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上的平静
2018-02-26
做中年大叔難,做中年HR大叔更难。一边手拿保温杯,一边手撕95后。国家有二孩政策,企业有备胎计划,怎奈95后慢就业、不就业。空喊口号的日子一去不返,咱来点干货,“应聘第一名者可解决北京户口”。
岂料,95后们泯嘴一笑,“我是来奋斗的,不是来生活的,户口只会裹住我随便玩玩的脚步。”想想挺气人,负责招聘的好友汪建国把保温杯摔在桌上,一粒枸杞随惯性蹦出。
时间的针脚从未有过一丝温存,密密匝匝地将岁月缝在成长的脸上。掐着十五年的“能量存折”,别说户口,连北京车牌都没挂上,尔等小辈竟视若浮云,够任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认知嘛!你将户口视作人生高配,可人家未必,轻描淡写拱手送人。”汪建国发过一“撇嘴”表情包,还不忘调侃我“认知度”高。
到底是HR人,张嘴就能拎出专业词儿。认知,心理学术语,通过形成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说白了,认知是关于思考的思考。
听人说,马云几乎不用电子邮件。那么他是如何指挥千军万马的?在一次采访中他说,从行业认知中找变化,从变化里找切入点,从切入点找资源和人。
认知,或可说是一套大脑内置的算法。这套算法是环境投射和自主意识共同进化而成的。1996年,美国脑神经科学界提出开发大脑认知能力的方法论,即记忆力、专注力、处理力、排序力,由此激发一个人的主宰能量。整天焦头于业务却业务难长进的一位企业家,通过无意地旁听儿子的“大脑地图”开发课,终于获得了认知上的平静,“我能量的本质就是做决定。”
职场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别是智力,最大的差别是认知。个体竞争力的本质是对外界的认识度。当80后还在为房子、户口奔命时,95后却洒脱地放弃进京名额。性情所致也罢,一时糊涂也好,“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绝不是危言耸听,看不懂还是看懂了也没辙儿,掂掂自己的认知力。
“你给予的不是他想要的”,这或是HR最大的隐痛。“胡萝卜加大棒”行不通,中长期激励不凑效。组织战略的人才储备和个体层面的追求自由,是HR下一个认知的突破口。倘若HR都甘于奔走在惯性的短平快即时绩效中,久而久之,95后们会说,这饭碗里没有我的菜。
想起毛泽东当年的一句话,“人假若没有屁股,便不能坐下来。要是老走着,老站着,定然不会持久。”听出来没?这人呐,得坐下来,只有平静下来,才能纾解步伐难止的焦虑,照见己身与身外,坐观认知的时代和时代的认知。