多,这类学生聚在一起,往往在班级里形成群体,相互影响。
三、深化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加快转型发展的对策
阳江市中职学校在转型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在其它地区的中职学校也普遍存在,要解决这些问题,化解中职教育办学的困境,就要努力加强中职教育内涵建设,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实现科学发展。
(一)政府要加大投入,确保中职教育办学经费的落实
为创建“教育强市”,贯彻落实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的加快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2014年阳江市政府提出《阳江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这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以互联网、校园网为依托,加快实现广东省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以切实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推动全市教学及教研工作迈上信息化台阶。2017年阳江市政府发布《阳江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实施方案》,决定实施教育创新发展工程,在职业教育方面提倡课堂教学要与劳动生产相结合,要把教学理论应用到生产第一线,学校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学徒,学生毕业,实现既发毕业证又可以凭相关的专业技能申领职业资格证。当然,但落实方案政策,保证方案政策的实施,关键在于地方各级领导,特别要严格执行相关人员、资金配套政策,如现有的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标准, 要保证标准落地,不打折扣。
(二)依托区域经济发展,拓展办学空间
依托地方社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这是中职学校立足之本,游离于区域社会发展,偏离区域经济与文化,中职办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阳江市地处粤西,岭南文化浓厚,且毗临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便利,环境优越。近年来阳江市政府不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重点发展以核电风电为基础的电力能源工业,以刀具、厨具为主的五金刀剪业,以海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以不锈钢铸造为主的制造业,还有服装轻纺、化工医药,而这类企业在当地很难招到适用人才,地方中职学校毕业生又难以找到专业相关工作,面对这种困境,中职办学就要积极谋划,开设什么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企业生产一线的需要,以解决学生找工作难及企业招工难这两难问题。
为此,地方政府要关注中职教育的发展,把中职学校的转型升级纳入政府建设规划之中,提供必要的人、财、物,支持学校开发地方急需的新专业。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既要满足地方劳动力市场需要,又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这样地方经济与中职教育在发展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获得共赢效果。
(三)改革办学体制,促进中职教育发展
一要改革办学体制。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权融合,校企合作。这为深化职教事业改革,加快职业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在改革大潮中政府要承担责任,特别是当前中职教育仍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需要通过市场途径加以调节,充分调动民间力量,发挥企业办学积极性,引道社会资金投入职教行业。对民办中职,当地政府要加强监管,不得缺位,在学校基本建设中,要制订优惠措施,特别在土地征用、校舍的规划报建、融资税收等方面。同时企业办学,可根据用工需要,自主开设专业,自主选聘教学人员。二要改革招生办法。拓宽招生范围,只要达到初中毕业水平,应不受应届、往届及年龄的限制,招生规模可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安排,可以试行每年安排春秋两次招生。在政府的指导下,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可以试行学籍互转,成绩互认,中职生可申请转入普通高中,普通高中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愿转入中职,同时要扩大高职招中职的规模。三要转变考试方式。既要重视课堂教学的专业知识的考查,又要通过实习实验或下企业操作,对动手能力进行评价。四要注重学生竞争力的训练,增强竞争本领。当前社会进入转型发展期,创新型产业替代传统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传统的工业、商业增速在放缓,同时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那么未来中职生毕业后,如何在社会竞争中取胜,除了自身知识能力外,良好的竞争心理和较强的竞争能力将起关键性作用。因此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竞争意识,有意识地设置竞争环境,鼓励苦练竞争本领,在未来的竞争社会里才能取得一席之地。
(四)努力创设办学特色
创设自己的品牌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永恒追求,办职业教育也要有特色、有追求,形成自己的品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在以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为主线,积极推动企业创新驱动发展,这也是阳江市政府抓经济工作的重点,职业教育也要围绕着一重点,办出特色。如阳春市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农业龙头企業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阳江市农产品电商物流园以及农村淘宝服务站点等电商载体建设。为此当地中职教育应以涉农专业为主,开设养殖、园林、电子商务等专业。江城区则以海洋渔业为主,大力推广海水养殖及海产品深加工,并以海陵岛为基地,开发优质旅游项目,针对这些产业,当地中职教育应重视诸如食品加工、旅游等专业的开设。再如阳东区以生产五金刀剪为主,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等制造业发展,当地中职学校应重点开设电子、模具、机电等专业,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求,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根植于地方发展的热土,吸取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丰富营养,职业教育就能在转型发展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创建出自己的品牌,才能赢得政府的支持,家长的欢迎,学生的喜欢。
参考文献:
[1] 吕秋月.沈阳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东北大学,2015.
[2] 张宝玉,朱晓菊.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策略研究[J].河北职业教育,2017,1(1):33-36.
[3] 严峥晖.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 2014,(14):8.
[4] 李顺秋, 景海河, 李玉宝. 关于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内涵 建设的深层思考[J].职业技术, 2015, 14(12):19-21.
[5] 龚森.福建民办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J].教育评论, 2013,(1):125-127.
[6] 吕大章.中职学校内涵建设的策略探析[J].当代职业 教育, 2014,(10):61-63.
[7] 陈超.中职英语教学内涵建设探析[J].时代教育, 2016,(16):127-128.
[8] 尹洪斌.因势而谋,携手同行,谱写职教发展新篇章[J]. 河南教育(职成教版),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